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作品数:134 被引量:313H指数:9
相关作者:张红吴淑英唐东润田芳孙靖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角膜
  • 18篇手术
  • 16篇视网膜
  • 16篇网膜
  • 12篇血管
  • 11篇细胞
  • 11篇近视
  • 11篇激光
  • 10篇屈光
  • 10篇晶状体
  • 10篇玻璃体
  • 10篇超声
  • 8篇术后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青光
  • 8篇青光眼
  • 8篇疗效
  • 7篇内障
  • 7篇人工晶状体

机构

  • 13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8篇天津市眼科医...
  • 9篇天津市眼科研...
  • 6篇南开大学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眼科医...
  • 2篇爱尔眼科医院
  • 2篇唐山市眼科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光电信息技术...
  • 1篇雅安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妇女儿...
  • 1篇黄河医院

作者

  • 35篇李筱荣
  • 12篇赵堪兴
  • 12篇王雁
  • 9篇张红
  • 8篇胡博杰
  • 7篇汤欣
  • 7篇何彦津
  • 5篇吴淑英
  • 5篇孙慧敏
  • 5篇赵少贞
  • 5篇顾恩华
  • 5篇张抗抗
  • 4篇陈松
  • 4篇刘巨平
  • 4篇金颖
  • 4篇耿维莉
  • 4篇陈陆霞
  • 4篇苏龙
  • 4篇田芳
  • 4篇张伟

