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作品数:680 被引量:2,718H指数:23
相关作者:叶定友史宏斌陈汝训张胜敏孟红磊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6篇期刊文章
  • 38篇科技成果
  • 35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5篇标准

领域

  • 431篇航空宇航科学...
  • 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篇经济管理
  • 27篇机械工程
  • 24篇化学工程
  • 24篇兵器科学与技...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电气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11篇建筑科学
  • 11篇理学
  • 10篇电子电信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9篇火箭
  • 190篇火箭发动机
  • 176篇固体火箭
  • 148篇固体火箭发动...
  • 111篇推进剂
  • 77篇固体推进剂
  • 58篇复合材料
  • 58篇复合材
  • 55篇固体发动机
  • 45篇燃烧
  • 41篇数值模拟
  • 41篇喷管
  • 40篇值模拟
  • 39篇发动机
  • 32篇固体推进剂火...
  • 32篇固体推进剂火...
  • 28篇有限元
  • 27篇药柱
  • 26篇烧蚀
  • 26篇冲压发动机

机构

  • 666篇中国航天科技...
  • 106篇西北工业大学
  • 1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西安航天复合...
  • 9篇第二炮兵工程...
  • 7篇北京理工大学
  • 7篇西安近代化学...
  • 6篇中国航天科技...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国防科学技术...
  • 5篇长安大学
  • 5篇中国航天科技...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中国航天科工...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44篇陈林泉
  • 42篇侯晓
  • 31篇田维平
  • 24篇余贞勇
  • 22篇陈汝训
  • 20篇叶定友
  • 18篇任全彬
  • 17篇史宏斌
  • 17篇高波
  • 16篇何国强
  • 16篇尤军峰
  • 16篇何景轩
  • 16篇刘勇琼
  • 13篇周文英
  • 13篇张荣军
  • 12篇霍东兴
  • 11篇张立武
  • 10篇武渊
  • 10篇王书贤
  • 9篇王建儒

