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作品数:5,181 被引量:15,562H指数:38
相关作者:翟崑王缉思李安山牛军张清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75篇期刊文章
  • 49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89篇政治法律
  • 878篇经济管理
  • 318篇文化科学
  • 271篇历史地理
  • 136篇哲学宗教
  • 115篇社会学
  • 63篇军事
  • 6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7篇天文地球
  • 25篇医药卫生
  • 24篇文学
  • 11篇语言文字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艺术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机械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65篇外交
  • 510篇政治
  • 463篇主义
  • 192篇社会主义
  • 176篇冷战
  • 171篇民主
  • 152篇民族
  • 147篇中国外交
  • 146篇社会
  • 142篇文化
  • 134篇国际政治
  • 119篇战后
  • 105篇政府
  • 98篇外交政策
  • 85篇地缘
  • 84篇战争
  • 82篇政党
  • 80篇一带一路
  • 78篇学术
  • 74篇能源

机构

  • 4,872篇北京大学
  • 78篇中国社会科学...
  • 46篇清华大学
  • 41篇中国人民大学
  • 33篇外交学院
  • 25篇复旦大学
  • 23篇中共中央党校
  • 22篇北京外国语大...
  • 19篇山东大学
  • 19篇中国现代国际...
  • 14篇南京大学
  • 13篇早稻田大学
  • 12篇对外经济贸易...
  • 12篇上海外国语大...
  • 12篇中国文化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政治...
  • 9篇国际关系学院
  • 9篇中华人民共和...
  • 9篇伦敦政治经济...
  • 8篇国防大学

作者

  • 146篇朱锋
  • 123篇孔寒冰
  • 93篇翟崑
  • 88篇李安山
  • 77篇张海滨
  • 75篇王缉思
  • 73篇叶自成
  • 71篇黄宗良
  • 70篇贾庆国
  • 70篇牛军
  • 66篇潘维
  • 61篇项佐涛
  • 60篇梁云祥
  • 57篇张清敏
  • 54篇王栋
  • 48篇张锡镇
  • 48篇安维华
  • 47篇杨保筠
  • 45篇唐士其
  • 45篇张光明

传媒

  • 519篇国际政治研究
  • 135篇世界经济与政...
  • 134篇西亚非洲
  • 96篇世界知识
  • 91篇当代世界与社...
  • 78篇国际论坛
  • 77篇现代国际关系
  • 68篇美国研究
  • 67篇外交评论(外...
  • 65篇人民论坛
  • 60篇太平洋学报
  • 53篇当代世界社会...
  • 50篇欧洲研究
  • 49篇东南亚研究
  • 48篇当代世界
  • 44篇当代亚太
  • 39篇华侨华人历史...
  • 35篇国际观察
  • 35篇东南亚纵横
  • 31篇日本学刊

年份

  • 15篇2025
  • 90篇2024
  • 116篇2023
  • 101篇2022
  • 83篇2021
  • 117篇2020
  • 121篇2019
  • 201篇2018
  • 186篇2017
  • 165篇2016
  • 221篇2015
  • 259篇2014
  • 280篇2013
  • 249篇2012
  • 222篇2011
  • 253篇2010
  • 241篇2009
  • 264篇2008
  • 215篇2007
  • 168篇2006
5,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度莫迪政府的侨民政策及其公共外交
2024年
印度境外的侨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也是获得海外侨民汇款最多的国家。侨民是印度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战略资产”。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政府就推出积极打造共同体的侨民政策,通过多行为体参与的方式提升侨民政策的系统化、数字化、可持续化和危机应对能力。印度政府还利用莫迪个人的海外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莫迪亲自参与在全球举办侨民活动等途径开展元首侨民外交。莫迪政府积极的侨民政策凸显其对外战略,包括将侨民的政治影响力转变为政治塑造力,将汇款转变为投资,将国家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全球网络等。但莫迪政府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倾向、印度侨民的多样性、印度劳工的优势下滑等因素也限制了其政策效果。2024年印度大选后,莫迪领导的印人党在盟友的支持下组建了联合政府,未来其侨民政策既有延续,也有变化。
隋雪濛
关键词:公共外交
援助与发展:非洲人为何要有梦想并走出去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导致外部大国卷入非洲大陆事务之中。中国进入非洲重塑了人们对非洲的传统认知。非洲大陆之前"黑暗""没有希望"的标签也变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非洲发展的困境在于其历史模式,非洲没有掌握改变它与全...
詹姆斯·希夸提许明杰
关键词:援助走出去战略
历史文化、宗教传统与民族意识的互构——俄罗斯思想与第三罗马自喻成因的关联性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第三罗马自喻作为俄罗斯民族意识核心要素,具有理想与现实二重性。以历史文化、宗教传统为主要内容的俄罗斯思想和以第三罗马自喻为关键特点的俄罗斯民族意识存在互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主要导因。第三罗马自喻及其代表的俄罗斯普世主义弥赛亚意识具有历史必然性。对俄罗斯思想与第三罗马自喻的关联性解构有助于探究有关民族意识建构过程及中俄关系发展问题的深层启示。
刘毅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若干思考
2016年
推进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此,要总结运用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解决好城镇化、三农问题,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严守住党是最广大民众利益的维护者和表达者的红线。
黄宗良项佐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党政分开”思想述评
2004年
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是80年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它是对过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错误思想的彻底否定。它的提出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思想对党政关系的涵义和"党的领导"的内涵认识不足,这是它在1989年后被新的改革理论取代的主要原因。
李绍鹏
关键词:邓小平政治体制党政分开
美国常规武器转让政策的形成与演变(1947~1992)被引量:5
2009年
常规武器的转让是冷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是在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其完整的决策程序和指导原则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其后,美国各届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卡特政府自我克制,有效限制了美国的对外武器转让;里根政府扩充军备,增加了对外军售;布什政府在国际局势转变过程中推行限制和鼓励这一看似矛盾的政策。美国武器转让政策的演变体现的是一种战略和政治支持。对外军援或军售对象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对外战略重点的转移和变化。
张清敏
关键词:外交政策军售武器扩散
关键仍在内政
2010年
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现在这种发展,力量对比最终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中同未来倘若出事情,不是台湾问题,不是丰权冲突,这些问题可能是导火索,但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国内,就是自己的体制是不是能够朝着继续改革和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
王逸舟
关键词:内政台湾问题导火索
默克尔执政的根基与远景
2018年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于2017年9月24日落下帷幕,现任总理默克尔赢得了胜利。默克尔已在位12年,是21世纪主要国家任职最长的领导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怀、沉稳务实的施政特点、个人风格与德国政治体制的契合、德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成果,是默克尔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连玉如
关键词:默克尔大选
中国外交改革创新任重而道远——对《打造中国外交改革创新的机制》的评述
2014年
我认为这个报告非常好,中国外交一定要创新,因为国家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出现重要改变。时代在前进,外交不创新是不行的。报告提出的许多理念我都赞同,比如说中国要创造民族复兴的外交理论,要培养大国外交意识,要创造奋发有为的外交理念,要从回避冲突向直面冲突转变,从“维护战略机遇期”向创造战略机遇转变,从融入国际社会向塑造国际环境转变,从坚持不结盟政策向建立命运共同体转变。
贾庆国
关键词:外交理论中国外交不结盟政策外交理念大国外交国际环境
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地缘政治”
2019年
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地缘政治':变迁与特征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地缘政治'极少出现在外交话语体系中,而从20世纪80年代到当前,'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每个阶段又有着不同的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
杜哲元梅然
关键词:地缘政治外交话语
共48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