传媒

  • 15篇中国眼底病论...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3篇中国实用眼科...
  • 9篇中华眼视光学...
  • 6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眼科研究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眼视光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第三届中国眼...
  • 2篇首届中华医学...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22篇2012
  • 13篇2011
  • 29篇2010
  • 19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龄因素对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随年龄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使用Pentacam(Oculus,Germany)对90例180眼(从20~79岁分为6组,每组30眼,球镜-3.0~+3.0D,角膜散光<2.0D)测量角膜前表面6mm直径范围内的波前像差。分析对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7和0.303,P<0.001);而球差与年龄无相关(r=0.087,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会增大,而球差无明显变化。
王娟汤欣张帅
关键词:年龄角膜波前像差球差高阶像差
大鼠睁眼前初级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突触自身稳态可塑性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对Wistar大鼠睁眼前初级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突触AMPA(α-氨基-3-羧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测定分析,研究突触自身稳态可塑性在生后早期初级视皮层的作用特点。方法:采用红外可视膜片钳技术全细胞模式记录生后4-11(d)(P4-11)Wistar大鼠初级视皮层脑片2/3层锥体神经元AMPA介导的mEPSCs,钳制电位-70 mV。人工脑脊液中加入河豚毒素(TTX)、荷包牡丹碱(BMI)及2-氨基-5-磷酸基戊酸(AP-5)分离出AMPA介导的mEPSCs,加入阻断剂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可消除mEPSCs。使用Clampfit 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4至P11,大鼠初级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AMPA介导的mEPSCs的波幅呈现上升趋势,频率自P7至P11逐渐增加,上升时间常数及下降时间常数均呈缩短趋势,以下降时间常数变化为著。P4至P7可见"单通道样"电流形态。结论:在大鼠睁眼前初级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亦存在突触自身稳态可塑性调节机制,其作用特点不同于睁眼后。
邢咏新赵堪兴
关键词:视皮质突触可塑性
高度近视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估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估高度近视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门诊收集高度近视患者,采用美国眼科学会视功能调查问卷(NEIVRQ-25)对高度近视患者行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VRQ-25问卷得分是否受患者人口统计学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等)及视力、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的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研究高度近视患者共63例,问卷总分受年龄、工作状态和系统并存病的影响,而与性别、受教育程度、飞蚊症及高度近视家族史无明显相关。患者的视力、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对问卷12方面和总分存在影响。视力较差、近视屈光度较高和眼轴长较长的高度近视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结论VRQ-25问卷用于评估高度近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反映了患者的视觉方面,而且包括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方面,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陈晓冲楚艳华韩梅王莹韩泉洪
关键词:高度近视生活质量屈光度眼轴长视力
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移植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邹媛媛李筱荣汪建涛
丙泊酚诱导期严重抽搐一例
2008年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体重65kg。因“角膜云翳半年”入院。眼部检查初步诊断:角膜白斑。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全身麻醉史。ASAI级。术前检查: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血压130/80mmHg。ECG:正常心电图(HR90次/min)。血液常规、生化、血凝检查均正常。拟全身麻醉下行全层角膜移植手术。
张抗抗顾恩华
关键词:诱导期丙泊酚抽搐角膜移植手术眼部检查正常心电图
光污染和电磁辐射对视觉健康的影响
光污染亦称噪声污染。常见的室内外装修的白粉墙,瓷砖及儿童读物以及书写用的光滑纸张,形成刺眼的反射亮光,会引起视力疲劳。此外如电焊弧光引发的电光性眼炎,旅游中的海滨、沙滩、滑冰(雪)、冲浪等直接接受到紫外线的强照射时,以及...
吴淑英李筱荣
关键词:光污染电磁辐射视觉健康
利用视标和波前数据的NCSF测量被引量:3
2010年
搭建了基于波前像差的神经对比敏感度测定系统,利用Hartman-Shack波前像差传感器测量人眼波前像差,以及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测量仪测量全视觉对比敏感度函数,进而得到人眼的神经对比敏感度.和传统激光干涉方法测量神经对比敏感度相比较,本文的测定方法,避免了激光干涉所产生的相干噪音和激光散斑不利因素,并且可以得到白光神经对比敏感度NCSF.对不同人眼分别对绿光和白光视网膜神经对比敏感度进行了测定,测试结果表明:在同等亮度下,绿光的神经对比敏感度远高于白光神经对比敏感度;绿光和白光的对比敏感度曲线的最大值出现在空间频率为8c/deg附近,而其神经对比敏感度曲线的最大值出现在相对高一些12c/deg附近的空间频率上.
葛婧菁王肇圻刘涛王雁赵堪兴
关键词:波前像差
小鼠玻璃体血管退化与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索C57BL/6J小鼠玻璃体血管退化与视网膜血管发育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取75只SPF级出生后第1天(P1)的C57BL/6J健康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只和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组10只。其中对照组不做处理,OIR模型组自P7连续在体积分数(75±3)%氧气环境中饲养5 d,并于P12开始在常氧状态下饲养5 d。对照组分别于P1~P12、P17任意处死5只小鼠并摘取眼球进行实验。OIR模型组分别于P12、P17各处死5只小鼠并摘取眼球进行实验。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不同日龄小鼠玻璃体动脉(HA)、玻璃体固有血管(VHP)、晶状体血管膜(TVL)的血管数量;另选取5只15个月龄的成年小鼠,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玻璃体脉管系统的存在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与视网膜血管发育、VHP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中,HA在小鼠眼球发育中退化不明显,出生后15个月的成年鼠中依然存在HA;VHP数量在小鼠P4~P8急速减少,在P10时变化趋于稳定,为(2.33±1.32)个,P17时数量稳定在(1.80±0.92)个;TVL数量在P5~P9急剧下降,在P10时TVL为(2.30±1.42)个,大部分TVL血管呈透明状态,不再有血供,P17时TVL降至(0.30±0.48)个。视网膜血管在星形胶质细胞的引导下自P1开始从视盘向四周生长,P8时蔓延至视网膜周边,形成视网膜初级血管网。在视网膜表层血管发育的过程中玻璃体血管出现同步退化,视网膜血管覆盖位置的VHP密度减小,管径变细,当视网膜血管发育至周边时VHP则脱离视网膜,且星形胶质细胞与VHP无结构上的重合。OIR模型组小鼠P12时VHP数量为(2.14±0.90)个,明显低于P17时的(4.60±1.3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8,P<0.001);P12时TVL数量为(2.90±1.55),明显低于P17时的(5.80±1.7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8,P<0.001)。OIR模型组与对照组小鼠P12时VHP和TVL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232;t=1.116,P=0.1
秦佳慧郭雅图张伟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血管星形胶质细胞小鼠
黑色素瘤眼内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初步研究
目的 建立黑色素瘤眼内移植瘤的方法,探讨其微循环模式的特点,为眼内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方法 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悬液接种到30只C57小鼠视网膜下腔,分...
陈陆霞贺忠江何彦津李筱荣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联合张力环或双襻固定在晶状体半脱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改良带钩囊袋张力环及IOL双襻固定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包括32名晶状体半脱位患者(48眼).晶状体摘除后,采用以下两种10L植入方式:一、改良带钩张力环(MCTR)+后房型IOL植入24眼.二...
梁景黎田芳步绍翀滕贺张红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