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林业局
-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4
- 相关作者:潘永胜王军骆敏章杰明陈晓东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宿迁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宿迁市岗坡地及湖岸低洼地植树造林技术初探
- 2003年
- 朱学雷高维芹王军
- 关键词:杨树造林混交造林池杉林分质量
- 宿迁市杨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被引量:4
- 2003年
- 对宿迁市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状况、发生规律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 卢克成王军
- 关键词:杨树病虫
- 铜、锰、锌在杨树各器官中的分布被引量:3
- 2007年
- 以江苏省宿迁市境内杨树为材料,通过调查其对3种重金属Cu、Mn、Zn的吸收和累积特征,为探索杨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机理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杨树各器官中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叶片为Zn>Mn>Cu;木质部为Mn>Zn>Cu;0~15cm土壤层根系为Mn>Cu>Zn;15~30cm土壤层根系为Mn>Cu>Zn。4月10日的杨树1a生枝中3种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3月4日。
- 袁成李海玲唐罗忠方升佐
- 关键词:重金属杨树器官
- 洪泽湖湿地发现大面积6米高以上原生野生芦苇被引量:1
- 2008年
- 在北纬33°18′,东经118°13′.洪泽湖溧河洼湿地滩涂发现一片原生野生高大芦苇,面积约500亩。芦苇高度6,05~6.30米。地上部分39~42节,叶长75厘米,叶宽5厘米。芦苇花长50厘米,花宽最大58厘米,节最长达33厘米,根径2.2~29厘米。随机调查每平方米有芦苇22株,单株重达0.8公斤左右,每亩约13000多株。亩产量5~7吨。
- 章雷章杰明
- 关键词:洪泽湖芦苇野生湿地单株重
- 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筛选及液体振荡培养条件被引量:3
- 2010年
- 对3株绿僵菌菌株通过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发现了孢子的萌发条件;并开展了3菌株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筛选出M a789菌株的致病力较强。通过正交试验对其液体振荡培养条件进行了分析,选出了菌丝体生长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酵母粉10 g.L-1,KH2PO43.0 g.L-1,MgSO4.7H2O 1.0 g.L-1,CaC l20.5 g.L-1;培养液生孢子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蛋白胨10 g.L-1,KH2PO41.5 g.L-1,MgSO4.7H2O 2.0 g.L-1,CaC l20.5g.L-1。
- 潘永胜徐福元韩正敏刘云鹏
-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松褐天牛毒力测定
- 杨木实木地板坯料两种干燥工艺比较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产于江苏宿迁美洲黑杨25 mm厚的地板坯料湿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干燥工艺、气干窑干联合工艺对试材进行干燥质量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工艺,使杨木的含水率降低到25%左右时,再进行窑干,不仅没有降低干燥效率,还能克服杨木髓心板直接窑干带来的易端裂、皱缩、变形的现象。
- 董丰王军潘成锋涂登云杨莎董昊
- 关键词:杨木皱缩
- 苏北杨树主要虫害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通过对1986~2001年苏北杨树主要虫害调查资料和1996~2001年在宿迁5县(区)试验资料的研究,分析了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对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蛾、桑天牛、草履蚧、溃疡病等杨树主要病虫害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温湿度综合指数K对杨舟蛾类害虫羽化开始期的指示意义;建立了草履蚧危害损失的气象要素估算方法。为杨树虫害的预报和防治提供有益帮助。
- 吴新胜贾延安盛桂莲付云燕
- 关键词:杨树主要虫害气象条件
- 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综合效益为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 在秦汉文化的风云际会之地,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这就是被清代皇帝乾隆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的江苏省宿迁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宿迁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交汇区,总面积8...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 我市森防工作紧紧围绕杨树产业发展这个主题,不断加大预测预报、防治示范和科技培训力度,深入开展“杨树病虫害防治突击月”活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随着“杨树产业...
- 文献传递
- 杨扇舟蛾幼虫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筛选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测定了21株绿僵菌的平板单菌落生长和产孢量情况,证明(Ma1,Ma42,Ma788,Ma789)4菌株产孢量高,通过对这4株绿僵菌菌株的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发现了孢子的萌发条件;并开展了4菌株对杨扇舟蛾幼虫的毒力测定,筛选出Ma789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 潘永胜徐福元韩正敏
- 关键词:绿僵菌杨扇舟蛾毒力测定菌株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