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作品数:378 被引量:1,162H指数:16
相关作者:吴成爱舒雄綦惠陈磊杰永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化工大学锦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0篇期刊文章
  • 117篇专利
  • 38篇会议论文
  • 2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8篇医药卫生
  • 19篇化学工程
  • 8篇生物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0篇细胞
  • 44篇关节
  • 31篇软骨
  • 29篇骨质
  • 28篇骨质疏松
  • 27篇椎间盘
  • 26篇蛋白
  • 22篇缺损
  • 22篇骨折
  • 22篇关节炎
  • 19篇骨缺损
  • 18篇基因
  • 17篇腰椎
  • 17篇手术
  • 17篇免疫
  • 17篇骨科
  • 16篇成骨
  • 15篇分子
  • 13篇退变
  • 11篇肉瘤

机构

  • 378篇北京市创伤骨...
  • 169篇北京积水潭医...
  • 27篇北京化工大学
  • 8篇锦州医科大学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5篇北京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青海大学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漯河市中心医...
  • 3篇北京市刑事科...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市第六医...
  • 2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83篇田伟
  • 50篇吴成爱
  • 50篇石锐
  • 41篇赵丹慧
  • 30篇綦惠
  • 30篇舒雄
  • 29篇陈磊
  • 29篇孙磊
  • 26篇杰永生
  • 26篇陶剑锋
  • 22篇陈大福
  • 21篇吕艳伟
  • 21篇王莹
  • 20篇薛延
  • 17篇张砚卓
  • 17篇袁润英
  • 17篇郑蕊
  • 16篇姜旭
  • 15篇王倩倩
  • 13篇王娜

传媒

  • 12篇山东医药
  • 12篇中华骨科杂志
  • 8篇中国脊柱脊髓...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中国骨质疏松...
  • 6篇北京医学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4篇卫生研究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骨科临床与研...
  • 4篇第三届全国骨...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3篇中华整形烧伤...

