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局

作品数:59 被引量:203H指数:8
相关作者:柳军周文麟王东升孙亚东张玉龙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气象局南京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9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气候
  • 9篇气象
  • 6篇气候变化
  • 6篇降水
  • 5篇暴雨
  • 4篇酸雨
  • 4篇农业
  • 4篇气象条件
  • 3篇时空分布特征
  • 3篇水稻
  • 3篇图片
  • 3篇图片合成
  • 3篇气候适宜性
  • 3篇气候特征
  • 3篇污染
  • 3篇夏季
  • 3篇小麦
  • 3篇季稻
  • 3篇城市热岛
  • 2篇大雾

机构

  • 58篇安徽省合肥市...
  • 8篇安徽省气象局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内江市气象局
  • 2篇淮安市气象局
  • 2篇江苏理工学院
  • 2篇安徽省宿州市...
  • 2篇安徽省芜湖市...
  • 2篇丰县气象局
  • 2篇眉山市气象局
  • 2篇安徽省公共气...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省人工影...
  • 1篇安徽省农村综...
  • 1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蚌埠市气象局

作者

  • 5篇方茸
  • 5篇李彪
  • 4篇邓斌
  • 4篇陈健
  • 4篇柳军
  • 3篇黄向荣
  • 2篇石春娥
  • 2篇盛绍学
  • 2篇翟振芳
  • 2篇张玉龙
  • 2篇李德
  • 2篇沈薇薇
  • 2篇周文鳞
  • 2篇王东升
  • 2篇吕娟
  • 1篇姚筠
  • 1篇张苏
  • 1篇丁霞
  • 1篇杨书运
  • 1篇黄雅丽

