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赫塔·米勒张稷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翻译
  • 2篇文化
  • 2篇小说
  • 1篇东西方文化
  • 1篇东西方文化比...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形变
  • 1篇形态学
  • 1篇学人
  • 1篇译本
  • 1篇译家
  • 1篇译介
  • 1篇译述
  • 1篇远游
  • 1篇神仙
  • 1篇诗歌
  • 1篇诗集
  • 1篇诗仙
  • 1篇视阈

机构

  • 1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何俊
  • 3篇陆霞
  • 1篇莫光华
  • 1篇华少庠
  • 1篇张杨
  • 1篇刘璐

传媒

  • 3篇华西语文学刊
  • 2篇郭沫若学刊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 1篇东方翻译
  • 1篇德语人文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霍夫曼作品中的机器人形象被引量:1
2017年
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原有的对宇宙和自然的观念发生转变,在依然肯定上帝造物主地位的同时,人类开始思考和发掘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随着医学尤其是解剖学的发展,人对自我身体的构造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而18世纪欧洲出现的大量以人为样本的机械机器人表明从技术上复制人身体的想法成为可能。在1800年前后的德语文学中,以E.T.A.霍夫曼为代表的作家对机器人主题的探讨,可看作是在科学和技术成为解释世界和人自身的主流思潮下,人面对自己的复制品时对自我身份的思考。
唐弦韵
关键词:机器人
我与《红楼梦》相见恨晚被引量:1
2010年
德国弗伦斯堡大学的斯拉德克教授通过库恩译本结识了来自中国的鸿篇巨制《红楼梦》。在本文中,他一方面对库恩译本进行了中肯的评介,并对刚出版的由德国汉学家史华慈和吴漠玎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全译本作了言简意赅的介绍;另一方面,他站在比较文学的高度,从14个方面将18世纪的东方中国与西方欧洲社会进行了有趣的横向对比。最后他认定《,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能够和它相遇不仅是他的幸运,同时,这部难得的好书让他这位读者实实在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奥古斯特·斯拉德克陆霞刘璐
关键词:《红楼梦》东西方文化比较
一位斯洛伐克汉学家眼中的郭沫若——评杨玉英的《马立安·高利克的汉学研究》
2016年
作为列国汉学史书系的成员,杨玉英的最新专著《马立安·高利克的汉学研究》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这位斯洛伐克汉学家的学术轨迹、成果和思想,堪称一部呈现其包罗万象的汉学研究全景的盘点之作。其中高利克的郭沫若研究涉及思想史、诗歌作品、文学翻译、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等方面,专著作者在对此的"元研究"中立足原材料进行了统筹、归纳、盘点以及评析,再现了一个异域和异质文明话语体系关照下的郭沫若形象。
何俊
关键词:汉学研究
论《红楼梦》德译本“好了歌”中“神仙”一词的翻译被引量:4
2010年
汉语和德语的语言系统独特的表达方式,使《红楼梦》的德语读者的接受渠道与汉语读者对文本信息的接受渠道大相径庭,这也就决定了《红楼梦》翻译的难度。《红楼梦》中的"神仙"作为一种文化负载词汇的话语符号,其"所指"指涉,无法激活无中国文化预设的德语读者的想象空位。《红楼梦》德译者通过用神性的"不死"一词,恰当处理西方神性与东方神性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激活德语读者记忆中的有关图式并获得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有关"神仙"的相应的意境,实现了《红楼梦》原语语篇和德语语篇的连贯。
华少庠
关键词:神仙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策略
“副文本”视阈下的《沫若译诗集》版本探究被引量:2
2015年
翻译家郭沫若在译诗方面建树颇深,《沫若译诗集》是其译诗的集大成者。这部译诗集自上个世纪20年代发行以来,历经了多家出版社的不同版本,其中建文书店版或上海新文艺1953年版尤为珍贵。本文从法国学者热奈特开启、其他学者推进的"副文本"视角出发,探究了《沫若译诗集》中的序言、注释、附白、落款等,借此揭示了这些"副文本"彰显的翻译态度和主张、方法和策略以及时代背景等等。
何俊
关键词:翻译副文本
《变形记》:荒诞与现实的梦幻结合被引量:5
2003年
其一 ,卡夫卡在作品中习惯用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 ,作品往往给读者一种荒诞不经 ,难以理喻的感觉 ,但是从它们挖掘出的真实更让读者触目惊心 ,难以忘却 ;透过《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荒诞离奇的经历———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 ,卡夫卡用非理性 ,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人与社会 ,人与人间的真实关系 ;其二 ,《变形记》荒诞的情节背后实则是作者卡夫卡自己经历 ,思考的痛苦投影。
陆霞
关键词:《变形记》荒诞表现手法小说
近代留德作家与翻译家黄贤俊著译述略
2016年
近代留德学人黄贤俊今日已经渐行渐远地淡出学界视野,其实,作为一名译著并举的学者,他在创作和文学翻译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从近代留德学人中的作家群体说开去,探究了黄贤俊民国时期的创作对构建战时重庆文学或陪都文学的意义,展示了他新中国成立后在德语文学及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文学领域的翻译成就,同时以《李有才板话》德译为例考察他在中国文学德译方面的译家风范,试图唤起学界对这位著译并举的留德学人的注意。
何俊
关键词:作家翻译家
卡夫卡的作品:一个风格独特的世界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依据《饥饿艺术家》这个短篇小说 ,从艺术家与卡夫卡本人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艺术家们对艺术所表现出的“不满意” ,艺术家形象的创意这三个基本角度出发 ,旨在剖析卡夫卡著名的自我投影式写作。通过对卡夫卡短篇《一场常见的混乱》的重新解读 ,探析卡夫卡作品中颇为独特的图像式象征性书写。揭示正是卡夫卡的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对此的自省和深沉思考 ,使他的作品真正成为了那把能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陆霞
关键词:《饥饿艺术家》短篇小说
诗仙远游:李白诗歌在德国的译介与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李白诗歌作为唐诗艺术的高峰,炳耀千古,举世盛名。李白诗歌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其外译则是中外沟通交流的桥梁。李白诗歌在德国的译介与研究是中国文学外译的一个典型代表,至今已有近160年历史。诗仙李白通过译介远游德意志,他的诗学思想和诗歌生命力得以在德国文化语境中扩展延伸。由于德国文化的特殊语境、译介面临的不同时代背景,以及译者对诗人的不同解读方式,李白诗歌在德国的译介和研究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跨文化的视域梳理了李白诗歌在德国的译介与研究历程,阐释了李白诗歌在德国译介与研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张杨
关键词:李白诗歌译介
歌德的形态学发展观被引量:3
2014年
歌德的植物形变论蕴含了关于植物个体形态发育和变异的学说,其核心就是他在研究植物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形态学思想。其基本概念"形变"后来成为歌德描述自然界一切形态生成与变化过程的专用术语,成为他解读自然界里一切现象的锁钥。他在随后各种自然研究中不断充实了自己的形态学思想:"形变"和"类型"蕴含着事物变化的可能性,而"极性"和"升华"意味着变化的动力和方向。作为思想家的歌德善于将自己的自然研究结论普遍化,用于解释和理解一切生物特别是包括艺术问题在内的人自身的种种现象;从而歌德的生物学思想也可以视为一种发展观。
莫光华
关键词:形变形态学发展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