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作品数:678 被引量:1,574H指数:16
相关作者:郑永平宋军王敏兰金叻石玉峰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镁资源工程学院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2篇期刊文章
  • 28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7篇化学工程
  • 19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4篇金属学及工艺
  • 81篇理学
  • 77篇电气工程
  • 35篇电子电信
  • 27篇医药卫生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冶金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核科学技术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8篇陶瓷
  • 68篇合金
  • 59篇电池
  • 46篇纳米
  • 45篇石墨
  • 40篇多孔
  • 29篇凝固
  • 27篇太阳能电池
  • 23篇复合材料
  • 23篇复合材
  • 22篇石墨烯
  • 20篇数值模拟
  • 20篇太阳能
  • 19篇金属
  • 19篇高温合金
  • 18篇氧化物
  • 18篇离子
  • 17篇电化学
  • 17篇定向凝固
  • 17篇多孔陶瓷

机构

  • 678篇清华大学
  • 39篇辽宁科技大学
  • 19篇景德镇陶瓷学...
  • 18篇北京科技大学
  • 16篇大连交通大学
  • 16篇青海大学
  • 16篇景德镇陶瓷大...
  • 13篇北京交通大学
  • 12篇钢铁研究总院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9篇河北工程大学
  • 7篇青海民族大学
  • 7篇中航工业北京...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6篇山东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北大学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1篇谢志鹏
  • 20篇杨金龙
  • 20篇许庆彦
  • 16篇柳百成
  • 16篇康飞宇
  • 14篇罗旭东
  • 11篇王修慧
  • 10篇汪长安
  • 10篇钟敏霖
  • 10篇庄大明
  • 10篇张弛
  • 9篇杨志刚
  • 9篇郭力
  • 8篇李双
  • 8篇林红
  • 7篇朱静
  • 7篇陈瑞
  • 6篇黄勇
  • 6篇黄正宏
  • 6篇曹明杰

