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4,315 被引量:8,858H指数:25
相关作者:张明德屠彦徐金平章文勋吴冲若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39篇期刊文章
  • 1,057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68篇电子电信
  • 5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505篇理学
  • 25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3篇电气工程
  • 218篇机械工程
  • 69篇文化科学
  • 42篇化学工程
  • 41篇医药卫生
  • 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天文地球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4篇经济管理
  • 1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2篇生物学
  • 12篇建筑科学
  • 8篇核科学技术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61篇天线
  • 205篇波导
  • 201篇光纤
  • 200篇传感
  • 190篇感器
  • 190篇传感器
  • 184篇电磁
  • 163篇通信
  • 162篇纳米
  • 146篇电路
  • 144篇毫米波
  • 142篇散射
  • 137篇MEMS
  • 123篇宽带
  • 116篇显示器
  • 116篇激光
  • 111篇光学
  • 108篇滤波器
  • 108篇放大器
  • 105篇发光

机构

  • 4,303篇东南大学
  • 77篇南京邮电大学
  • 76篇空军工程大学
  • 69篇南京航空航天...
  • 64篇南京大学
  • 46篇南京师范大学
  • 43篇南京电子器件...
  • 29篇西安电子科技...
  • 25篇合肥工业大学
  • 20篇南京理工大学
  • 18篇解放军理工大...
  • 17篇电子科技大学
  • 17篇教育部
  • 17篇南京工程学院
  • 16篇江苏大学
  • 1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5篇宁波大学
  • 14篇北京邮电大学
  • 12篇同济大学
  • 1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302篇孙小菡
  • 247篇黄庆安
  • 230篇张明德
  • 191篇洪伟
  • 171篇雷威
  • 167篇张晓兵
  • 127篇崔一平
  • 125篇秦明
  • 125篇徐金平
  • 118篇屠彦
  • 117篇窦文斌
  • 110篇李伟华
  • 102篇王保平
  • 85篇童创明
  • 84篇尹涵春
  • 83篇李晓华
  • 73篇杨兰兰
  • 70篇丁东
  • 66篇张彤
  • 66篇朱晓维

传媒

  • 555篇电子器件
  • 213篇东南大学学报...
  • 161篇微波学报
  • 116篇传感技术学报
  • 102篇电子学报
  • 83篇固体电子学研...
  • 73篇电波科学学报
  • 71篇物理学报
  • 66篇真空科学与技...
  • 59篇光学学报
  • 56篇真空科学与技...
  • 55篇光电子技术
  • 52篇Journa...
  • 45篇真空电子技术
  • 43篇应用科学学报
  • 41篇Journa...
  • 40篇电气电子教学...
  • 39篇光子学报
  • 38篇微纳电子技术
  • 35篇光电子.激光