年份

  • 4篇2024
  • 25篇2023
  • 20篇2022
  • 26篇2021
  • 19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13篇2017
  • 17篇2016
  • 20篇2015
  • 15篇2014
  • 13篇2013
  • 18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3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肩袖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背景:兔的冈上肌形态及结构与人类相仿,在组织学上,兔肩袖肌腱包括与人类相似的由肌腱到骨的移行区域,可用于腱-骨愈合的研究。目的:建立兔的肩袖损伤模型,探讨此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肩袖愈合的初步组织学研究。方法:18只骨骼成熟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肩袖损伤模型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修复组造模后1周行腱-骨缝合;对照组不予修复。分别于造模后2,4,8周对冈上肌标本进行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冈上肌的脂肪浸润情况和腱-骨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兔冈上肌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结构均与人类相似,肩袖损伤模型建立和手术修复的操作过程可重复性高。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冈上肌脂肪浸润和萎缩变性。修复组在8周时形成了新的冈上肌止点,对照组则无新止点形成。说明急性冈上肌损伤修复后8周可形成新止点,兔是建立肩袖损伤模型的合适动物并适用于肩袖疾病的研究。
李奉龙姜春岩鲁谊黎广平卢耀甲
关键词:肩关节肩袖损伤动物模型组织学
显微CT旋转步长对牛腰椎松质骨重建图像及数据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显微CT对牛腰椎松质骨扫描时不同旋转步长对扫描时间、磁盘占用、重建图像质量及骨形态计量学数据的影响,为松质骨扫描设定旋转步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牛同一腰椎的8块矩形离体松质骨,尺寸为4X2X2mm,依次设定旋转步长为0.25°、0.30°、0.40°、0.50°、0.75°、1.0°、1.5°、2.0。进行显微CT扫描,将步长0.25。设为对照组,比较其他7个步长组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扫描时间、占用磁盘空间情况;分析骨体积(bonevolume,BV)、骨表面积(bonesurface,BS)、骨表面积密度(bone surface/volume ratio,BS/BV)、板状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platemodel),Tb.Th(p1)]、板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platemodel),Tb.Sp(p1)]、板状骨小梁数量[trabeeularnumber(platemodel),Tb.N(p1)]、杆状骨小梁直径[trabecular diameter(rodmodel),Tb.Dm(rd)1、杆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rod model),Tb.Sp(rd)]、杆状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number(rodmodel),Tb.N(rd)1、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bone pattern factor,TBPf)共10项骨形态学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步长0.25。组比较:(1)步长0-30。1.5。的6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骨小梁结构清晰可辨,仍可较好反映松质骨标本的解剖学特征,而步长2.0。组骨小梁结构模糊,图像质量明显下降;(2)随着旋转步长的增大扫描时间、磁盘占用均呈线性降低;(3)骨形态计量学10项数据分析表明,步长0.30°、0.40°组各项数据与步长0.25°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V值自步长2.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Tb.Sp(rd)、TBPf值自步长O.5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BS、BS/BV、Tb.Th(p1)、Tb.Sp(p1)、11).N(p1)、Tb.Dm(rd)、Tb
陶剑锋赵丹慧吴成爱綦慧王宏刚王娜
关键词:三维重建图像
胶原支架增强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及成骨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研究胶原支架(CS)对磷酸钙骨水泥(CPC)的力学及其在体内成骨的影响。[方法]试验分CPC/CS及CPC两组,三点弯曲试验测试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组织学观察材料植入兔股骨22及54周的成骨状况。[结果]CPC/CS比CPC的弯曲强度、韧性强度分别提高了64.2%、3 933.3%,弹性模量降低了45.7%;组织学显示22周CPC/CS内的胶原支架已完全被新骨替代,CPC只在边缘有少量成骨及材料降解而内部无成骨;54周CPC/CS已大部分降解孔化,孔内充满大量新骨及髓样组织,而CPC边缘区的成骨及材料降解虽比22周时明显,但其内部仍未见成骨。[结论]胶原支架既可改善CPC的力学性能,又能促进新骨长入CPC/CS复合材料内部,因此,CPC/胶原支架是较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陈大福田伟行勇刚周一新曹晶晶王猛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胶原支架骨形成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9
2021年
背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于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由于髂嵴的阻挡增加了手术难度和不确定性。目的:总结分析侧方入路和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A组31例为侧方入路的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B组33例为后方椎板间入路的伴有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组35例为侧方入路的非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2年的目测类比评分评价患者下肢痛程度,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椎功能;术后2年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A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5),但A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组和C组的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多于B组(P﹤0.05);A组的透视次数多于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各组内术后各时间点下肢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3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按照MacNab标准术后2年随访时,A、B、C组的优良率均为97%;⑤提示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侧方入路较后方入路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侧方入路较非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但无统计学差异;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后方入路有一定优势,同时要综合考虑椎间盘突出的位置。
崔冠宇舒雄刘亚军孙宇庆何达刘波田伟
关键词:微创侧方入路
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生物医用材料的技术领域,该骨胶黏剂包括氰基丙烯酸酯基体,以及分布于氰基丙烯酸酯基体表面和/或内部的镁活性成分;其中,镁活性成分包括水溶性高分子包裹的镁活性成分和水溶性高分子...
张立群王嘉琦石锐
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牛初乳素中免疫球蛋白IgG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建立检测牛初乳素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常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方法〕分离纯化小牛血清中IgG,以牛IgG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牛IgG的血清,分离纯化,制备兔抗牛IgG。〔结果〕1000ng/孔兔抗牛IgG饮被酶联板,3倍比稀释牛IgG,夹心法检测。〔结果〕在牛IgG0.031mg/ml-2.50mg/ml范围,浓度与吸光度值线性相关,方程为:y=0.358+0.767x,相关系数为r=0.995,当添加50mmIgG时,回收率为88.4%,变异系数为6.1%。〔结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灵敏和分析成本低等特点。
项新华尹香君赵丹慧李成文
关键词:IGG
骨科退行性疾病临床与生物样本整合平台的建立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符合国际标准、高质量的骨科退行性疾病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资源库,为骨科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预警体系提供资源平台。方法建立纳入与排除标准;建立工作人员组织机构;建立知情同意程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物样本手机与储存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及管理体系;制定出生物样本库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收集骨科退行性疾病住院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生物学样本(空腹血两份:抗凝血与非抗凝血各10ml),进行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结果完成了骨科退行性疾病生物样本库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流程、设施、信息体系及实体库的建设: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集6819例骨科退行性疾病患者,男3520例,女3299例;相应的生物学样本共36403份;对样本资源库进行有效利用,样本出库率为29.33%(2000/6819),用于骨科退行性疾病基因多态性、分子生物学等多项研究;开展的前瞻陛队列研究,收集453例(男194例,女259例)对照组健康人群的临床信息、影像诊断信息和生物样本。结论建立具有国际标准、高质量的骨科退行性疾病资源库是提高骨科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水平,实现个体化医学的重要保证。
吴成爱赵丹慧张砚卓袁越王倩倩王超王娜田伟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骨关节炎
煅烧骨成骨效应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作者采用取材丰富的家猪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煅烧骨(TrueboneCeramicTBC)为植骨实验材料。将TBC植入兔背肌肌囊、胫骨洞型骨膜骨缺损、桡骨骨干的骨膜骨缺损(2.5cm)内。术后2~16周组织学观察表明:TBC不引起组织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TBC网状孔隙内成骨活跃。荧光标记发现新生骨出现早、增加快、数量多。16周TBC与桡骨二断端愈合者16/30。
宋进武马贵骧贾佑民周风泉张根旺
关键词:煅烧骨成骨效应家猪
骨质疏松诊治用生物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骨质疏松诊治用生物标志物,所述生物标志物为LOC101927627。本发明公开了LOC101927627在制备骨质疏松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同时公开了LOC101927627作为分子靶点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的...
吴成爱田伟王超王莹王倩倩张砚卓陶剑锋袁越
文献传递
改良LOVE术治疗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LOVE术对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观症状和侧弯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均行改良LOVE术。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计算相应改善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Cobb角分别为7.1°(5.7°,12.3°)、3.0°(1.9°,4.6°),VAS分别为7.0(6.0,7.8)、0.5(0,1.0)分,JOA评分分别为(13.8±4.6)、(27.0±1.7)分,P均<0.01。Cobb角改善值为4.0°(2.9°,9.1°),VAS改善值为6.0(5.0,7.0)分,JOA改善值为(13.2±4.3)分。Cobb角改善值与VAS、JOA改善值均无关(r分别为0.089、0.029),术前Cobb角和JOA改善值无关(r=0.001),P均>0.05。结论改良LOVE术可改善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主观症状和腰骶椎侧弯,但主观症状的改善和腰骶椎侧弯的减轻无关。
吴静晔刘亚军刘波吕艳伟孙玉珍田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