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博物馆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5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学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内蒙古乌海大石门奥陶系牙形刺和Histiodella动物群发现的意义被引量:8
- 2013年
-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乌海大石门剖面奥陶系的牙形刺动物群:下克里摩里组主要有Histiodella kristinae,H.holodentata,H.wuhaiensis sp.nov.,Polonodus newfoundlandensis和Paroistodus horridus等,应归属于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Darriwilian)之Histiodella kristinae带,并在同一剖面上与笔石Pterograptus elegans带和Didymograptus murchisoni带下部相当;下克里摩里组顶部产Histiodella kristinae,Baltoplacognathus cf.reclinatus,Periodon aculeatus和Protopanderodus rectus等,所以大石门剖面的Histiodella kristinae带顶部可能已与北欧Pygodus serra带之底部相当;乌拉力克组底部的砾状灰岩透镜体产有牙形刺Pygodus anserinus?,Protopanderodus liripipus,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和Dapsilodus viruensis等,其中Pygodus anserinus?Pa分子(器官种的一组成分子)的口面瘤齿列的瘤齿比较粗糙,与典型的Pygodus anserinus稍有不同,且在牙形刺十分丰富的样品中仅有一枚此种之Pa分子,所以本文尚有疑问地把这层砾状灰岩归入Pygodus anserinus带,同时不能排除把它归入Pygodus serra带顶部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亚带的可能。由于此剖面牙形刺化石与丰富的笔石共生,为牙形刺带与笔石带的精确对比提供了直接证据。Histiodella动物群在此剖面的发现,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层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岩相古地理意义。本文详细描述了新种Histiodella wuhaiensis并讨论了Histiodella属5个种之区别。
- 王志浩伯格斯特龙甄勇毅张元动吴荣昌陈清
- 关键词:牙形刺奥陶系
- 华南贵州早奥陶世红花园组的镰箭类牙形刺(英文)被引量:6
- 2007年
- 本文描述了产自华南贵州下奥陶统红花园组(桐梓红花园标准剖面,沿河甘溪剖面和贵阳黄花冲剖面)的四个镰箭类牙形刺种:Drepanoistodus sp.cf.nowlani,Paltodus sp.cf.P.subaequalis,Paltodus sp.A和Paroisto-dus sp.。D.sp.cf.nowlani为红花园组常见种,但另三种则相对稀少。在红花园组标准剖面,Paltodus sp.cf.P.subaequalis最低出现于该组底部,证实此层位为晚特马豆克期。文中详细图示了产于瑞典下奥陶统的两个带化石种:Paltodus deltifer和Paroistodus proteus,以及瑞典镰箭刺属的三个常见种:Drepanoistodus forceps,D.basiovalis和D.sp.cf.D.suberectus。通过与瑞典材料的详细对比,我们认为华南以前关于P.proteus和P.deltifer两种的记述多有误,须重新厘定。
- 甄勇毅I.G.波斯威尔A.鲁夫格恩刘建波
- 关键词:牙形刺早奥陶世
- 使用pH值、氯和氧化还原来确定岩画遗址的劣化机制,并评估旋风、海盐和硝酸根离子对酸度的影响
- 2021年
- 在澳大利亚姆如咖地区一家原住民公司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物理、化学、颜色测量等手段对澳大利亚西部皮尔巴拉地区国家公园的古老岩画进行了保护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表面pH、氯离子活性和氧化还原电位对相邻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氨(NH_(3))浓度变化的响应方式的研究表明,劣化机制受pH依赖的锰矿物的移动和沉淀控制。这个干旱少雨地区的水供应控制着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量。通过将pH值与氧化还原电位作图来辨别劣化机制。岩石表面的局部灌溉提供了铁和锰从岩石锈斑中移动的定量评估。氨的意外释放、海盐的沉积和周期性的气旋降雨都会降低酸度,从而起到稳定岩画的作用。
- 伊安·麦克莱德沃伦·费舍韩霈泽(译)
- 关键词:氧化还原电位
- 甘肃平凉奥陶系平凉组牙形刺的再研究
- 王志浩伯格斯特龙甄勇毅张元动
