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安县人民医院

作品数:428 被引量:1,046H指数:14
相关作者:赵泽明单树国王静王海英翟振宏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日政府间专项方式技术合作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98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1篇护理
  • 47篇疗效
  • 43篇手术
  • 23篇心理
  • 23篇疗效观察
  • 22篇术后
  • 19篇腹腔
  • 18篇腹腔镜
  • 15篇子宫
  • 15篇出血
  • 14篇老年
  • 13篇心理护理
  • 13篇外科
  • 13篇临床疗效
  • 13篇慢性
  • 12篇并发
  • 11篇肿瘤
  • 10篇心病
  • 10篇综合护理
  • 9篇脑出血

机构

  • 310篇农安县人民医...
  • 9篇吉林大学中日...
  • 9篇吉林大学第二...
  • 4篇长春市中心医...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解放军第20...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2篇舒兰市妇幼保...
  • 2篇农安县中医院
  • 2篇吉林显锋科技...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三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佟冬冬
  • 9篇单树国
  • 8篇王静
  • 5篇王海英
  • 5篇翟振宏
  • 4篇范海涛
  • 4篇张柏秋
  • 4篇王文杰
  • 4篇王春光
  • 4篇赵艳秋
  • 4篇张继梅
  • 4篇方文才
  • 3篇高宇飞
  • 3篇孔祥波
  • 3篇王伟华
  • 3篇赵泽明
  • 3篇刘小环
  • 3篇赵彦辉
  • 3篇王显华
  • 3篇黄庆利

传媒

  • 26篇中国医药指南
  • 24篇中文科技期刊...
  • 23篇中国民康医学
  • 2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6篇中国卫生产业
  • 14篇中国社区医师...
  • 11篇中国实用医药
  • 8篇北方药学
  • 7篇吉林医学
  • 7篇健康之路
  • 7篇中国现代药物...
  • 6篇求医问药(下...
  • 5篇中国民族民间...
  • 5篇中国药物经济...
  • 5篇中国卫生标准...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中国社区医师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4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3
  • 29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7篇2016
  • 27篇2015
  • 25篇2014
  • 52篇2013
  • 40篇2012
  • 30篇2011
  • 18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4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过敏性紫癜(腹型)误诊7例分析
2006年
杜茜毓
关键词:误诊
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了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剖宫产分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EA、观察组采用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防治牵拉反应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补追麻药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对照组采用CEA、观察组采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与CEA相比,具有麻醉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麻醉总有效率高的优点。
潘巍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
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2011年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住,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结果必然加强患者对止痛剂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在结合药物镇痛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疼痛原因特点,困人施护,受到患者的认可。1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外科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
杨秀芬
关键词:手术后疼痛心理护理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术后康复睡眠不足
金东明教授五味子治五脏型高血压经验被引量:6
2016年
金东明教授认为,五味子五味具备,皮甘,肉酸,核中苦辛,皮肉核均咸。五味分属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高血压患者常见五脏功能失调,治疗非一朝一夕之功,临证运用五味子加减用药可起到保肝降压、安神降压、宁肺降压之功。
贾朝旭耿玉史安金东明
整体化护理措施在预防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措施在预防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宫颈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接受的化疗及一般护理方法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整体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头痛、便秘、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措施预防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效果明显,能够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头痛、便秘、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王显华孙艳艳
关键词:整体化护理宫颈癌化疗并发症
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内科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的ADL分级、颅内血肿量和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常规的药物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易行,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李喜民
关键词:微创CT立体定向高血压脑出血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明确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复合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组患者进行脊椎硬膜外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复合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共计8例患者不良反应,其中,3例患者镇痛药物追加,1例患者术后躁动,4例患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复合组共计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患者为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2.70%。复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椎硬膜外复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
何树军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麻醉镇痛药物
对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对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术后疼痛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减轻其紧张和焦虑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其康复。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王枫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表阿霉素诱导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研究
亚铁血红素氧化酶(Hemeoxygenase,HO)是将亚铁血红素降解为胆绿素、铁、和一氧化碳的限速酶.HO主要存在两种同功酶: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亚铁血红素氧化酶-2(HO-2).HO-2是一种结构酶,不...
张海山房学东张学文张德恒翟庆东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表阿霉素
文献传递
延续护理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价值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2022年
探究延续护理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价值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206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以抛硬币法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行基本病症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功能、社交能力、运动功能、精力以及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该措施的使用价值更高,可显著提高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上下肢肢体功能,同时可作用于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抑制以及负面情绪的调整,在确保患者的病症治疗预后中,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张海艳
关键词:延续护理急性期脑出血负面情绪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