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大学
- 作品数:231 被引量:2,439H指数:23
- 相关作者:陈德亮郑京海任伟成宛新政马飞龙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利用大规模生态工程改善波罗的海本体的水质
- 2007年
- 波罗的海本体的富营养化已导致水质的破坏,这一点已得到例如夏季黄金假期中蓝藻细菌的大量繁殖以及深水中严重缺氧等的证实。通过减少磷(P)的供应量持续改善水质将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充分生效,原因是储存在流域土壤中,水体中以及波罗的海本体海底沉积物中的磷量很大。本文表明,利用大规模的生态工程方法有可能在几年内实现水质的大辐度改善。过去几十年中,波罗的海本体中天然变化已经证实如何能够实现水质的迅速改善。本文描述了波罗的海本体磷、有机质以及氧的基本动力学。文章还简要地讨论了旨在使波罗的海本体从富营养化影响中恢复的不同种类的生态工程方法的利弊。初步的计算表明,如果每秒向深水上部供应100kg氧,那么,几年内磷含量可能会减半。这将需要100个泵站,每个泵站从约50向125m的深度每秒输送100m^3富氧的所谓冬季水被作为浮动急流释放。每个泵站需要0.6MW的动力供应。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似乎已成熟到足以提供泵站所需的动力。在约125m的深度安装100个风力发电泵站(每个泵站的动力为0.6MW)的成本约为2亿欧元。
- Anders StigebrandtBo G. Gustafsson林宝法(译)胡恩和(校)
- 关键词:生态工程水质本体风力发电技术海底沉积物磷含量
-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dUT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产物的酶学活性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根据已测定完成的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发病扇贝组织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编码AVNV dUTPase的开放阅读框ORF074,将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32a-dut。然后,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诱导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6 ku,与预期表达蛋白大小一致。经Western-blotting及质谱分析鉴定,所表达蛋白即为重组dUTPase。表达产物经Co2+柱纯化后进行酶学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dUTPase能特异性催化dUTP,EDTA可以抑制dUTPase的活性,而Mg2+可以增强其活性。
- 贾志磊王崇明任伟成梁彦韬曲朋李赟
- 关键词:栉孔扇贝原核表达酶学活性
- 北欧设计的现代精神被引量:1
- 2009年
- 一、传统的进化
1.瑞典的后现代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风格作为对现代主义的文化缺失的回应而风行国际舞台。不同于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功能至上,后现代风格用象征和比喻的表现手法反映和表达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扩展了设计的主题并发掘了设计的表达方式。
- 姚晶晶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国际舞台文化缺失
- 中国限制塑料袋使用的政策效果及国际经验借鉴被引量:8
- 2010年
- 塑料袋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为减轻塑料袋使用所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中国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工商总局在借鉴国际和国内部分地区的限塑经验的基础上,共同颁布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并于2008年6月1日生效。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的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在该政策执行前后分别进行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对消费者的塑料购物袋使用行为的中短期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在结合国际限塑经验的基础上对该政策的长期效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行在中短期减少约一半的塑料袋使用量,并且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政策影响;长期塑料袋使用量虽会呈现缓慢回升的趋势,但该政策对塑料袋使用量的削减作用依然十分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比较了实行限制塑料袋使用政策的两个主要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行的限塑政策进行讨论,发现我国限塑政策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改进建议。
- 何浩然陈安来
- 关键词:塑料袋自然实验
- 基于FID低秩汉克尔矩阵的非均匀采样NMR谱重建方法
- <正>非均匀采样技术(Non-uniformly sampling,NUS)是一种典型的加速NMR谱的方法。NUS减少采样数据量,再通过信号重建得到完整的谱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域信号低秩Hankel矩阵特性(Low ...
- 屈小波Maxim Mayzel蔡剑锋陈忠Vladislav Orekhov
- 文献传递
- BP-CCA方法用于我国冬季温度和降水的可预报性研究和降尺度季节预测
- 使用变形的典型相关分析(BP-CCA)方法,基于交叉检验的结果建立了东亚冬季500hPa大尺度环流和我国冬季温度、降水的最优BP-CCA降尺度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我国冬季温度和降水的可预报性研究,表明用东亚冬季5...