传媒

  • 335篇固体火箭技术
  • 11篇航天工业管理
  • 10篇弹箭与制导学...
  • 8篇纤维复合材料
  • 8篇推进技术
  • 7篇桂林航天工业...
  • 7篇火工品
  • 6篇中国宇航学会...
  • 5篇含能材料
  • 5篇消防技术与产...
  • 5篇中国宇航学会...
  • 4篇强度与环境
  • 4篇化学推进剂与...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管理观察
  • 4篇兵器装备工程...
  • 3篇宇航学报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军民两用技术...
  • 3篇火炸药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33篇2018
  • 40篇2017
  • 20篇2016
  • 20篇2015
  • 26篇2014
  • 31篇2013
  • 28篇2012
  • 28篇2011
  • 25篇2010
  • 32篇2009
  • 77篇2008
  • 35篇2007
  • 32篇2006
  • 27篇2005
  • 45篇2004
6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力值稳定的补偿式压力调节阀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力值稳定的补偿式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是阀芯通过密封圈、密封滑套和阀体相连接,在阀体和阀芯之间设有一密封滑套,在阀芯和密封滑套之间设有一高压密封圈,通过挡圈将密封滑套和阀体紧密固定;在阀芯的...
张荣军刘统春
文献传递
梯度功能材料在烧蚀条件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2004年
建立了功能梯度材料在烧蚀条件下传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弹性网格的方法对移动边界的 温度场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碳/陶瓷梯度功能材料进行了计算。
张雁陈林泉王书贤刘霓生刘勇琼
关键词:梯度功能材料烧蚀温度场数值模拟物理模型
梯度功能材料的传热与烧蚀计算被引量:2
2004年
以热化学烧蚀二方程模型为基础,用烧蚀与传热耦合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梯度功能材料的烧蚀及热防护机理。以新研制的C/C/Al2O碳陶梯度功能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此类材料的烧蚀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符合良好,进而分析了材料组分的梯度分布对于烧蚀边界条件下试件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陈林泉张雁王书贤刘霓生刘勇琼
关键词:梯度功能材料传热烧蚀物理模型组成成分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堵盖设计及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对堵盖的作用、结构形式和经常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对堵盖储存气密状态下的漏气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有限元计算方面对堵盖的漏气因素和堵盖的打开压强进行了分析,从结构和工艺上探讨了堵盖漏气问题的改善方法,确定堵盖打开...
宋金松毛正森周艳青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有限元计算漏气现象结构形式
文献传递
后置燃气发生器的新型固冲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
2012年
进行了后置燃气发生器的新型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直连式试验,并对实验演示用发动机补燃室三维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采用单因素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次燃气喷射方式与补燃室长度对固冲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燃气喷射角度为150°时的燃烧效率比60°时高14%,补燃室燃烧效率在一次燃气喷射角度为180°时达到最大值;8喷口的燃烧效率高于4喷口;补燃室长度增加,燃烧效率增大,补燃室长度为149 mm时的燃烧效率比99 mm仅高5%。
王云霞陈林泉杨向明张胜勇
关键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直连式试验燃烧效率
基于改进离散材料插值格式的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采用离散材料优化(DMO)模型优化复合材料纤维分布时角度优化结果收敛率低的问题,将连续化惩罚策略与Heaviside惩罚函数引入传统DMO模型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PDMO(Heaviside Penalization of Discrete Materi-al Optimization)模型,从而提高结构的收敛率。建立了复合材料单层板基于最小柔顺性设计的优化列式,给出了多种离散材料构成结构的灵敏度信息求解方法。分析比较了DMO模型、连续化惩罚模型和HPDMO模型对最终优化结果收敛率、目标函数、迭代历史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改进的离散材料惩罚模型不但可以显著地提高优化结果的收敛率,给出清晰的优化构型,而且可以通过较少的优化迭代步数实现这一结果,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段尊义阎军牛斌辛星赵国忠
关键词:复合材料收敛率
HMX/RDX粒度对硝胺推进剂高低压燃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水下声发射法测试推进剂药条不同压强下的燃速,按维也里公式r=bpn计算某压强段的压强指数n,研究了含不同粒度HMX、RDX的硝胺推进剂高低压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在低压段(3~9 MPa),无论粒度大小,相对无硝胺推进剂配方,n值均降低;在高压段(15~20 MPa),推进剂n值与硝胺粒度呈指数关系,粒度越小,n值越低;含硝胺的推进剂存在一个压强点,其与硝胺粒度有关,低于该压强点时推进剂燃速是细粒度硝胺高于粗粒度硝胺的,高于该压强点则反之;对20 MPa下,推进剂燃速与硝胺粒度呈非线性二项式关系,粒度越大,燃速越大。
贾小锋李葆萱王世英
关键词:硝胺推进剂压强指数
一种用于汽车衡校验的加载结构单元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衡校验的加载结构单元,包括刚性承载基座、悬臂式承载器、双作用液压缸和标准传感器,刚性承载基座上设有可旋转悬臂式承载器,双作用液压缸采用倒置方式固定于悬臂式承载器下方,标准传感器也采用倒置方式与双作用...
张荣军刘统春
文献传递
温度影响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工程实践,设计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复合材料在温度影响下的力学性能实验方案;分析了温度对环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单向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对复合材料容器及实际产品爆破压强的影响,获得了材料在温度影响下的力学特性及在载荷作用下的构件的破坏机理。实验结果为建立该材料的典型微结构特征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定量关系提供了验证数据,也为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材料参数。
樊钰叶定友史宏斌
关键词:复合材料温度力学性能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阻尼数值计算方法及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从声学角度出发,参考稳态波衰减法,综合考虑喷管辐射损失及对流损失,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阻尼声能共振数值计算方法,通过与阻抗管法测量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方法,并探究喷管喉径、监测点位置、声源强度及平均压力对喷管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研究建立的仿真方法有效;喷管阻尼随喉径的增大而增大,进而使声腔内形成稳定驻波时的压力振幅降低。传声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喷管喉径增大,声功率透射系数提高,使喷管阻尼增加;监测点位置及声源强度不会影响喷管阻尼大小,但会影响压力振幅大小;喷管阻尼及压力振幅均与平均压力大小无关。
赵天泉张翔宇甘晓松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