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作品数:1,193 被引量:3,754H指数:20
相关作者:高平李洪发郑朝吴丽更孙迎春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3篇期刊文章
  • 14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9篇医药卫生
  • 23篇文化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8篇口腔
  • 135篇细胞
  • 120篇牙周
  • 69篇下颌
  • 63篇根管
  • 60篇牙周炎
  • 57篇义齿
  • 54篇蛋白
  • 47篇疗效
  • 43篇牙龈
  • 38篇牙髓
  • 35篇磨牙
  • 35篇激光
  • 35篇矫治
  • 32篇护理
  • 30篇颌关节
  • 30篇下颌关节
  • 29篇颞下
  • 29篇颞下颌
  • 29篇颞下颌关节

机构

  • 1,17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26篇天津医科大学
  • 32篇天津大学
  • 20篇天津中医药大...
  • 19篇天津医科大学...
  • 18篇天津医院
  • 15篇天津市口腔医...
  • 14篇河北工业大学
  • 13篇天津市南开医...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四川大学
  • 11篇南开大学
  • 10篇天津市公安医...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北京大学口腔...
  • 9篇天津市武清区...
  • 8篇天津市第一中...
  • 8篇天津市第五中...
  • 7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5篇李洪发
  • 72篇李长义
  • 71篇王永兰
  • 70篇吴丽更
  • 61篇高平
  • 48篇刘大勇
  • 44篇贾智
  • 43篇申岱
  • 41篇赵梦明
  • 40篇孙迎春
  • 38篇张连云
  • 37篇刘颖
  • 37篇张向宇
  • 37篇张健
  • 35篇邓嘉胤
  • 33篇王悦
  • 31篇刘亚林
  • 29篇赵艳红
  • 26篇李锦标
  • 26篇邹朝晖

传媒

  • 119篇天津医科大学...
  • 116篇天津医药
  • 74篇现代口腔医学...
  • 49篇中国组织工程...
  • 4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9篇牙体牙髓牙周...
  • 38篇口腔颌面修复...
  • 38篇口腔医学研究
  • 31篇实用口腔医学...
  • 31篇全科口腔医学...
  • 24篇中华老年口腔...
  • 18篇华西口腔医学...
  • 18篇国际生物医学...
  • 17篇国际口腔医学...
  • 15篇山东医药
  • 15篇继续医学教育
  • 1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1篇天津护理
  • 10篇全球华人口腔...
  • 9篇北京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6篇2023
  • 43篇2022
  • 41篇2021
  • 37篇2020
  • 45篇2019
  • 73篇2018
  • 70篇2017
  • 61篇2016
  • 63篇2015
  • 78篇2014
  • 55篇2013
  • 58篇2012
  • 73篇2011
  • 51篇2010
  • 63篇2009
  • 39篇2008
  • 28篇2007
  • 27篇2006
  • 20篇2005
1,1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激素缺乏状态下牙周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背景: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组织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切除卵巢建立雌激素缺乏状态下骨质疏松小鼠模型,观察在此状态下牙槽骨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以及血清与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月龄雌性C3H小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及假手术组。术后10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下颌骨及股骨组织学改变;RT-PCR检测下颌骨中成骨相关因子OCN及Runx2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下颌骨中核转录因子κB表达;CBA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血清及牙龈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结果与结论:(1)卵巢切除组小鼠股骨的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密度降低、结构不完整,骨吸收陷窝样结构增多;(2)卵巢切除组牙槽骨组织中OCN及Runx2相对表达量较假手术组低;(3)卵巢切除组小鼠下颌骨中核转录因子κB活化形式P65蛋白呈阳性表达;(4)卵巢切除组牙槽骨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活化形式P65相对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5)卵巢切除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但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变化;(6)实验表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在牙周骨吸收中发挥一定作用;而牙周局部组织内的白细胞介素17可能并非此状态下牙周组织破坏的关键因子。
贾智张丰伟祁星颖闫潇华烨赵梦明刘大勇