-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牙形刺奥陶纪
- 博物馆与有组织的学习:观众研究的规则被引量:2
- 2007年
- 我们的目的是描述澳大利亚博物馆如何将他们观众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过程纳人到他们从事的交流计划中去,以及他们处理组织的文化转变问题的方法。
- 林达.凯利提姆.沙利文林冠男
- 关键词:观众研究博物馆文化转变
- 甘肃平凉奥陶系平凉组牙形刺的再研究
- 2013年
- 再次详细地研究了甘肃平凉奥陶系平凉组的牙形刺,除先前已报道的属欧洲北大西洋型的Pygodus anserinus动物群外,新发现了产于北美中大陆区的 Plectodina aculeata, Erismodus quadridactylus 和Belodina compressa等牙形刺动物群。在同一剖而交替出现欧洲北大西洋型和北美中大陆型牙形刺动物群并不代表这一剖面牙形刺动物地理区系的变迁,
- 王志浩伯格斯特龙甄勇毅张元动
-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牙形刺奥陶纪
- 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的腐蚀:原位pH、氯和氧化还原法测量过去与现在微环境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考古出土青铜器的稳定性和干预是许多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长期难题。本文论述了日本安纳托利亚考古研究所(JIAA)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卡曼的卡莱赫耶克(Kalehöyük)和布克鲁卡莱(Büklükale)遗址对青铜器埋藏环境的现场检查结果。根据当地环境中氧气含量差异,青铜器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而埋藏深度是决定腐蚀程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布拜图的使用有助于人们了解青铜器的化学腐蚀如何受到热处理(退火)等的影响,以及金属制品的变化。对修复青铜器进行简单的三分钟pH值和氯化物浓度测试,可以预测青铜器的蚀变,并确定这些物品是否必须存放在缺氧或干燥的微容器中,直到开展详细检查为止。
- 伊恩·麦克劳德爱丽丝·波西亚·帕特拉克斯雷雨声(译)
- 关键词:微环境脱盐处理
- 中国奥陶纪地理区划纲要被引量:5
- 2008年
- 根据区域构造、古地理和地层资料,中国奥陶纪的诸多板块、地体和活动带应分属11个地理区。文章重点研究了各地理区的边界。这些相邻的地理区块在奥陶纪曾处于远距离分离状态,除华北区南界和华南区北界明显由同期秦岭活动带限定之外,地理区的界线大多只能沿发生在奥陶纪之后的构造拼贴结合带划定,只有塔里木区北界和北疆区南界,得以通过追索代表曾在奥陶纪时段内发育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中间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局限洋盆或深海盆地遗迹(即残留缝合带)来予以确定。中国大陆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从晚石炭世至新生代的长期地质演化过程,主要包括活动带的消减以及板块和地体的漂移、增生与会聚。
- 周志毅甄勇毅周志强袁文伟
- 关键词:奥陶纪地理分区
- 古典与现代交汇:拉美西斯大帝与法老的黄金之旅
- 2023年
- 2023年11月,大型巡回展览“拉美西斯大帝与法老的黄金”即将在澳大利亚博物馆正式启幕。从2021年开始,这一世界性的巡回展已历经美国休斯顿、旧金山等多地,展出计划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履及全球10大城市,旨在让不同国家的观众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令人惊叹的古埃及珍宝。通过与埃及阿拉伯共和国最高文物委员会合作,这趟跨越时空的宏大展览得以呈现来自埃及本土的超过180件珍贵无比的文物。
- 贺贝无
- 关键词:巡回展览大城市古埃及
- 甘肃平凉晚奥陶世平凉组牙形刺的新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文再次详细地研究了甘肃平凉奥陶系平凉组的牙形刺,除先前已报道的属欧洲北大西洋型的Pygodus anserinus动物群外,新发现了产于北美中大陆区的Plectodina aculeata,Erismodus quadridactylus和Belodina compressa等牙形刺动物群。在同一剖面交替出现欧洲北大西洋型和北美中大陆型牙形刺动物群并不代表这一剖面牙形刺动物地理区系的变迁,这是由于当时环境变化造成的。两种牙形刺动物群及笔石动物群的交替出现,为两大区系牙形刺带及笔石带的对比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这一剖面牙形刺的研究,对岩相古地理和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都具极为重要的意义。
- 王志浩Stig M BERGSTROM甄勇毅张元动
- 关键词:牙形刺晚奥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