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作品数:3,387 被引量:12,620H指数:34
相关作者:吴江刘建国罗毅男傅耀文孙景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70篇期刊文章
  • 64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13篇医药卫生
  • 36篇文化科学
  • 26篇生物学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化学工程
  • 14篇理学
  • 12篇机械工程
  • 12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电子电信
  • 8篇建筑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88篇细胞
  • 240篇肿瘤
  • 197篇综合征
  • 189篇血管
  • 178篇动脉
  • 174篇护理
  • 146篇老年
  • 141篇手术
  • 119篇蛋白
  • 119篇术后
  • 114篇文献复习
  • 114篇复习
  • 105篇疗效
  • 101篇病例
  • 97篇缺血
  • 96篇神经系统
  • 94篇神经系
  • 90篇静脉
  • 90篇急性
  • 86篇免疫

机构

  • 3,317篇吉林大学白求...
  • 207篇吉林大学
  • 90篇吉林大学中日...
  • 50篇吉林大学白求...
  • 37篇吉林大学第二...
  • 34篇长春中医药大...
  • 31篇吉林省人民医...
  • 26篇复旦大学
  • 24篇郑州大学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8篇北京大学
  • 1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6篇吉林省肿瘤医...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4篇大庆油田总医...
  • 14篇北华大学
  • 14篇山东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8篇邢英琦
  • 70篇王广义
  • 67篇吴江
  • 63篇杨弋
  • 53篇孙莉
  • 51篇冯加纯
  • 50篇王赞
  • 49篇林卫红
  • 45篇李薇
  • 43篇张海宁
  • 42篇刘晶瑶
  • 40篇陈嘉峰
  • 39篇吕国悦
  • 39篇刘亢丁
  • 39篇孟红梅
  • 37篇董丽华
  • 37篇宋晓南
  • 37篇刘群
  • 35篇于雪凡
  • 34篇刘睿智

传媒

  • 666篇中风与神经疾...
  • 26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78篇中国实验诊断...
  • 99篇临床肝胆病杂...
  • 43篇吉林医学
  • 4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9篇中华医学会第...
  • 30篇中国骨伤
  • 2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9篇中华医学遗传...
  • 19篇中华普通外科...
  • 17篇中华现代护理...
  • 16篇中华临床医师...
  • 15篇中国当代儿科...
  • 15篇中国实用眼科...
  • 14篇中华放射医学...
  • 14篇第三届世界灾...
  • 12篇第三届中华护...
  • 1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73篇2023
  • 68篇2022
  • 88篇2021
  • 107篇2020
  • 210篇2019
  • 220篇2018
  • 246篇2017
  • 288篇2016
  • 353篇2015
  • 418篇2014
  • 418篇2013
  • 425篇2012
  • 333篇2011
  • 67篇2010
  • 1篇2009
3,3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肿瘤化疗护理环节管理研究及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护理风险评估管理在小儿肿瘤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为201 1年1201例小儿恶性肿瘤化疗患儿,给予采取系统护理环节干预措施,即采取加强化疗专科知识的培训,强化化疗前的评估,加强化疗时的质量监...
辛翠娟王洪高永梅
妊娠相关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
2014年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已证实不稳定斑块骤然破裂导致的栓塞和继发的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发病机制。为了寻找简单有效的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不稳定斑块的生化标志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妊娠相关蛋白(PAPP—A)作为不稳定斑块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王峥峥邢英琦吴秀娟(综述刘亢丁
关键词:妊娠相关蛋白A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生化标志物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事件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 spectrum disorders,NMOSDs)是临床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常与干燥综合征(SS)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存,临床症状的不典型常给诊断造成困难,若能及时诊治,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相对较理想。本文将临床诊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教师。因双下肢及胸背部麻木1 m,进行性加重伴行走不稳4 d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1 m"感冒、咳嗽"后出现双下肢麻木.
徐锦锦张海宁王雪吴江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干燥综合征唇腺活检颈胸段外分泌腺OPTIC
临床医学在线教学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实施及意义被引量:14
2020年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临床医学在线教学是努力开拓新医科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证疫情期间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质量,响应教育部的部署精神,高校全面组织开展在线教学,进一步推动了在线教学的发展。结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开展临床医学在线教学的实际情况、总体部署、组织建设、实施反馈,本文阐述了临床医学在线教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意义。它对于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提高了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池丹刘彬杜玉君朴美花武兴李卓
关键词:在线教学教学质量
癫痫持续状态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2例
2021年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亦作交叉性小脑性失联络,是指一侧大脑损伤,使皮质-桥脑-小脑通路中断导致对侧小脑可出现代谢及血流量减低的现象[1],多由影像学早期发现。CCD由Monakow在1914年首先提出[2],主要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梗死、幕上肿瘤和感染,较少见于癫痫,特别是癫痫持续状态[3-4]。
杨慧佳马翠张亚男王永红张海宁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DWIADC
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浆及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例病毒性脑膜炎和6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脑脊液,ELISA法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sCD163的表达,并对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与病毒性脑膜炎和正常人相比,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sCD16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与头痛患者sCD163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脑脊液sCD163浓度为89.1 ng/L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切点(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和93.9%。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sCD163表达与脑脊液压力和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脑脊液细胞数无相关性。结论 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中表达上调,并且脑脊液sCD163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戴英增白晓雪刘晗李丹华树成宋磊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八个半综合征合并共济失调1例
<正>目的 Eggenberger于1998年首次报道了3例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同侧周围性面瘫病例,并将这种临床表现命名为八个半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脑梗死致八个半综合征和共济失调患者,加强临床医生对此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分析1...
李浩然邓方
文献传递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分析介入治疗对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9月起行介入治疗的6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不能外科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胰腺供血动脉内灌注化...
孙鹏王大伟李佳睿王鑫森张文雷王雷
关键词:胰腺癌介入治疗存活时间
2型糖尿病绝经女性患者糖脂毒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绝经女性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对骨质疏松(OP)的发病风险。方法 846例女性T2DM患者,分为绝经组(576例)、未绝经组(270例),采用Sahara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BMD)测定,收集相关生化结果及一般情况,分析绝经年龄、年限以及糖、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对OP的发病风险。结果绝经组的OP患病率为8.86%,未绝经组为4.26%,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元线性回归及单元逻辑回归分析中绝经组患者随年龄、绝经年限增加OP患病率有明显增高(P<0.05)。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无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组中餐后血糖与BMD呈负相关(P<0.05);BMI与OP患病率呈负相关(P<0.05);TG、TC、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与BMD无明显相关(P>0.05),利用逻辑回归分析比较BMD减低百分比,糖、脂代谢均异常组(48.02%)与单纯糖代谢异常组(57.14%)及单纯脂代谢异常组(46.92%)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T2DM绝经女性患者中脂代谢紊乱不是OP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控制餐后血糖、适当提高BMI对T2DM女性绝经患者预防OP有一定意义。
刘洋孙成林刘玉佳高影郭蔚莹王桂侠
关键词:绝经糖脂毒性
高凝状态与肺癌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6
2013年
1 背景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是指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机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以及体内抗凝系统等功能失调,血液的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
曹洪明王旭肖慧杰徐英辉李薇
关键词:高凝状态肺癌抗凝治疗
共3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