传媒

  • 17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气象科技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气象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中国园艺文摘
  • 2篇第六届苏皖两...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农村实用技术
  • 1篇南方农业
  • 1篇北京农业(下...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大气科学研究...
  • 1篇中南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特征及其指标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研究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的分级指标。[方法]对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特征、涝渍致灾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及安徽省油菜涝渍的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并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不同区域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结果]油菜产量与降水量、降水日数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安徽省影响显著的油菜涝渍主要发生在4~5月,致灾因子是降水日数、日照时数和降水量。油菜产量形成关键期发生涝渍灾害,对减产起决定性作用。安徽省油菜发生轻度涝渍的几率为2.5年一遇,中度涝渍是4年一遇,重度涝渍是6年一遇,但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的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评估涝渍等级的总体效果良好。
盛绍学石磊李彪
关键词:涝渍灾害油菜环境特征
合肥冬半年降水及所处天气型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合肥市2015—2017年冬半年环境监测站和自动气象站数据,以及高空、地面天气图资料,运用常规统计和天气学方法分析了降水强度及不同降水天气系统对PM_(2.5)、PM_(10)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半年降水日PM_(2.5)、PM_(10)平均浓度较无降水日分别下降18.1μg·m^(-3)(23.9%)、38.2μg·m^(-3)(37.8%);小于5 mm的日降水量对颗粒物清除效果不明显,且有28%样本PM_(2.5)和PM_(10)浓度不降反升;当日降水量大于10 mm,位于“优”等级的PM_(2.5)和PM_(10)浓度比例分别为54%和80%,显著上升.连续降水期间PM_(2.5)、PM_(10)日均浓度中位值和均值逐日下降,降水第2日PM_(2.5)、PM_(10)日均浓度降幅最大.合肥冬半年降水天气系统可以分为切变线Ⅰ型、切变线Ⅱ型、低槽冷锋型和西风槽型,其中切变线Ⅰ型对应的地面风速最大、日降水量最大,对颗粒物的清除效果最为明显,对应着最低的PM_(2.5)、PM_(10)浓度;而西风槽型和切变线Ⅱ型由于风速和日降水量均低,对颗粒物清除效果差,在4类降水型中西风槽型对应的PM_(2.5)、PM_(10)平均浓度最高;低槽冷锋型风速最大,对颗粒物的清除能力仅次于切变线Ⅰ型,但由于日降水量不大,对应的PM_(2.5)、PM_(10)平均浓度偏高.
陈健石春娥邓学良程鲒徐倩倩孙维
关键词:降水强度天气型
2007年7月4日合肥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及数值预报的对比检验被引量:2
2007年
2007年7月4日4:00~12:00,合肥地区中北部普降暴雨,其中长丰县、肥东县部分乡镇出现超100mm的大暴雨。利用7月4日8:00的实况资料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同时对T213和欧洲中心的预报产品综合分析检验,最后找出造成合肥地区该次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过程中遭遇从东路南下的冷空气,二者共同作用在副热带高压北侧造成强降水;西南急流和西北急流在江淮上空交汇,动力抬升作用明显。通过分析得出数值预报产品的对比检验结果。1213模式由于时空分辨率高、物理量产品丰富,对暴雨等影响时间短的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优势。
方茸陈健魏春璇
关键词:暴雨
对自动气象站维护和技术保障
2014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服务工作的精准度也在不断提高,人工气象站逐渐被自动气象站取代。目前,安徽省合肥市的自动气象站已经逐步普及,对洪涝、干旱、雷电等灾害的预警准确率和及时率也随之不断提高。但是,自动气象站在发展及普及过程中也存在些许问题,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及技术保障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文章根据合肥市自动气象站在维护及技术保障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自动气象站在维护和技术保障发展中的完善措施。
沈薇薇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近56年京津冀区域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地理分布特征把京津冀分为5个不同的气候子区域,选取资料序列完整且具有较长时间序列较为均匀分布的87个地面气象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函数等统计方法,选用1960—2015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分别对5个子区域及全区的降水量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京津冀全区及5个分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呈现整体的一致性,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冀东平原区下降趋势显著,但均未发生明显突变现象;存在较为显著的季节性,全区夏季降水量下降趋势显著,并于1996年发生突变,总降水量中以7月和8月贡献最大,降水量减少速率也最快;除太行山区外,其他分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且冀东平原区减少幅度最大,燕山丘陵在1996年发生了明显突变;全区及各分气候区年、季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年际和年代或多年代际变化,主要存在4个周期变化,大致分为3~4、6~10、12~18和20年以上。
于占江金钊张艳品
关键词:京津冀气候区降水量突变检验
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对目前国家气象观测站能见度目标物图是手工绘制的现状,开发了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实现了任意距离的能见度目标物图的自动化制作。利用C#编程语言,核心绘图技术运用 MicroSoft GDI+增强绘图工具,整体构建...
黄向荣吴春燕范裕祥左敦苗
关键词:C#编程语言图片合成气象观测站信息管理
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1956-2005年芜湖市的降水、气温、日照资料,对近50年来芜湖市的气候变化特征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来,芜湖地区气候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一致,四季的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间均较以往有所变化,气候变化呈现偏暖、少雨、少日照的趋势。
吕娟柳军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长季内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温度适宜度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双季稻生长季热量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及温度适宜度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整双季稻种植结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匀分布的87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运用MATLAB软件统计分析不同站点早稻育秧期起始日序、晚稻安全齐穗期终止日序、双季稻安全生产期、生长季内活动积温以及早晚稻不同发育期温度适宜度时空变化情况,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适宜性进行专题区划。【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适播期越早,晚稻安全齐穗时间越晚,安全生产期越长,活动积温越丰富。整个研究时段内早稻适播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相应延迟,安全生产期和活动积温均具有微弱的上升趋势。早稻温度适宜度值随着早稻发育进程的推进逐渐提高,晚稻温度适宜度值随着晚稻生育期的推进呈现相反的趋势;早晚稻温度适宜度都在上升,且早稻温度适宜度上升速度(0.015/10a)快于晚稻(0.004/10a)。双季稻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湖南零陵附近、江西大部分区域以及浙江丽水一带,不适宜区主要位于江苏东北部大部分地区。【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长季内热量资源发生了明显变化,优化双季稻种植结构和适当调整早晚稻最佳播期,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双季稻生长季气候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王学林曾凯柳军谢金花张玉龙邓斌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水稻热量资源
大气动力学方程谱模态系统的拓扑结构
2015年
首先从线性化入手,讨论了无辐散正压大气三阶截断谱模态方程实平衡点的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谱模态方程的线性系统鞍点结构,并简单讨论了强迫加热对正压大气的影响。其次,采用局部不变流形方法,讨论了在强迫加热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非线性系统平衡点附近的拓扑结构。最后,根据鞍点结构难以进行同向积分的特点,采用分向积分的方法给出了平衡点附近谱模态方程解的结构。
刘春刘思波李秀梅李秀梅张春辉乔前东
关键词:拓扑结构不变流形鞍点
合肥市小麦产量预报业务化运行模式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合肥市小麦产量变化的气候诊断分析,采用灰色预测系统求取趋势产量,以合肥市代表站的气象资料作为预报因子,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合肥市小麦产量气象预报模式。经回代检验以及2006~2007年的业务试运行,取得良好效果。
张玉龙
关键词:小麦产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