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农业局
- 作品数:51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国俊王丽琳崔亚杰李素娟张红云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平顶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无公害大白菜栽培及预贮措施
- 2014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和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流通备受关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郏县推广应用了无公害大白菜栽培技术,其要点如下。一、选用良种在夏秋季选用优质、早熟、抗病性强(霜霉病、病毒病)、抗逆性好(耐高温、高湿)的品种种植,生长期55~60d。目前,主要选用的是早熟五号、豫白菜二号、北京小杂56。二、播种大白菜可以直播,也可育苗移栽,高温和低温季节一般采用直播,移栽缓苗期长。播前应采用温水浸种或药剂处理以杀灭种子表面病菌。
- 辛淑贞
- 关键词:无公害大白菜栽培预贮育苗移栽无公害蔬菜保健意识
- 秸秆还田是好事 一定抓好六个“字”
- 2013年
- 一、秸秆还田的好处
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多种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因此,秸秆是丰富的肥料资源。从中医的理论理解,对作物而言,秸秆还田就是“以形补形”,是农作物的一剂大补“良药”。
- 马小丽
- 关键词:秸秆还田农作物生长营养元素肥料资源中医
- 小麦宽行密植技术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一、技术要点宽行密植是在传统播种技术上改进形成的,具体方式和做法因各种土质、地形等条件和群众习惯不同而异。主要有等行距播种和宽窄行播种。(一)等行距播种播种时行距设置为30-40cm,播种1次后,紧靠第1次播种的每1行再播种1行(实际为2行合并为1行,最大播种密度可增加0.5倍)。这种方法适用于纯麦田和准备后期套种棉花、花生、玉米的田块。
- 张红云
- 关键词:密植技术增产作用农业生产宽行小麦播种密度
- 玉米要高产 管理是关键
- 2014年
- 一、苗期管理
(一)及时化学除草(6月5-15日)
在播种后出苗前地表喷洒除草剂,化学除草要严格选择除草剂种类,准确控制用量。播种后出苗前施用的除草剂有:15%甲基黄草酮、乙草胺、都尔、丁草胺、乙莠水等。
- 张红云
- 关键词:高产管理玉米化学除草播种后乙草胺丁草胺
- 玉米“守株待兔”增产技术
- 2011年
- 当前,河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普遍推广,产量逐年增加,但适时晚收这个“守株待兔”式技术却很难得到实施。成为玉米增产的瓶颈。要想大幅度、大面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必须发挥“木桶效应”,实施玉米晚收技术。
- 李严锋
- 关键词:增产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单产水平
- 黄瓜霜霉病发生及其防治被引量:1
- 2012年
- 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温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在郏县黄瓜生产中发生普遍,是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春、夏、秋季均可发生,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苦瓜、丝瓜、西葫芦等瓜类蔬菜。
一、主要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子叶上产生淡黄色至黄褐色椭圆形病斑,后黄枯,一般在结瓜后迅速发展,盛瓜期达到高峰。
- 李素娟
-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瓜类蔬菜植株叶片为害西葫芦成株期
- 芦笋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1年
-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目前,表现较好的有国外的改良帝王、阿特拉斯、阿伯罗、格伦威治等和国内育成的冠军、88—5改良系等。
- 李严锋
- 关键词: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芦笋杂交一代种子优质丰产抗逆性强改良系
- 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3
- 2014年
- 玉米红蜘蛛学名玉米叶螨,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我国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为害110多种植物。
在郏县主要发生的是截形红蜘蛛和朱砂红蜘蛛等种类,体色为红色和浅黄色。玉米红蜘蛛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为生,被害处呈失绿斑点,影响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红蜘蛛以雌成螨在杂草根际、枯枝落叶和土缝中越冬,翌春气温在10℃以上时,越冬成螨开始大量繁殖,主要通过爬行、风吹、水流和机械携带扩散蔓延。4-5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6月上中旬开始迁入玉米上为害,先是地头点片发生,后向田内大面积扩散。
- 崔亚杰
- 关键词:玉米红蜘蛛朱砂叶螨玉米叶螨棉红蜘蛛玉米生产枯枝落叶
- 麦秸袋料栽培蘑菇
- 2002年
- 赵增强
- 关键词:播种质量蘑菇
- 玉米晚收增产技术
- 2014年
- 当前,河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普遍推广,产量逐年增加,但适时晚收技术却很难得到实施,成为玉米增产的瓶颈。要想大幅度、大面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必须发挥“木桶效应”,实施玉米晚收技术。
- 刘世杰
- 关键词:增产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单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