- 贾小龙陈丽娟李维京陈德亮
- 关键词:可预报性降尺度海气耦合模式
- 文献传递
-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转型过程中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基于Kumbhakar(2000)的方法,我们将TFP增长分解为四个因素的变化。结果发现:(1)自1988年以来各地区工业部门的TFP增长率都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其首要推动力在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2)与此同时,技术效率争要素配置效率出现了恶化,而规模效率则从恶化走向了改善。(3)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对各地区的工业生产绩效的构成造成了普遍的冲击,而民营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小。(4)通过分析绩效差异的源泉,我们进一步确认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制度性冲击促成了工业规模效率的提高,却导致了要素配置效率的短期下降,而劳动力教育水平和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则有助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改善配置效率。伴随着制度变革的经济整体转型正从多个向度重构着中国地区工业化的版图。
- 王争郑京海史晋川
- 关键词:绩效TFP国企改革
- 补肾活血中药血清对缺氧条件下纯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6
- 2014年
-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早期损害是高糖和缺氧导致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性损伤.研究表明含补肾活血中药的血清能减轻缺氧和高糖状态下神经兴奋性毒性物质谷氨酸的毒性作用,但是否可提高神经兴奋抑制性物质甘氨酸的释放,从而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血清对体外缺氧条件下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中药或生理盐水对SD大鼠每日灌胃1次,7d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过滤提取正常大鼠血清和含补肾活血中药的大鼠血清.体外两步法纯化培养SD乳鼠的RGCs,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培养的RGCs进行鉴定.将RGCs置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72 h后分为正常对照组(20%正常SD大鼠血清培养)、缺氧组(1.0 mmol/L连二亚硫酸钠培养)、正常中药干预组(20% SD大鼠含药血清培养)、缺氧中药干预组(1.0 mmol/L连二亚硫酸钠+20%SD大鼠含药血清干预).于培养后24、48、72 h用L-88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各组细胞外液中谷氨酸及甘氨酸的质量浓度,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LDH的漏出量.结果 培养的细胞荧光染色阳性.细胞培养24 h,正常对照组谷氨酸、甘氨酸质量浓度和LDH的含量分别为(0.080 5±0.001 0)mg/L、(0.055 4±0.001 5) mg/L及(1 626.03±122.10) μmol/(min·L),而缺氧组为(0.022 5±0.001 1)mg/L、(0.014 6±0.001 1)mg/L及(1 458.68±94.23) μmol/(min·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53,P=0.00;q=-2.45,P=0.00;q=-2.98,P=0.02).细胞培养48 h,缺氧组的LDH含量及甘氨酸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55,P=0.01;q=4.48,P=0.00);细胞培养72 h,缺氧组谷氨酸和甘氨酸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45,P=0.00;q=3.72,
- 万李谢学军马荣
- 关键词:中药补肾活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缺氧
- 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被引量:151
- 2000年
- 本文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对 1 995年的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 ,包括对财产分配的差距进行了测量 ,影响财产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估计 ,并将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差距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 ,而且从长期趋势上可能会出现加速扩大的势头。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不均等并非全是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结果。一些不均等的原因来自于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分配模式。本文还发现 ,在户主一生中财产积累出现了两个高峰值。这是与正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本文还表明了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较强相关性。
- 李实魏众B.古斯塔夫森
- 关键词:财产分配生命周期收入分配
- 杜克雷嗜血杆菌与人类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体外的相互作用
- 2004年
- 为探讨抗原呈递细胞 (APCs)在软下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将树突状细胞 (DCs)和巨噬细胞 (MQs)与流感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及其纯化抗原脂寡糖 (LOS)、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 (HdCDT)共育 ,测定它们的吞噬活性及6、2 4h时前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分泌情况 ;将抗原作用后的细胞与自体CD4 + T淋巴细胞共育 ,测定T淋巴细胞增生及 48h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 γ、IL 4、IL 1 3的水平。结果 :约 6%~ 2 7%的DCs和 1 4%~ 2 6%的MQs吞噬杜克雷嗜血杆菌的不同菌株及无荚膜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杜克雷菌的不同菌株诱导DCs、MQs分泌大量的TNF α、IL 6、IL 8(P <0 .0 5 ) ;LOS诱导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细菌低 5 0 %~ 67% ;HdCDT不诱导任何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2种细菌作用后的DCs、MQs能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IFN γ ,并诱导产生相似的T淋巴细胞增生 ,HdCDT无此作用。提示 :杜克雷菌能影响APCs活化T细胞的能力 ,并有助于Th1型反应。
- 徐婷婷Hinda J.AhmedKristina ErikssonKarin Ahlman杨永弘Teresa Lagergard
- 关键词:杜克雷嗜血杆菌巨噬细胞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