传媒

  • 40篇硅酸盐学报
  • 33篇金属学报
  • 22篇新型炭材料
  • 18篇第十九届全国...
  • 17篇陶瓷学报
  • 15篇物理学报
  • 15篇第十八届全国...
  • 14篇无机材料学报
  • 12篇铸造
  • 1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1篇中国激光
  • 11篇第13届中国...
  • 10篇硅酸盐通报
  • 10篇功能材料
  • 9篇电子显微学报
  • 8篇科学通报
  • 8篇第十一届全国...
  • 7篇特种铸造及有...
  • 7篇中国材料进展
  • 6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29篇2023
  • 25篇2022
  • 22篇2021
  • 33篇2020
  • 52篇2019
  • 47篇2018
  • 68篇2017
  • 114篇2016
  • 108篇2015
  • 114篇2014
  • 64篇2013
  • 1篇2001
  • 1篇2000
6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纯度莫来石晶须的制备与分散被引量:7
2019年
莫来石晶须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热膨胀系数较小、高温强度较大、抗热震性能较好等优异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用补强剂。试验以γ-Al2O3和SiO2为主要原料,以氟化铝为助剂,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了莫来石晶须,并利用XRD和SEM分析了制备材料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实验表明:在原料粉自然堆积状态下,在特定氟化铝加入量下,影响莫来石晶须长径比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保温时间、烧结温度和氟化铝形式;以粉质量10%的AlF3·3H2O为助剂,在1450℃温度下煅烧,保温6 h时,可以制备出高纯且长径比为20左右的莫来石晶须粉体;所制备得到的晶须的分散性因处于坩埚上、中、下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超声振动、极性溶剂及碱性环境有助于初步打开晶须间的团聚,达到晶须预分散的效果。
田雪李翠伟武令豪边超汪长安
关键词:莫来石晶须团聚
三级微纳超疏水表面的超快激光复合制备及防除冰性能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本文针对超疏水表面的防除冰性能,采用超快激光结合化学氧化的复合制备方法,开发了一类新的三级微纳超疏水表面结构,这类结构由微米锥阵列支撑结构以及在其上密集生长的金属氧化物纳米草结构和弥散分布的微米或亚微米花结构组合而成。经过表面改性后,这类三级微纳结构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其接触角可超过160°,滚动角在1°以内。对这类三级微纳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性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冷凝和低温环境下,该类超疏水表面存在合并诱导自跳跃以及分级冷凝的现象,分级冷凝不仅可使表面上的一级冷凝液滴在高湿度环境下依然保持Cassie状态,还能使液滴在结冰前脱离表面,因此具有较好的防结冰性能;此外,由于表面三级微纳粗糙结构中捕获的空气囊具有较好的隔热作用,因此该超疏水表面具有良好的延迟结冰性能,其延迟异质形核的时间达到了52 min 39 s。最后,本文对三级微纳超疏水表面的疏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级微纳超疏水表面的冰粘附强度仅为6 kPa,约为未经处理的铝合金表面的1/40;经过10次推冰测试后,该超疏水表面的冰粘附强度依然不超过20 kPa,说明该表面具有良好的机械耐久性,应用潜力巨大。
潘瑞张红军张红军
关键词:激光技术超快激光超疏水表面
低介高可调性钛酸锶钡陶瓷的研究
2015年
通过陶瓷烧结工艺研究了Ba_(0.6)Sr_(0.4)(Zr_(0.2)Sn_xTi_(0.8-x))O_3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固溶体是一种优异的可调材料,当x=0.03时,在1.5 k V/mm电场下,介电常数低于2000,可调性达到27.9%,介电损耗低至0.00010(100k Hz,室温)。XRD结果显示该固溶体是典型的钙钛矿结构。
王希林赵永杰赵玉珍贾志东周和平
关键词:固溶度
CeO_2对莫来石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纯莫来石前驱粉体,并掺杂CeO_2制备莫来石陶瓷。利用XRD、SEM等方法对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并用X′pert High score Plus软件计算莫来石晶格常数,用Scherrer公式计算晶粒尺寸,分析CeO_2掺杂机理及其对莫来石晶粒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O_2的掺杂改变了莫来石陶瓷的微观组织结构,莫来石晶粒由圆粒状转变为各向等大的短柱状结构;在相同煅烧温度时,晶粒尺寸随CeO_2加入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CeO_2加入量为1%时,莫来石晶粒尺寸的平均增长速率最小。CeO_2的掺杂抑制了莫来石晶粒长大,有助于莫来石陶瓷晶粒细化。
李和祯李志坚罗旭东李心慰谢志鹏
关键词:共沉淀法莫来石陶瓷CEO2晶粒尺寸
Al_2O_3和TiO_2添加量对共沉淀法制备MgO基陶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Al_2O_3和TiO_2前驱体包覆MgO颗粒,并在1 450℃保温2h得到MgO基陶瓷,研究了Al_2O_3和TiO_2添加量对陶瓷物相组成、烧结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l_2O_3后,陶瓷的主要物相为方镁石相和MgAl_2O_4相,随Al_2O_3添加量的增加,MgAl_2O_4相含量增多,线收缩率和热震次数均先增后降,体积密度则增大;添加TiO_2后,陶瓷的主要物相为方镁石相、Mg_2TiO_4相和MgTiO_3相,随TiO_2添加量的增加,Mg_2TiO_4和MgTiO_3相含量增多,线收缩率和体积密度均先增后降,热震次数则先增加后保持稳定;当Al_2O_3和TiO_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时,陶瓷的烧结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均最佳.
彭子钧罗旭东于忞谢志鹏
关键词:氧化镁陶瓷共沉淀法烧结性能抗热震性能
NdNiO3薄膜中由轨道极化调控的金属绝缘体转变
复杂氧化物的金属绝缘体转变是一系列新奇性能的先驱体,比如高温超导、庞磁阻效应等等[1]。理解金属绝缘体转化的机制不仅对基础物理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会给未来的电子器件带来新的研究视角[2,3]。我们研究了NdNi...
彭晶晶宋成潘峰
振荡压力烧结氮化硅陶瓷微观形貌及其力学性能被引量:3
2020年
在氮化硅粉料中引入Al2O3、Y2O3和TiC,采用振荡压力烧结技术制备氮化硅陶瓷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700、1725、1750、1775℃)氮化硅的微观形貌、晶粒尺寸的变化及其对氮化硅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第二相TiC的加入对粉体致密化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荡压力烧结工艺下氮化硅陶瓷在1725℃时即可达到完全致密化并获得高的抗弯强度与硬度,其抗弯强度、Vickers硬度值分别为(1421±59)MPa和(16.1±0.3)GPa。试样晶粒的长径比同样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降低,其中,晶粒长径比最大的是1725℃烧结的试样,当温度继续升高至1775℃时,晶粒的长径比下降明显,晶粒粗化。氮化硅的抗弯强度与硬度在温度高于1725℃时开始也随着长径比下降而减小。
秦笑威盛利文李双谢志鹏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抗弯强度
仿生矿化胶原骨材料用于儿童颅骨再生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儿童颅骨缺损修复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临床上常见的颅骨修补材料无法满足儿童颅骨不断长大和变形的需求。理想的儿童颅骨修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实现新骨再生和骨整合;具有匹配生长发育的可降解性能和顺应性,不限制正常骨骼生长;在修复过程中维持足够力学强度,保护颅内组织;易于塑形,满足美学需求。仿生矿化胶原骨材料是一种在微纳尺度上模拟天然骨最小结构单元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良好成骨活性而被成功应用于各种骨缺损修复。近年来,矿化胶原骨材料成功应用于颅骨再生修复,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修复效果。该综述重点介绍仿生矿化胶原骨材料的基本特点,及其用于儿童颅骨缺损再生修复的优势及相关研究进展。
李博王硕赵勇刚王秀梅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颅骨缺损
大型铸钢件凝固后冒口强制冷却技术研究
大型铸钢件凝固后冷却缓慢,并且温度不均匀,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还造成了铸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本文提出铸件冷却后对冒口采用强制冷却的新方法。将在铸件凝固过程中起补缩作用的冒口及补缩通道,在铸件凝固后变成一个散热的通道,从而...
康进武聂刚王天骄周佩超刘忠仁李祖良张浩
关键词:大型铸钢件传热残余应力
激光微纳制造在传感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物联网和可穿戴器件的快速发展对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加工速度快、精度高、可控性强、易集成、与材料兼容性高等优点,激光微纳制造已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材料制备和器件加工技术。通过激光诱导加热、反应和分离这三种激光加工方式实现了对不同材料的激光处理,这为传感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应用于紫外线、气体、湿度、温度、应变/应力、生物、环境等信号监测的不同传感器。总结和归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激光微纳制造在传感领域中的发展方向。希望文中对激光微纳制造应用于传感领域的介绍和总结能够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邵长香赵扬陈南朱宏伟王雷孙洪波曲良体
关键词:激光技术功能性传感器
共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