关键词:卵巢切除术白细胞介素17卵巢切除雌激素牙周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唑来膦酸局部应用对大鼠拔牙创软硬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A)局部应用对大鼠下颌磨牙拔除后剩余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空白对照组、明胶海绵组和唑来膦酸治疗组,麻醉下完整拔除左侧下颌第一磨牙并做相应处理,术后2周同期处死所有大鼠。用X线片测量大鼠拔牙窝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取拔牙窝周围牙龈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下颌磨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唑来膦酸治疗组牙槽嵴高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明胶海绵组(2.60±0.10mmVS1.99±0.22mm,P<0.001;2.60±0.10mm VS 2.12±0.24mm,P<0.001)。组织学观察拔牙创周围黏膜层上皮变薄,胶原较为纤细且排列疏松,血管变化不明显。结论:唑来膦酸局部应用抑制牙槽嵴骨吸收,促进拔牙窝新骨形成,对软组织作用不显著,可能抑制牙龈黏膜中胶原纤维的合成。
崔彩雯张健马婷汪铭
关键词:唑来膦酸局部用药牙槽骨软组织
口炎清颗粒联合羟氯喹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8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2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口炎清颗粒,20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损面积的大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12%比对照组的80.4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病损面积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病损面积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SOD水平明显升高,LPO、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SOD比对照组高,LPO、MDA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较好,可减轻疼痛程度,缩小病损面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价值。
杜菲张新娜焦铁军
关键词:口炎清颗粒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氧化应激指标
5-氨基酮戊酸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体内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体内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OSCC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SCC25细胞分为对照组(5-ALA质量浓度为0 mg/L)和实验组(5-ALA浓度分别为10、25、50、100与150 mg/L),各组依次孵育2、4、8、12、24 h后收取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OSCC细胞SCC25与5-ALA共孵育后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 Ⅸ,PpⅨ)在胞内的生成水平。将SCC25细胞分为对照组(0 mg/L 5-ALA)、单独激光照射组、单独5-ALA组(100 mg/L)和5-ALA结合激光照射组(5-ALA质量浓度分别为5、10、25、50与100 mg/L),分别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每组依次孵育4、8、12 h)、DCFH-DA荧光探针法(每组孵育12 h)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propidiumiodide,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每组孵育12 h)检测5-ALA结合激光照射(波长635 nm,功率87 mW/cm2,能量密度10.4 J/cm^2)对SCC25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胞内活性氧生成水平及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构建SCC25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将裸鼠分为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5-ALA给药组(50 mg/kg)及5-ALA结合激光照射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25和50 mg/kg),考察肿瘤局部注射5-ALA后行肿瘤局部激光照射(波长635 nm,照射功率158 mW/cm^2,能量密度94.8 J/cm^2)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SCC25细胞内PpⅨ生成水平与5-ALA浓度(0~150 mg/L)及培养时间(0~24 h)呈正相关;当5-ALA质量浓度增至100 mg/L后,胞内PpⅨ生成水平趋于相对恒定。在SCC25细胞中,与5、10、25、50、100 mg/L的5-ALA孵育12 h结合激光照射后细胞存活率及晚期凋亡率[分别为(82.3±5.2)%、(3.13±0.38)%;(74.6±9.3)%、(5.38±0.55)%;(38.3±9.7)%、(17.97±2.72)%;(9.2±3.8)%、(24.47±3.37)%;(7.2±0.8)%、(43.01±5.96)%]与对照组[(96.3±6.0)%、(0.35±0.13)%]相比,均表现出显著的细�
朱梦琪史澍睿万国运王银松王悦张连云赵艳红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5-氨基酮戊酸
循环疲劳对WaveOne成形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0年
