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 作品数:85 被引量:91 H指数:5 相关作者: 郑楚彬 唐万明 陈秀虹 张锦芬 兰光明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学 哲学宗教 更多>>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问题设计探析 2009年 问题教学法因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明确、顺序连贯而深受欢迎。但传统的问题教学法基本遵循“师问生答”的模式,问题的设计也大都围绕段落大意划分、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归纳等脱离文本的空泛内容展开,这就使得教师教得呆板、空泛、吃力不讨好;学生学得厌倦、无味、学难以致用,也因此形成了语文难教难学的恶性循环。 陈秀虹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教学法 段落大意 青春结伴同行——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 被引量:1 2012年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接近异性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2.使学生正确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3.引导学生掌握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4.引导异性学生积极交往,收获美好的同学友情。 张锦芬关键词:青春期 异性交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的实现 2022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内容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既充分考虑与必修、选择性必修内容的衔接,又适度考虑与大学相关学科的衔接过渡。选修课程可以与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课程穿插进行. 赖颖芝关键词:选修课程 必修内容 《新课标》 高中语文选修课 衔接过渡 慕课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2014年 慕课(MOOCs)是英文“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即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的简称。它先在国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海啸”,然后又在中国教育界也刮起了阵阵“飓风”。但是,面对这么大的一场教育风暴,基础教育工作者总不能啥都不做,而是应该积极推动新事物的发展,至少,推动慕课在实践中接受中国基础教育现实的检验。 郑楚彬关键词:基础教育 中小学推进核心素养课程化构建的实践探索 2021年 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把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建设的着眼点。学校要紧紧围绕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开展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化整体建设,并更好地注重核心素养课程化建设的整体性、学科性、导师性,促进学校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生根,完成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基于此,文章对如何推进中小学核心素养课程化构建进行了探索。 黄少杰关键词:课程化 普宁二中研究性学习网站简介 2005年 方柳青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 网站建设 开题报告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变式教学是桥梁 2012年 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学生一下子觉得数学变难了:教材内容好简单,但考试好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新教师总有不知道要怎么教的感觉:讲简单了,不会考试;讲难了,学生不接受,不理解。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做到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发展能力。立足教材, 周俊伟关键词:教材内容 变式教学 夯实 桥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初探 2013年 课堂语言是教师进行知识传递、情感表达、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学科的课堂语言尤是。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所以,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运用,既要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又要兼顾到其艺术性。语文课堂上,有声语言运用得当的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让语文课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陈秀虹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 高中语文 语文课堂 知识传递 课堂语言 语言运用 再议“有效”教学热 2009年 近段时间,在中小学教育理论界和操作层面上,都出现了研究和实践“有效”教学的热潮。但在这股热潮背后,人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有效”教学的标准并不那么科学合理,因为“有效”教学论衡量不了学校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以提醒人们在热潮之下保持一份清醒。 郑楚彬关键词:教学 中小学教育 育人工作 学校教育 理论界 清醒 中学古诗词阅读生活化与美育共生的实践性思考 2021年 核心素养下,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科有效课程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开展。如何从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路径,转向兼顾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依据的大道,以此发展学生的更大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黄少杰关键词:学科知识体系 古诗词阅读 生活化 实践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