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庆师范学院黄梅剧艺术学院

作品数:30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杨瑾彭秀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艺术
  • 10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黄梅戏
  • 7篇戏曲
  • 4篇话剧
  • 4篇高校
  • 3篇演出
  • 3篇艺术
  • 3篇汤显祖
  • 3篇文化
  • 3篇舞台
  • 3篇教育
  • 2篇音乐
  • 2篇语境
  • 2篇审美
  • 2篇舞台演出
  • 2篇现代话剧
  • 2篇校内
  • 2篇孟称舜
  • 2篇高校教育
  • 2篇高校内部
  • 2篇高校内部管理

机构

  • 30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10篇储著炎
  • 9篇沈后庆
  • 6篇陈继华
  • 4篇刘智强
  • 1篇杨瑾
  • 1篇徐冉
  • 1篇董翌
  • 1篇甘琴
  • 1篇彭秀荷

传媒

  • 2篇戏剧之家
  • 1篇黄梅戏艺术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民族艺术
  • 1篇四川戏剧
  • 1篇科学教育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艺术探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艺术教育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江地区黄梅戏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与大学教育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传承、重构与创新功能,将会给传统的区域历史文化注入鲜活的生机;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特色更加鲜明,获得可持续发展。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互生共赢,既是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战略需要,也是现代大学职能定位的发展诉求。黄梅戏是皖江区域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已经成为安徽区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黄梅戏纳入大学专业建设,必将使得我们的黄梅戏艺术在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哺乳与引导下,与时俱进,在价值重构中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会使地方高校的内涵建设取得长足的推进。
储著炎荀安华
关键词:区域文化皖江文化黄梅戏高校教育
地方戏曲艺术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态势论略——以黄梅戏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我国地方戏曲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就黄梅戏而言,其艺术传承经历了从民间师徒授艺到科班剧社传习,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样一系列的历史沿革。与其他剧种相比,黄梅戏艺术传承在教育方式、方法、内容、途径、规模等方面表现出相对独特性,其教育发展态势呈现出由单纯的技艺传授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由台前到幕后,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三种主要转变。正确认识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科学把握地方戏曲教育的发展态势与时代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或进一步完善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教育体系。
储著炎徐冉
关键词:地方戏曲艺术教育历史沿革黄梅戏
黄梅戏表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从学校教育层级来看,黄梅戏教育已实现了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学历层次也实现了中专、大专和本科教育层次的飞跃。安庆师范学院黄梅戏表演本科专业的开设,实现了黄梅戏表演各教育层次的有效衔接,对全国黄梅戏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陈继华
关键词:黄梅戏
“一曲多变”的“创腔型”戏曲——黄梅戏——论黄梅戏音乐的欣赏、发展与创新被引量:2
2009年
黄梅戏音乐在发展的历程中,一贯遵循着"一曲多用"、"一曲多变"的创腔原则,而逐渐走向成熟。最早的传统剧目留下的音乐精品唱段是后来发展的基础。来之不易的"一曲"成为剧种音乐发展之本,后来剧本的诸多唱腔,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原本"音乐发生联系,从而实现"移步"与"换形"的统一。一方面应该下大气力做好传统黄梅戏音乐的继承与整理,另一方面应加大创新力度,对经典剧目新包装,对新剧目赋予新形式。
刘智强
关键词:黄梅戏
论《踏谣娘》的巫傩文化基因被引量:1
2014年
巫术宗教仪式是中国戏剧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特别是颇具戏剧表演因素的傩祭,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与后世戏剧相比,唐代歌舞戏更多地保留了戏剧生成的原始巫傩文化元素,其代表剧目《踏谣娘》即可印证。不论是剧中男主人公苏中郎的姓氏、癖好(嗜酒)、相貌(丑陋),还是女主人公采用的"踏歌"这种艺术形式,都清晰地向我们展示出巫傩文化在唐代歌舞戏中的演进轨迹。
陈继华
关键词:踏歌巫傩文化基因
论汤显祖“为情作使,劬于伎剧”思想的成因被引量:2
2013年
达观禅师之所以提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这一佛学论断,其用意在于劝说汤显祖以理破情,进而皈依佛法。在佛学层面上,汤显祖虽然认可达观的这一说法,但是两人在人生哲学、文艺观念等方面存在着的诸多差异,使得汤显祖对于情理问题有着不同于达观的独特思考。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儒家救世情结,加之达观实践人格的实际影响等等因素的交互,最终坚定了汤显祖"为情作使,劬于伎剧"的人生道路。
储著炎
关键词:汤显祖达观禅学
黄梅戏的语言、唱腔与伴奏被引量:7
2010年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曲调则根据唱词结构安排乐句形式,上下句对称,常使用"花腔"、"板腔"及"垛句"。黄梅戏借鉴了弋阳腔、青阳腔、徽剧、京剧,甚至汉剧和秦腔唱腔中的某些元素,但丝毫没有削弱鲜明的个性。黄梅戏的伴奏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
刘智强
关键词:黄梅戏语言花腔伴奏
汤显祖“因梦成戏”戏曲观的形成及其审美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汤显祖"因梦成戏"戏曲观念,是在其"因情成梦"的独特人生体验与"以梦写情"的戏曲创作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从《紫箫记》到《紫钗记》,体现了汤显祖"因梦成戏"戏曲观念的理论自觉,之后他完全遵行了这种戏曲创作逻辑,并且进一步丰富了其审美内涵。这种戏曲观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梦"不仅是剧作家用以塑造人物、观照现实、寄托理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剧作意蕴风格、艺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更是戏曲编创的"主脑"与关捩,其中涉及到中国古典戏曲美学诸如"虚实"、"体用"、"传奇"、"真幻"等审美范畴。
储著炎
关键词:汤显祖
传播学视野中的黄梅戏演出传播主体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黄梅戏演出传播本质上是一种群体传播活动。这种群体活动的传播主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演出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二是舞台演出的主体。从戏曲传播角度看,班社和艺人既是黄梅戏舞台演出的主体,也是黄梅戏舞台传播的核心主体。黄梅戏班社经历了从草台班子到职业班社的演进过程,商业化运作模式赋予不同时期的黄梅戏舞台演出传播不同的传播特征;黄梅戏艺人也同样经历从普通艺人到优秀艺术家的嬗变,他们都深刻地影响了黄梅戏的传播和发展。
陈继华
关键词:黄梅戏舞台演出
论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的审美特质——融入唯美主义与“精神分析学”
2012年
融入唯美主义与"精神分析学"是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重要的审美特质之一。唯美主义在题材、母题、艺术表现及语言形态方面与浪漫主义有着相近的审美特质,而浪漫派剧作家在表达唯美倾向之时,往往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建构作品,这与他们借此学说以达到扩展作品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手段有关。
沈后庆
关键词:浪漫主义话剧审美特质唯美主义精神分析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