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山市第九医院

作品数:276 被引量:986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惠英段丽李树义赵新斌傅昱更多>>
相关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唐山工人医院唐山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3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梗死
  • 30篇脑梗
  • 29篇动脉
  • 29篇脑梗死
  • 28篇卒中
  • 27篇疗效
  • 24篇脑卒中
  • 22篇高血压
  • 21篇血压
  • 20篇缺血
  • 19篇细胞
  • 19篇疗效观察
  • 18篇护理
  • 17篇颈动脉
  • 15篇血管
  • 15篇血性
  • 14篇老年
  • 11篇针刺
  • 1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0篇心肌

机构

  • 254篇唐山市第九医...
  • 19篇唐山市妇幼保...
  • 14篇唐山工人医院
  • 13篇唐山中医医院
  • 12篇唐山市人民医...
  • 12篇华北理工大学
  • 9篇河北联合大学
  • 8篇开滦总医院
  • 8篇唐山市第四医...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唐山市协和医...
  • 5篇唐山市第二医...
  • 5篇唐山市传染病...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唐山市丰南区...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定州市人民医...
  • 2篇保定市第二医...
  • 2篇唐山市第八医...
  • 2篇唐山市丰润区...

作者

  • 27篇段丽
  • 19篇李树义
  • 17篇孙静涛
  • 14篇李志农
  • 13篇毛俊杰
  • 12篇傅昱
  • 11篇阚艳敏
  • 11篇姚冬梅
  • 10篇卢静
  • 10篇刘晓静
  • 9篇李树义
  • 8篇马建英
  • 8篇王力
  • 7篇李莉
  • 7篇董雪松
  • 7篇项静
  • 6篇王连辉
  • 6篇赵军伟
  • 6篇张鹏
  • 5篇高惠丽

