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作品数:112 被引量:281H指数:9
- 相关作者:杜士云张培江张效忠白一松许传万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 明确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推进籼改粳进程,提升稻米产业的竞争力。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近3年粳稻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粳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徽省粳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合肥、安庆、六安、芜湖、蚌埠...
- 习敏吴文革陈刚许有尊杨惠成周永进孙雪原
- 关键词:粳稻栽培方式
- 文献传递
-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531被引量:1
- 2020年
- 两优531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型温敏不育系5308S与恢复系R131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米质优、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18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稻栽培。
-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
-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
- 吴文革张健美孔令娟蔡海涛陈雨陈刚孔令聪孙如银许有尊
-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农业科学技术。2、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1)分析了常规密播小苗机插技术问题,发现“三个不平衡”生育特征:秧田与本田生长发育不平衡,秧田生长严重受抑;本田前、中、后期生长发育不平衡,前期生长量过小,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水稻籼稻
- 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与收集方法
- 2012年
- 介绍了农业科技档案的定义及其构成、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整理工作的内容与原则及收集方法。
- 栗云端
- 关键词:科技档案农业
- 水稻高盐胁迫下的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及OsRPK1胞内互作蛋白质的筛选被引量:8
- 2019年
- 为了挖掘水稻OsRPK1胞内互作蛋白质,阐明OsRPK1参与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SMART技术,构建水稻高盐胁迫下根尖的酵母双杂交文库。PCR扩增获得OsRPK1基因编码胞内区域的碱基序列,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OsRPK1-CD),检测诱饵表达载体在酵母中的毒性和自激活活性,筛选OsRPK1胞内互作蛋白,进一步分析高盐胁迫下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构建的cDNA文库库容量为1.11×10~7 CFU,文库重组率为96%,文库插入片段多态性较好。成功构建了诱饵表达载体(pGBKT7-OsRPK1-CD),经检测诱饵表达载体无毒性,无自激活活性。诱饵表达载体与cDNA文库进行双杂交筛选,经测序和比对分析获得了11个重要的候选基因,检测候选基因在高盐处理下的表达情况,其中8个候选基因受高盐诱导表达,2个候选基因受高盐胁迫抑制表达,1个候选基因受高盐胁迫瞬时诱导表达后表达量又受到显著抑制。
- 邹禹刘园园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张炜张培江
- 关键词:水稻高盐胁迫
- 棉花的蕾期耐涝性鉴定及对淹水胁迫的响应被引量:5
- 2016年
- 旨在为棉花的抗涝育种和涝害评价指标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以9个棉花品种(系)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在蕾期研究不同淹水历时(10天和20天)对各棉花品种(系)生理及产量和品质构成指标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出耐涝品种(系)和淹水敏感品种(系)。结果表明:(1)丙二醛(MDA)含量、单株干物质质量、单铃重和纤维品质均可作为棉花耐涝性的评价指标;(2)当淹水胁迫持续10天时,不同棉花MD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隶属函数值总和以‘陕6353’最高、‘赣杂108’和‘南通87-1220’次之,分别为2.76、2.23和1.68,而‘中CJ-1’和‘荆杂棉88F1’的隶属值较低;(3)淹水10天的单株干物质累积较对照极显著降低(P<0.01),隶属函数值总和以‘赣杂108’、‘C111’、‘南通87-1220’和‘陕6353’的较高,分别为2.11、2.13、2.55和2.19,而‘徐棉21号’和‘邯8942’的隶属值较低;(4)淹水10天的单铃重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其中,‘赣杂108’、‘南通87-1220’及‘陕6353’较对照单铃重降幅较低,隶属函数值分别为1.00、0.96和0.80,而‘JS11’(0.00)、‘荆杂棉88F1’(0.04)、‘中CJ-1’(0.26)、‘徐棉21号’(0.30)和‘邯8942’(0.33)较低;(5)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指数的隶属值总和以‘赣杂108’、‘陕6353’和‘南通87-1220’较高,分别为2.46、2.17和1.75,而‘JS11’(0.53)和‘邯8942’(1.03)较低。综上,‘赣杂108’和‘陕6353’较为耐涝,‘邯8942’和‘荆杂棉88F_1’为淹水敏感品种。
- 刘小玲徐道青郑曙峰王维陈敏阚画春吴文革
- 关键词:棉花耐涝性评价指标蕾期
- 高产优质耐旱中籼新品种“协优9019”
- 该品种是采用籼/粳杂交的方法,通过扩大遗传差异,改良恢复系组配育成的。它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旱及对氮肥农学利用率高等优良性状,并综合利用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及高产制种技术,提高示范及制种产量(无公害栽培示范10万亩,制...
- 关键词:
- 关键词:籼稻杂交育种
- 水稻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蛋白激酶OsRPK1响应外源生长素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明确水稻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蛋白激酶OsRPK1响应外源生长素的作用机制,首先分析外源生长素2,4-D对OsRPK1转基因水稻根部表型的影响;其次,异源表达OsRPK1胞外富亮氨酸重复LRRs,检测H^3-IAA竞争结合融合蛋白GST-LRRs后的放射性活度以及利用等温滴定量热(ITC)法分析IAA与融合蛋白GST-LRRs相互作用的微热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条件下,OsRPK1过表达能够抑制水稻侧根的生长;0.01μmol/L 2,4-D处理4 d后发现,OsRPK1抑制表达植株侧根的数量比野生型多112%(P<0.01),而OsRPK1过表达植株侧根生长受到极显著抑制(P<0.001);0.1μmol/L 2,4-D处理10 d后,抑制表达植株不定根的数量相对于野生型多18.2%(P<0.05),而过表达植株不定根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获得了包涵体形式的GST-LRRs融合蛋白,通过复性、纯化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H^3-IAA竞争结合融合蛋白GST-LRRs以及IAA溶液滴定融合蛋白的微热量分析都表明OsRPK1与外源生长素未发生直接作用。
- 邹禹刘园园张培江钱宝云张炜
- 关键词:原核表达外源生长素
-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46
- 2000年
- 童继平韩思怀韩正姝
- 关键词:水稻重穗型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与施低氮(150 kg·hm-2)两种处理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氮素吸收利用及主要农艺性状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聚类、主成分等统计方法阐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氮素利用效率性状在施氮150 kg·hm-2条件下的变异系数较大;施氮促进了群体穗、茎秆、叶氮含量的增加和单株干物质总量(包括单株穗重、单株茎秆重和单株叶重)的提高。在两种氮环境下,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与株高、穗长、单株茎秆重、单株干物质总量呈正相关,与茎秆氮含量、叶氮含量、穗氮含量呈负相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与单株谷重、结实率、千粒重、穗总粒数和穗长呈正相关,与单株茎秆重、叶氮含量、单株叶重、单株氮素积累总量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茎秆氮含量、穗氮含量和单株茎秆重对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影响尤为显著,而对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影响更为显著的是穗数、穗总粒数与结实率。主成分分析表明,氮利用效率较高时,植株体内氮含量较低,尤其是茎秆的氮含量。因此,在大田低氮条件下,要注重筛选植株较高、茎秆较重的重穗型(穗较长,穗总粒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株系;且具有较低茎秆与穗氮含量,尤其是较低的茎秆氮含量,将有利于氮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从中选出的氮高效品系如Q149与氮低效品系Q114等优良品系13份,可作为优质资源研究使用。
-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施氮量氮素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