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信息融合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702 被引量:3,575H指数:25
相关作者:王国宏张立民周伟于洪波方伟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0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5篇电子电信
  • 2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1篇航空宇航科学...
  • 20篇理学
  • 19篇兵器科学与技...
  • 15篇天文地球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军事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24篇雷达
  • 98篇感器
  • 98篇传感
  • 98篇传感器
  • 84篇目标跟踪
  • 64篇信号
  • 62篇多传感器
  • 56篇滤波
  • 52篇目标检测
  • 50篇杂波
  • 46篇信息融合
  • 43篇多目标
  • 40篇航迹关联
  • 37篇组网
  • 31篇图像
  • 31篇误差配准
  • 30篇多目标跟踪
  • 30篇辐射源
  • 29篇动目标
  • 29篇雷达组网

机构

  • 70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6篇国防科学技术...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4篇中国电子科技...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中国航天科工...
  • 9篇北京航空航天...
  • 8篇烟台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6篇洛阳电光设备...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鲁东大学
  • 5篇山东工商学院
  • 5篇烟台师范学院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31篇何友
  • 180篇王国宏
  • 70篇关欣
  • 63篇熊伟
  • 47篇关键
  • 46篇宋杰
  • 45篇简涛
  • 45篇杨日杰
  • 41篇苏峰
  • 38篇衣晓
  • 37篇唐小明
  • 33篇王海鹏
  • 29篇关成斌
  • 28篇曲长文
  • 28篇刘瑜
  • 24篇吴巍
  • 24篇顾新锋
  • 23篇张晶炜
  • 23篇董云龙
  • 20篇王娜

传媒

  • 56篇海军航空工程...
  • 45篇系统工程与电...
  • 37篇火力与指挥控...
  • 35篇宇航学报
  • 33篇电光与控制
  • 27篇电子学报
  • 26篇航空学报
  • 25篇电子与信息学...
  • 2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2篇雷达科学与技...
  • 20篇弹箭与制导学...
  • 16篇现代雷达
  • 15篇第九届全国雷...
  • 14篇舰船电子工程
  • 13篇现代防御技术
  • 1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0篇信号处理
  • 9篇武汉大学学报...
  • 8篇电子测量技术
  • 8篇数据采集与处...