年份

  • 66篇2023
  • 76篇2022
  • 102篇2021
  • 48篇2020
  • 89篇2019
  • 96篇2018
  • 100篇2017
  • 98篇2016
  • 147篇2015
  • 133篇2014
  • 139篇2013
  • 193篇2012
  • 184篇2011
  • 140篇2010
  • 234篇2009
  • 181篇2008
  • 237篇2007
  • 266篇2006
  • 219篇2005
  • 193篇2004
4,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ence-Switch型pFLASH单元制备及特性
2018年
基于0.13μm eFLASH工艺技术,成功制备了Sence-Switch型pFLASH单元,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单元由两个共享浮栅和控制栅的编程/擦除管(T_1)和信号传输管(T_2)组成,采用带带遂穿(BTBT)编程方式和福勒-诺德海姆(FN)遂穿擦除方式实现了其"开/关"态功能,并对其"开/关"态特性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其耐久性和电荷保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单元具有较优的"开/关"态特性和电参数一致性,T_1/T_2管阈值窗口的均值、均一性分别约为9.2 V和2.4%;在工作电压为-1.5 V条件下,T_2管"关"态的漏电流均在1 p A/μm以下,T_2管"开"态的驱动电流均值为116.22μA/μm,均一性为5.61%;该单元循环擦/写次数可达10 000次。同时,在25℃的"开/关"态应力条件下,该Sence-Switch型pFLASH单元寿命大于10年。
刘国柱洪根深洪根深于宗光赵文彬赵文彬李冰
关键词:耐久性保持性
电弧放电制备碳化硅纳米棒被引量:7
2006年
用电弧放电法制备了碳化硅(SiC)纳米棒。将摩尔分数为50%C,25%SiO2和25%Si粉末充分混合,填入已在中心钻孔的石墨棒中,作电弧放电阳极,水冷铜块作阴极,腔内充66.5kPa氩气,放电电流为80A。分析放电后沉积在腔内壁的粉末,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粉末中有结晶良好的SiC纳米棒,直径约10~20nm,长径比为10以上,并且纳米棒头部缀有金属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粉体中主相为β-SiC,有少量Cu,Raman光谱中775cm-1有1个尖锐峰。分析认为,少量阴极材料Cu被电弧蒸发作为催化剂并由气液固过程生成了SiC纳米棒。
吴旭峰凌一鸣
关键词:碳化硅纳米棒电弧放电
电大尺寸多柱体电磁散射问题的一种快速混合算法——MEI+FMM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迭代MEI(不变性测试方程 )算法用于分析电气大尺寸多柱体的散射问题 ,在此算法中我们首次将快速多极子技术 (FMM)用于加速多柱体之间多次散射场的计算。应用本算法计算了柱体周长为几千波长的多柱体散射场。实际计算结果显示 ,本方法与原有的直接计算方法具有几乎同样的精度 ,而速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殷晓星宰昕宇洪伟
关键词:MEI方法电磁散射FMM
PDP显示单元放电过程的数值模拟
2003年
简要说明目前用于PDP显示单元数值模拟中的各种模型 ,包括流体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混合模型 。
杨兰兰屠彦
关键词:等离子体平板显示PDP数值模拟流体模型气体放电
光纤拉曼放大器传输方程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基于龙格库塔公式 ,本文提出了可变步长的龙格库塔法用于计算多波长光纤拉曼放大器传输方程 .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泵浦、信号、噪声及其反向散射波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一步的截断误差及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步长的大小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精度、最大步长、最小步长来控制计算的速度 .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较普通的龙格库塔法无论是在精度还是速度上均有较大的提高 .该方法比较适合于实际系统优化设计 .
常建华张明德孙小菡
关键词:光纤拉曼放大器多波长泵浦瑞利散射
微加工硅悬臂梁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分析
分析了悬臂梁在横向振动下的响应,将悬臂梁看作一个质量分布参数系统,采用梁的线性弯曲振动方程,运用数学物理方法计算出悬臂梁在振动载荷下的位移响应和应力分布。根据位移和应力的最大值判断悬臂梁可能的失效模式,从而为MEMS器件...
许筱玲唐洁影
关键词:悬臂梁应力可靠性
文献传递
基于2比特编码超表面的双极化波束回射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X波段内实现双极化回射的2比特编码超表面。对于特定角度48.5°斜入射的x极化入射波和y极化入射波,编码单元分别具有0°,90°,180°和270°的相位响应。通过按照一定序列排布单元结构,编码超表面能分别...
申佳琳李赫李允博崔铁军
关键词:双极化
文献传递
宽频带圆极化天线的优化设计
本文在圆形宽缝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加载径向金属条带的新结构,显著展宽了法向圆极化轴比的频带。借助仿真软件的参数扫描优选其结构初始值,用带约束条件的改进型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结合仿真软件对天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获得13.9%的...
王安娜章文勋
关键词:圆极化天线宽频带天线天线优化多目标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一种有效的吸收边界条件及其在散射问题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推导了非均匀各向异性媒质的有限差分方程,通过改变参数可以使该差分方程适用于均匀、非均匀、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等各种情况下柱体的散射计算.文中还给出了一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并与不变性测试方程法和矩量法在计算时间、存贮空间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运用这个条件在计算时间和存贮空间上都具有优点,是计算电大尺寸媒质柱体电磁散射特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陈军洪伟陈忆元
关键词:有限差分法吸收边界条件散射
弯曲光波导端面修饰的设计方法
2007年
光波导的弯曲损耗一直是集成光学中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为有效地减小光波导弯曲损耗,弯曲光波导的设计成为集成光学波导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弯曲光波导保形变换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几何光学分析方法给出了波导弯曲损耗产生的简洁的物理图像,从而深入地分析了弯曲损耗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弯曲光波导端面修饰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与传统的弯曲的光波导设计相比,该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导波的模式泄漏,从而减小波导弯曲损耗。尤其是在弯曲光波导曲率半径、材料折射率等参数被设定的情况下,该种设计方法成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王乔张彤
关键词:弯曲损耗保形变换集成光学
共4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