传媒

  • 14篇人民军医
  • 13篇中国煤炭工业...
  • 11篇河北医药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陕西中医
  • 7篇中文科技期刊...
  • 6篇华西医学
  • 6篇中国误诊学杂...
  • 6篇疑难病杂志
  • 5篇中华临床医学...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中国药业
  • 4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河北中医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0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30篇2016
  • 20篇2015
  • 15篇2014
  • 15篇2013
  • 36篇2012
  • 29篇2011
  • 14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缺血性卒中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323例,所有患者均行TCD(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确定是否有颅内动脉狭窄,同时需要明确病变部位或颞窗探测不佳时行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共76例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的199例患者作为狭窄组,124例无明显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狭窄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结果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在颅内动脉狭窄中最为常见,分别占颅内动脉狭窄数的34.8%和27.1%;颅内动脉狭窄组患者年龄(t=2.164,P=0.031)、入院血糖水平(t=2.014,P=0.045)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颅内动脉狭窄组高于对照组(χ^2=22.275,P=0.000);颅内动脉狭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2,95%CI=1.002~1.043,P=0.032)、糖尿病(OR=3.529,95%CI=2.058~6.051,P=0.000)和入院血糖(OR=1.115,95%CI=1.000~1.243,P=0.049)与颅内动脉狭窄相关。颅内动脉狭窄多元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8,95%CI=1.004~1.052,P=0.019)和糖尿病(OR=3.737,95%CI=2.007~6.959,P=0.000)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在颅内动脉狭窄中最为常见,年龄和糖尿病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薛满忠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狭窄
手法腹部按摩在口服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法腹部按摩在口服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20例,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法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胃管堵塞次数、重新插管次数及胃黏膜出血、口鼻涌液、腹痛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堵塞次数、重新插管次数及胃黏膜出血、口鼻涌液、腹痛腹胀情况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服中毒洗胃中应用手法腹部按摩可有效减少胃管堵塞和洗胃并发症,提高洗胃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建英陈海燕刘绍芳李金香张维敏
关键词:洗胃腹部
冠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应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对冠脉介入后心绞痛患者实施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方法,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抽取了 88 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 2019 年 2 月~2020 年 2 月作为抽取时间,并对患者随机分组,将对照组患者纳入西医治疗中,将观察组患者纳入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为(2.18±0.25),发作频率为(2.21±0.3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应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临床疗效确切,降低了患者心绞痛发作概率,改善了患者病情。
贾奇
关键词:冠脉介入术心绞痛患者益气活血通脉汤临床疗效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王会敏
关键词:康复护理
颈部动脉有创血压与常规袖带血压测量结果比较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有创测量血压值与常规袖带血压数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在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时,通过有创血压测量的方法测定颈部动脉及肱动脉的血压值,同时用常规袖带测量上肢血压,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颈总动脉与椎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袖带测量的收缩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颈总动脉、椎动脉舒张压与上肢袖带测量的舒张压之间未见差异;肱动脉有创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与上肢袖带测量血压值均无差异,但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之间可能有所不同。结论颈总动脉、椎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与相应的上肢袖带血压测量值之间存在差别。
薛满忠魏光如刘亚丽高旭光
关键词:颈动脉脑血管造影术
颧骨颧弓骨折口内复位术的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交通事故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颌面部外伤及骨折也不断增加[1]。术后合理的营养、心理干预和正确的口腔护理可预防切口感染、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其它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我院收治颧骨颧弓骨折患者65例,均行口内复位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李雪琴张丽萍张望群孙卫红
关键词:颧骨骨折颧弓骨折护理
抗痨药物吡嗪酰胺引起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应用吡嗪酰胺抗痨治疗,患者血尿酸变化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选取2011至2012年我院住院抗痨治疗病人80例,检测口服吡嗪酰胺前以及口服一周、口服两周复查血尿酸,观察吡嗪酰胺对血尿酸的影响。结果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抗痨药物吡嗪酰胺的治疗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动态监测血尿酸含量的变化能够减少痛风的发作几率。
董雪松李树义
关键词:肺结核高尿酸血症吡嗪酰胺
妊高征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8例漏误诊分析
2011年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近年来才受到关注的少见病变。妊高征是诱发RPLS最重要的基础病之一,两者合并存在更增加了该病漏误诊的概率。收集2000~2010年间,妊高征合并RPLS漏误诊病例28例,报告如下。
段丽孙静涛高惠丽轩维清李小权郭永辉
关键词:妊高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误诊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探讨其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45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117例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并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及中年组,分别进行彩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情况。结果①病例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青年组、中年组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30%,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应用超声早期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有助于预防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
阚艳敏毛俊杰杨雪茜李树义孙玲娟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中青年脑梗死彩超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人群(非代谢综合征)20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分别为(79.23±20.16) pg/L 与(102.25±27.26) p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 NT?proBNP 水平与年龄、Cr、UA、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室质量(LVM)、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6、0.467、0.167、0.237、0.392、0.484、0.374、0.234,P均<0.05),与BMI、TC、TG、LDL?C、Hb 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呈负相关( r 值分别为-0.167、-0.253、-0.187、-0.342、-0.354、-0.563,P均<0.05),观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236,95%CI 1.072~2.726,P<0.05)、BMI(OR=2.256,95%CI 1.346~2.983,P<0.05)、SBP(OR=1.687,95%CI 1.183~3.209,P<0.05)、DBP(OR=1.125,95%CI 1.052~2.037,P<0.05)、FPG(OR=1.887,95%CI 1.495~3.494,P<0.05)、TG(OR=1.504,95%CI 1.256~2.609,P<0.05)、LVMI(OR=1.983,95%CI 1.363~2.574,P<0.05)和EF( OR=1.485,95%CI 1.147~2.485,P<0.05)是血浆NT?proBNP水平的独影响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明显低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体质指数增大可能是重要原因。
张馨允杨雪茜赵沙沙董小波武爱萍马超杨颖慧郭启仓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氨基末端脑钠肽影响因素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