年份

  • 2篇2019
  • 7篇2018
  • 44篇2017
  • 49篇2016
  • 40篇2015
  • 27篇2014
  • 36篇2013
  • 73篇2012
  • 70篇2011
  • 57篇2010
  • 55篇2009
  • 50篇2008
  • 40篇2007
  • 39篇2006
  • 51篇2005
  • 49篇2004
  • 11篇2003
7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机动目标跟踪的IMM-QB算法被引量:3
2015年
经典的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由于转移概率矩阵固定不变,在跟踪运动状态未知且多变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通过采用准贝叶斯(Quasi-Bayesian)估计对转移概率矩阵在线调整的方法,与基于CV-CA-Singer的经典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进行融合形成了IMM-QB算法。Monte Carlo仿真实验表明,IMM-QB算法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跃式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李俊杰王国宏吴巍张翔宇吴健平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跟踪交互式多模型转移概率矩阵
几种简化联合概率数据互联算法性能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针对最优联合概率数据互联算法复杂、运算量大的问题,目前提出了许多简化的联合概率数据互联算法。为了清楚地了解这些算法在不同环境下在跟踪精度、实时性等跟踪性能上的差异,对几种典型的简化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给出了简化算法的数学模型,然后从理论上对这些算法进行了优缺点比较,最后选取了多种典型的与实际工程背景相近的多目标运动环境,对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简化算法在这些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它们各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分析。
张晶炜熊伟何友
关键词:目标跟踪数据互联性能分析
海面刚体目标微动特征建模及特性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微多普勒描述了海面目标运动的精细特征,成为区分海杂波和目标的有用特征之一,有助于提高雷达目标探测和识别能力。该文以对海观测雷达为平台,建立了海杂波中微动目标雷达回波模型。首先,简要回顾了微动和微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归纳总结出微多普勒效应的内涵和实质,并给出了海面刚体目标的微动特征分类。然后,根据观测时长将模型分为距离单元内微动目标回波模型和长时间微动目标观测模型;根据海面微动目标的运动形式,将模型分为非匀速平动目标回波模型和3轴转动目标回波模型。最后,采用雷达实测数据分析微动特征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陈小龙董云龙李秀友关键
关键词:微多普勒特性分析海杂波
多点定位系统高精度TOA提取方法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相关法检测报头时较低的采样频率对获取信号到达时间精度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相关法的局部高速采样的高精度TOA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曼切斯特编码特性在报头后第一个数据位时间内高频采样,使用两级移位寄存器作异或处理检测跳变沿提取到达时间信息,使测时精度达到了纳秒级,在使用GPS秒脉冲对双接收通道时间进行精确同步的基础上,输出提取的时间信息,对比测时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TOA测量精度达到了理论预期。
张涛唐小明张婕
关键词:二次雷达
基于基站划分网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被引量:12
2012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和数据汇聚方法,即CABSM算法.在CABSM算法中,基站通过在网络覆盖区域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发射不同功率半径的信号,将整个网络划分成近似正方形的单元格,每个单元格为一个簇.一级簇头由单元格内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担任,负责簇内数据收集和融合,并通过簇间数据汇聚方法将处理数据发送给二级簇头.最终由二级簇头将整个网络数据发送给基站.仿真结果显示,算法在网络生存时间上较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协议(LEACH)有更好的表现.
衣晓邓露刘瑜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分簇网络寿命
LPI信号的多通道数字截获被引量:6
2005年
介绍了低截获概率(LPI)信号的截获原理。以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作为所要研究的LPI信号,讨论了利用多通道数字去斜技术实现对LPI信号截获的具体方法;针对多种可能情况进行了多通道数字去斜算法仿真,并从实验结果中分析了通道对LPI信号的失配和相位不同步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基于上述多通道数字截获技术的LPI信号特征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总结。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数字去斜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噪声背景中提取出LPI信号。
宋杰刘永唐小明马强
关键词:低截获概率线性调频信号
非高斯杂波背景中距离扩展目标的自适应积累检测器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SIRV建模的非高斯杂波背景中距离扩展目标检测问题,首先,假设杂波协方差矩阵结构已知,利用点目标检测器NMF对每个距离单元多个脉冲回波进行相干积累,再对目标所占距离单元能量进行非相干积累,提出了距离扩展目标的积累检测器NMFI,并推导了NMFI虚警概率与检测门限的关系表达式.其次,利用不含目标的辅助单元数据提出了修正的协方差矩阵迭代估计器MRE,再将估计矩阵代替NMFI中的真实协方差矩阵得到自适应检测器MRE-ANMFI,并证明了MRE-ANMFI对杂波纹理分量和协方差矩阵结构的CFAR特性.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何友顾新锋简涛
关键词:匹配滤波器雷达杂波最大似然估计
异地配置的主/被动雷达抗多假目标干扰被引量:9
2013年
针对多假目标欺骗干扰下异地配置的主/被动雷达传感器系统,分别基于角度统计量和距离统计量提出了三维情况下的主/被动雷达联合鉴别虚假目标算法。基于角度统计量的鉴别算法主要使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主/被动雷达的角度量测进行比较以鉴别虚假目标;基于距离统计量的鉴别算法首先用交叉定位的方法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再与主动雷达的距离量测进行比较以鉴别虚假目标。最后通过仿真的方法分析了观测次数、虚假目标距离和被动雷达精度对算法鉴别虚假目标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主/被动雷达系统有效地鉴别假目标。
李世忠王国宏徐海全吴巍
关键词:被动雷达卡方检验
实测海杂波数据的多普勒谱特性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问题的实际需要,采用两种不同波段、不同极化的实测数据,对海杂波的多普勒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建模。首先对海表面的散射模型和多普勒谱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从时间相关性分析的角度入手,揭示了多普勒谱的特点。然后,通过非参数化的Welch方法进行谱估计,重点分析了极化对多普勒谱的谱宽、偏移、对称性、动态范围以及拖尾的影响,并进行了机理解释。最后,分别采用高斯模型、AR模型和谐波模型对多普勒谱进行建模和拟合。结果表明,谐波模型能得到最优的拟合效果。文中的研究结论可以为目标检测算法提供先验信息和理论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丁昊李建忠安昕黄勇关键
关键词:海杂波多普勒谱谐波模型
高分辨稀疏表示及其在雷达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7年
复杂背景下稳健高效的低可观测动目标检测始终是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一方面,强杂波背景和目标复杂运动使得信号微弱,时频域难以区分;另一方面,相参积累算法复杂,长时间积累运算量较大,如何利用有限的雷达资源提高雷达探测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高分辨稀疏表示技术从信号稀疏性角度出发区分杂波和动目标,是传统变换域动目标检测技术的拓展,具有高时频分辨率、对噪声不敏感、稳健性高以及适于多分量信号分析的优势,有广阔应用前景。该文重点从应用角度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回顾了雷达动目标检测的常规方法,然后对稀疏表示在雷达杂波特性分析、抑制、动目标检测、特征提取、时频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归纳,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最后结合实测数据和已有成果给出了部分处理结果。
陈小龙关键何友于晓涵
关键词:雷达目标检测时频分析微多普勒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