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城市规划系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广州东山农林下路商业街规划研究——对商业街规划的一种思考被引量:2
- 2005年
- 城市商业街因汇集了众多层次全面的中心服务功能和比较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试图探索在深层次的中心城区商业街建设中,突破形式上的规划整治,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有效展现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的特色魅力,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框架和规划理念,以期对我国城市中心地区的商业街规划建设有所借鉴。
- 张宏李洪斌
- 关键词:商业街城市资源
- 中国古典园林之建筑表述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试图从中国古典园林要素中的建筑要素入手,研究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布局结构,以期为我们所从事的城市建筑群体的空间设计以启示。
- 张宏
-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态
- 城市地区森林公园规划区勘界的原则与方法——以珠江三角洲的部分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1
- 2006年
- 以珠江三角洲的部分森林公园为例,剖析城市地区森林公园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勘界的工作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在具体工作中,应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以整体利益为前提,打破诸侯割据的局面,高起点地进行以森林公园为依托的城市区域生态绿地的规划和建设。
- 江海燕李敏
- 关键词:森林公园规划区勘界
- 营造花园式的就医环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设计被引量:2
- 2006年
- 结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设计,对现代医院建筑设计进行探讨;现代医院不仅应满足正常医疗的物质要求,更要设计成使患者既能恢复健康,又可居住的、舒适的神奇之地。
- 熊砥柱傅昆刘仁翰
- 关键词:医院建筑就医环境建筑设计
-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森林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四川广元市南山发展模式为例被引量:6
- 2009年
- 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地域内以森林绿地为主的各种树木总和。城市森林对城市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也会使城市发展损失一些土地开发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四川广元市南山城市森林保护和开发战略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通过挖掘和创造共生单元(广元城区与南山)之间共生条件,形成城市—南山共生发展的战略模式,使南山战略性地发展成为"南山旅游商务区(RBD)—森林公园"共生体,实现城市森林与城市之间互动发展。
- 江海燕唐德华
- 关键词:森林公园
- 城市发展与旅游产品开发——以广州市珠江游为例被引量:5
- 2005年
- 城市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所在地, 城市旅游在旅游市场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本文以珠江游为例,分析了广州城市发展对珠 江游产品形成发展的影响,并对珠江游等水上 旅游产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谢涤湘魏清泉
- 关键词:城市发展旅游产品
- 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基本框架研究——以东莞市银瓶嘴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3
- 2007年
- 21世纪我国城市地区的森林公园在用地构成、资源特征、功能重心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其总体规划工作框架也应做相应调整。以东莞市银瓶嘴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为妥善处理城市地区森林公园用地构成复杂、功能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等现实问题,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应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核心,主要包括9个相互影响的步骤,且各个环节存在主次不同的反馈和循环;规划内容以资源保护为支撑,重点解决森林公园的合理勘界、总体布局、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等主要问题。
- 江海燕李敏
- 关键词:风景园林森林公园
- 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都市区发展——以广州市为例被引量:20
- 2007年
- 行政区划调整对广州大都市区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的调整,不是简单的行政区的设立与撤销、合并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大都市区内各级政府的定位和权限、职能划分问题。这实际上是大都市区的治理问题。从广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撤市设区",还是"开发区"变身为"行政区"、"开发区"双重身份,都引发了不少问题。化解其中的问题与矛盾,关键是要设计出一套既能激励地方发展积极性,又能规制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而解除管制和放权是制度创新的主要目标取向。
- 谢涤湘
-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
- 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规划设计被引量:12
- 2006年
- 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各种游憩地,步道系统是其重要的交通配套设施,也是特色游览线路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布局自由灵活、节省开发资金、保护资源环境、增强游人游兴等优点。结合具体案例,以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分类为基础,从景观序列组织、景观节点布局、线路选择、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等方面,总结几种典型的规划设计模式。
- 江海燕
- 关键词:步道规划设计线路选择交通方式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被引量:16
- 2009年
- 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后,我国正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转型。《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意味着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未来区域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从发展生态文明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城乡规划应改革的一些方面和应重点强调的几个问题,包括在规划编制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
- 谢涤湘
-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