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00 被引量:5,056H指数:31
相关作者:张薇李俊华勾玲魏凌基孔广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8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4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241篇棉花
  • 110篇滴灌
  • 101篇小麦
  • 99篇土壤
  • 70篇胁迫
  • 64篇玉米
  • 49篇水分
  • 46篇基因
  • 43篇冠层
  • 37篇春小麦
  • 36篇性状
  • 35篇酶活性
  • 35篇膜下滴灌
  • 33篇叶片
  • 33篇棉田
  • 32篇干旱
  • 32篇干物质
  • 28篇籽粒
  • 28篇高产
  • 23篇淀粉

机构

  • 697篇石河子大学
  • 36篇新疆农垦科学...
  • 3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7篇新疆生产建设...
  • 24篇新疆农业科学...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华中农业大学
  • 11篇北京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植...
  • 7篇浙江大学
  • 7篇新疆生产建设...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山西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塔里木大学
  • 5篇绍兴文理学院
  • 4篇宁夏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五师农科所

作者

  • 116篇张旺锋
  • 77篇罗宏海
  • 67篇张亚黎
  • 59篇孙杰
  • 52篇李卫华
  • 51篇马富裕
  • 38篇褚贵新
  • 37篇张新宇
  • 34篇王克如
  • 32篇李少昆
  • 31篇曹连莆
  • 31篇李艳军
  • 29篇李俊华
  • 28篇勾玲
  • 27篇危常州
  • 27篇田景山
  • 27篇李诚
  • 26篇李志博
  • 24篇魏亦农
  • 23篇齐军仓