目的以镍钛锉WaveOne为例,观察循环疲劳对往复运动模式镍钛锉成形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支全新WaveOne分成2组(n=10),一组置于60°弯曲的不锈钢人工根管内往复转动1 min进行循环疲劳处理,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使用两组镍钛锉分别预备L形透明树脂根管,采集根管预备前后的图片。利用计算机软件获得根管预备前后的中心轴线,测量中心轴线的偏移,比较经过循环疲劳处理的WaveOne与全新WaveOne对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结果在L形树脂根管内,在所观察的0~10 mm处,经过循环疲劳处理的WaveOne造成的根管中心轴线的偏移均大于全新的WaveOn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疲劳对往复运动模式镍钛锉的成形能力无明显影响。
吴卉白玉龙
关键词:弯曲根管根管偏移
镍铬合金激光焊接强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研究激光焊接在不同参数设置下,对镍铬合金焊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在3种电压、2种脉冲持续时间条件下,对镍铬合金标准试件进行焊接,测量其机械强度。结果:焊接试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与电压及脉冲持续时间呈正变关系,在电压为320v、脉冲持续时间为2ms、12ms时,其抗拉强度分别为 556.6 ±48.6Mpa、570.2±50.2MPa,屈服强度为440.5±36.8Mpa、451.3±37.8MPa,与母材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Nd:YAG激光对镍铬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可达到理想的焊接效果。
李长义赵锐张家栋
关键词:激光焊接脉冲镍铬合金屈服强度冠桥修复
48例乳磨牙底穿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1995年
乳磨牙不仅要承担咀嚼功能,还要维持牙列的完整,引导继承恒牙的萌出。通常,非替换期髓底穿通的乳牙治疗方法是拔除后作间隙保持器来维持牙间隙,使继承恒牙正常萌出。但是基层医院常用开放引流、对症治疗,让患儿家长每日置换碘酒药棉,直至替换牙萌出,效果不好且不方便。笔者经过多年探索,近3年来采用氧化锌氢氧化钙糊剂对48例乳磨牙底穿部位行修补术,取得满意疗效。
刘菱张向宇王正坤
关键词:乳磨牙修复术疗效
紫外线照射对两种纳米形貌钛种植体表面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对两种纳米形貌钛种植体表面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为紫外线照射在种植体改性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钛试件经氢氟酸酸蚀或氢氟酸酸蚀+阳极氧化分别制备酸蚀组和氧化组钛试件各27个,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两组各1个试件的表面形貌。试件避光保存8周后,两组各取13个试件用紫外线照射48 h(即酸蚀+紫外线组和氧化+紫外线组),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酸蚀组和氧化组钛试件作为对照。检测各组钛试件表面接触角;各组钛试件与小鼠巨噬细胞共培养4、24和72 h后,检测各组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培养24和72 h时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的质量浓度。结果酸蚀组钛试件表面可见微米凹坑和纳米柱,氧化组钛试件表面可见微米凹坑和TiO2纳米管结构。酸蚀+紫外线组和氧化+紫外线组表面接触角(分别为20.2°±2.8°和0.0°±0.0°)均显著小于酸蚀组和氧化组(P<0.05)。培养4和24 h时各组巨噬细胞黏附和增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72 h时酸蚀+紫外线组和氧化+紫外线组细胞增殖[A值分别为(0.92±0.13)和(1.10±0.08)]均分别显著大于酸蚀组和氧化组(P<0.05);两组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1.03±0.11)和(0.87±0.10)ng/L]、MCP-1质量浓度[分别为(301.7±50.3)和(240.8±18.7)ng/L]、MIP-1α质量浓度[分别为(224.9±30.6)和(233.9±14.9)ng/L]均分别显著小于酸蚀组和氧化组(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能增加两种纳米形貌钛试件亲水性,尤其是氧化+紫外线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两种纳米形貌钛表面巨噬细胞增殖、减轻炎症反应。
吕武龙邓炜刘大勇运新跃李长义
关键词:紫外线巨噬细胞纳米管
3D打印在牙体牙髓病学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通过扫描物体构建其三维数字模型,然后逐层堆积材料制作物体的实体模型。目前已应用于医疗行业,但在牙体牙髓学科中的应用,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文章将对3D打印技术的定义、作用原理、材料及在牙体牙髓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霜陈阵
关键词:3D打印牙体牙髓病学
Bio-oss和Bio-oss骨胶原保持牙槽骨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目的观察Bio-oss及Bio-oss骨胶原填充于拔牙后新鲜牙槽窝对于早期牙槽嵴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24枚上、下颌后牙拔除后同时给予不同处理,其中拔牙窝填充混合富血小板血浆的Bio-oss(BP组)7例;拔牙窝填充Bio-oss骨胶原(BC组)7例;拔牙窝自然愈合(C组)10例。牙齿拔除后1~2周、9~12周两次复诊,观察牙龈愈合差异,取模型,测量缺牙处牙槽嵴宽度,行不同组间及组内的前后比较。结果各组牙槽嵴宽度前后模型测量存在差异(P<0.05);BP组与BC组,BP组与C组间前后差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io-oss植入减轻了拔牙后牙槽嵴的吸收,Bio-oss骨胶原对于拔牙窝嵴顶处牙龈上皮的爬行覆盖具有促进作用。
王健胡秀莲林野
关键词:拔牙窝BIO-OSSBIO-OSS骨胶原
共1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