传媒

  • 130篇新疆农业科学
  • 82篇石河子大学学...
  • 38篇棉花学报
  • 34篇麦类作物学报
  • 31篇中国农业科学
  • 30篇作物学报
  • 18篇干旱地区农业...
  • 16篇分子植物育种
  • 15篇植物营养与肥...
  • 15篇玉米科学
  • 14篇西北农业学报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1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0篇农业工程学报
  • 9篇中国棉花
  • 9篇西北植物学报
  • 9篇新疆农垦科技
  • 9篇作物杂志
  • 8篇种子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8篇2024
  • 36篇2023
  • 34篇2022
  • 37篇2021
  • 37篇2020
  • 60篇2019
  • 50篇2018
  • 41篇2017
  • 41篇2016
  • 55篇2015
  • 30篇2014
  • 44篇2013
  • 49篇2012
  • 29篇2011
  • 39篇2010
  • 35篇2009
  • 24篇2008
  • 18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7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花后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累积动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给小麦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的生物合成调控提供依据,以3个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春小麦品种新春24、安农9912和E28为材料,分别测定其花后6、9、12、15、18、21、24、27、30d籽粒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并进行了净遗传增量的估算。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抗性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期均呈现双峰曲线变化。新春24籽粒的抗性淀粉含量在花后15d达到第一个累积高峰,而安农9912和E28籽粒的抗性淀粉含量在花后18d后才达到第一个累积高峰(其中E28的峰值最高),花后30d安农9912和新春24再次达到第二个累积高峰。通过各时期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净遗传增量的变化可以了解与抗性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和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抗性淀粉含量的基因在整个籽粒灌浆时期均有表达,不存在时间上的间断,并且控制抗性淀粉合成的基因在灌浆末期的表达量对成熟籽粒抗性淀粉的含量起重要作用。
王昊龙李卫华王自布王琳庞欢
关键词:小麦抗性淀粉
加工番茄红边特征参数与叶片氮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分析了加工番茄两品种四氮素水平关键生育时期的冠层红边特征,红边参数与其冠层叶片氮积累量(LNA)和叶面积指数(LA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加工番茄的红边曲线具有双峰现象,在开花期、盛花期、坐果期,红边位置(λr)向长波方向移动了2~11nm波段,红边曲线峰值(Dr)较大,LNA和LAI较高。到红果期红边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了5~10nm波段,红边曲线峰值也较低,LNA和LAI最低,双峰现象在红果期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弱,说明红边位置的变化可以指示加工番茄生育时期的氮素营养状况。加工番茄2个品种冠层的λr、红边斜率(Dr)和红边面积(SDr)分别与其冠层LNA和LAI的相关性均达到了1%极显著水平,其中里格尔87-5的Dr与LNA的线性相关和SDr与LAI的指数相关最高(rDr-LNA=0.8181**,rSDr-LAI=0.9136**,n=23,α=1%),说明利用红边参数可以实时快速地获取加工番茄冠层LNA和LAI的信息,可有效监测加工番茄的氮素营养状况。
黄春燕王登伟黄鼎程马云
关键词:加工番茄叶片氮积累量叶面积指数
根域限制下水氮供应对膜下滴灌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调节
【研究背景】棉花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纤维类作物。水分和氮素是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最关键环境因素。棉花对水氮的吸收利用能力与根系的大小与生长空间密切相关。膜下滴灌通过水肥供应而使得棉花根系趋于向土壤表层集中,根系的生长空间受到...
罗宏海陶先萍张亚黎张旺锋
关键词:棉花根系生长
文献传递
端正育种方向 调整育种策略 保证麦类育种不断取得成功
2007年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开展研究40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著成绩,自1997年以来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16个,均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登记。
曹连莆艾尼瓦尔魏凌基李卫华齐军仓孔广超李诚
关键词:麦类作物育种方向育种策略
播期温度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出苗率及苗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普遍采用干土播种、滴水出苗技术,将棉花传统漫灌栽培条件下需要兼顾土壤墒情和气温状况转变为仅关注播期温度条件。论文根据棉花播种出苗对气温的要求,选择不同时期不同温度条件下播种,观测膜下滴灌棉花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状况,分析播期温度变化对出苗率、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收获期产量的变化,为膜下滴灌棉花确定播种条件、实现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记载播种前气温及土壤温度的变化,以棉花种子发芽、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最早播期,设置3—4个播期,调查不同播期下棉花出苗率,测定苗期株高、子叶节高度等形态指标和植株干物质累积量等,明确不同温度条件下播种对膜下滴灌棉花出苗和壮苗指标的影响。【结果】播前3 d膜下5 cm土壤温度18.7℃条件下棉花出苗速度快且出苗率最高;与温度较低条件下的早播相比,膜下5 cm土壤温度达24.7℃的晚播棉花出苗期至3叶期植株株高提高3.52%—8.64%、子叶节高度提高8.82%—20.59%、总根长增长1.79%—6.59%、比根长提高14.84%—25.93%;播前3 d膜下5 cm土壤温度9.5℃早播条件下,根干物质累积量较高、根冠比较大。【结论】棉花播前3 d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8℃—15.7℃,播后1周气温在16℃—18℃,出苗率可达90%以上;但平均气温在6.7℃—14.1℃、膜下5 cm平均地温9.5℃—17.6℃条件下播种,出苗至3叶期平均气温在18.5℃—19.5℃、有效积温在110℃—120℃,棉花幼苗单位株高干物质累积量较高,根系生长量大,幼苗健壮,单株结铃多,铃重较高。因此,适温早播为棉花产量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随龙龙田景山姚贺盛张鹏鹏梁福斌王进张旺锋
关键词:棉花播种期出苗率
陆地棉PIP亚家族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2016年
该研究以陆地棉苯基香豆满苄基醚还原酶(phenylcoumaran benzylic ether reductase,PCBER)氨基酸序列为探针,利用Blastp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了6个同源性较高的基因。根据6个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陆地棉纤维细胞中克隆出了这6个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GhPCBER1、GhPCBER2、GhPCBER3、GhIFR、GhPLR1和GhPLR2。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6个蛋白均含有PIP类型蛋白的所有保守性基序和活性残基,属于PIP亚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除GhPLR1之外其他5个PIP亚家族基因均在纤维细胞中优势或特异表达;在纤维发育过程中,GhPCBER1、GhPCBER2、GhPCBER3和GhIFR的表达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GhPCBER1和GhPCBER2在花后21d表达量达到最高,GhPCBER3和GhIFR在花后18d达到最高,GhPLR1和GhPLR2在纤维中的表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基因的表达特征,推测PIP亚家族可能在棉纤维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雨薇李艳军刘永昌薛飞朱守鸿王翔飞孙杰
关键词:棉花纤维PIP
甜菜WRKY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WRKY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响应生物、非生物胁迫,对生长发育都起重要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在甜菜全基因组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鉴定WRKY家族基因(Bv WRKYs),解析其组织特异性及盐、热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该类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为观赏甜菜和石竹目其他观赏植物的基因工程打下基础。【方法】以75条拟南芥WRKY蛋白为参考,根据WRKY保守蛋白序列(PF03106)利用hmm和BLAST同源性搜索对甜菜WRKY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利用Map Inspect、GSDS2.0、MEGA5.0、DNAMAN5.0、Web Logo 3、MEME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甜菜WRKY家族基因染色体定位、系统发生关系、基因结构、蛋白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元件进行预测和分析。利用RNA-seq和q RT-PCR分析甜菜WRKY组织表达特异性,盐胁迫、热胁迫条件下WRKY表达情况。【结果】甜菜WRKY家族基因包含40个成员,其中39条不均匀地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另外1条定位到随机片段上。根据WRKY保守域特征并与拟南芥WRKY蛋白进化分析,可将40个成员分为Ⅰ、Ⅱ、Ⅲ3类,Ⅰ类有9个成员,Ⅱ类有26个成员,Ⅲ类有5个成员。根据进化关系Ⅱ类可进一步分为Ⅱa(1个)、Ⅱb(4个)、Ⅱc(9个)、Ⅱd(5个)和Ⅱe(7个)5个亚类。基因结构分析发现,甜菜WRKY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具有高变异性(2—7个外显子),即使同一亚类内也都差异较大。保守元件分析显示同一类或亚类内成员具有相同的保守元件。WRKY保守域分析发现2个WRKY七肽域变型:WRKYGKK和WRKYGEK。每个WRKY至少在2个组织中表达,30个WRKY在叶中表达,40个WRKY在花序中均有表达,36个WRKY在幼叶中有表达,38个WRKY在直根中有表达,39个WRKY在幼苗中有表达,36个WRKY在种子中有表达。各WRKY表达量差异较大,可分为低表达、高表达基因两类,如Bv WRKY23、Bv WRKY3、Bv WRKY11、Bv WRKY7、Bv WRKY6、Bv WRKY26、Bv WRKY4、Bv WRKY40、Bv WRKY24、Bv WRKY2和Bv WRKY28在各组织中均�
孔维龙于坤但乃震杨绍宗包满珠黄向荣傅小鹏
关键词:甜菜WRKY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胁迫
覆膜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拔节期光合参数与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为探明覆膜对早春东北黑土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覆膜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拔节期叶片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能够显著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拔节期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而对其他光合参数如细胞间隙CO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影响不显著。就施肥条件而言,覆膜对N、P处理玉米拔节期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施肥处理。覆膜能够增加施P和PK处理玉米拔节期叶片Fm、Fv/Fm和Fv/Fo值,而显著降低了施NPK处理玉米拔节期叶片相应的荧光参数,覆膜对其他施肥处理玉米拔节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不显著。
李万峰李兆君梁永超解晓瑜魏学智杨佳佳
关键词:玉米施肥覆膜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
后期持续干旱对北疆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抗旱适应性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以18个北疆棉区适宜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生育期后期持续干旱对棉花产量和生长发育因子的影响,并用加权隶属函数值法对参试棉花材料的后期抗旱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除功能叶叶片的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外,后期连续干旱引起了其它的产量因子(铃重、铃数、籽棉产量、衣分)和生长发育相关因子(叶面积、鲜重、干重、株高)的明显下降,籽棉产量的下降率最大,为46.80%;在抗旱系数隶属函数值评价上,不同产量和生长发育因子的抗旱性鉴定结果不同;铃数、籽棉产量、叶面积和叶片干重与后期棉花抗旱性显著正相关,其相对重要性依次为铃数>叶面积>叶片干重>籽棉产量。参试材料中,具有抗旱性的材料为晋棉13号、297-5、新陆早8号、新陆早26号和新陆早35号,没有抗旱性的材料为益农2号、新陆早13号、18-3、81-3和134-1。
李志博徐建伟李衡张小均魏亦农
关键词:棉花持续干旱抗旱适应性
棉花多胺HPLC的测定方法优化及其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HPLC法测定棉花组织培养物中的多胺含量,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多胺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冰浴浸提时间及衍生反应时间优化后,可将内源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在15min完全分离并定量测定,线性关系良好(r>0.99),回收率高(96.8%~103.1%);建立了棉花多胺HPLC测定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各时期培养物进行多胺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后多胺含量显著上升,且腐胺与亚精胺和精胺的比例随着体细胞胚胎发生持续下降,表明非胚性细胞向胚性细胞转化过程中,二胺(腐胺)不断向三胺(亚精胺)和四胺(精胺)转化,特别是在胚状体形成期,亚精胺和精胺的积累显著增加,初步揭示了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多胺的变化规律.
程文翰朱华国李鹏飞王凡龙朱守鸿赵兰杰郭丽雪孙杰
关键词:棉花愈伤组织高效液相色谱多胺体细胞胚胎发生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