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5,125 被引量:8,210H指数:28
相关作者:黄海龙徐勤刘观日刘财芝黄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49篇期刊文章
  • 1,492篇专利
  • 402篇会议论文
  • 21篇标准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0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9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7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66篇理学
  • 260篇经济管理
  • 199篇兵器科学与技...
  • 198篇电子电信
  • 18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8篇机械工程
  • 82篇文化科学
  • 61篇交通运输工程
  • 56篇电气工程
  • 55篇化学工程
  • 40篇军事
  • 29篇建筑科学
  • 2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8篇水利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天文地球
  • 13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52篇火箭
  • 905篇运载
  • 780篇运载火箭
  • 469篇航天
  • 260篇飞行
  • 202篇仿真
  • 181篇贮箱
  • 147篇复合材料
  • 147篇复合材
  • 146篇飞行器
  • 143篇有限元
  • 139篇推进剂
  • 138篇合金
  • 134篇网络
  • 103篇航天器
  • 102篇传感
  • 95篇运载器
  • 91篇气动
  • 87篇卫星
  • 81篇电磁

机构

  • 5,067篇北京宇航系统...
  • 1,234篇中国运载火箭...
  • 14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35篇大连理工大学
  • 135篇北京航空航天...
  • 119篇西北工业大学
  • 113篇北京理工大学
  • 92篇中北大学
  • 56篇北京强度环境...
  • 52篇清华大学
  • 48篇航天材料及工...
  • 45篇国防科技大学
  • 42篇国防科学技术...
  • 39篇中南大学
  • 38篇首都航天机械...
  • 34篇哈尔滨工程大...
  • 32篇首都航天机械...
  • 30篇西安交通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1篇王博
  • 38篇张会新
  • 36篇李东
  • 27篇范瑞祥
  • 22篇郝鹏
  • 21篇张立强
  • 20篇雷勇军
  • 20篇刘文怡
  • 19篇胡振兴
  • 18篇王小军
  • 15篇李刚
  • 14篇崔乃刚
  • 14篇刘竹生
  • 14篇王珏
  • 14篇荣吉利
  • 13篇谌德荣
  • 13篇刘文川
  • 12篇满满
  • 11篇权晓波
  • 11篇朱广生

传媒

  • 456篇导弹与航天运...
  • 222篇宇航总体技术
  • 174篇航天工业管理
  • 147篇强度与环境
  • 90篇导弹与航天运...
  • 83篇计算机测量与...
  • 82篇宇航学报
  • 70篇宇航材料工艺
  • 50篇载人航天
  • 41篇遥测遥控
  • 41篇航天控制
  • 37篇中国航天
  • 37篇质量与可靠性
  • 34篇低温工程
  • 33篇航空学报
  • 32篇宇航计测技术
  • 29篇航天制造技术
  • 29篇航天器环境工...
  • 25篇国际太空
  • 24篇电子器件

年份

  • 105篇2025
  • 402篇2024
  • 416篇2023
  • 405篇2022
  • 427篇2021
  • 310篇2020
  • 394篇2019
  • 378篇2018
  • 419篇2017
  • 330篇2016
  • 331篇2015
  • 318篇2014
  • 215篇2013
  • 102篇2012
  • 153篇2011
  • 94篇2010
  • 78篇2009
  • 57篇2008
  • 50篇2007
  • 30篇2006
5,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航天紧固连接系统的数字化设计方法、设备、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航天紧固连接系统的数字化设计方法、设备、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逻辑判断进行紧固件优选推送;对紧固连接系统进行正向设计仿真计算,紧固连接系统包括推送的紧固件;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对紧固连接系统进行自动化装配。...
何巍 王婕 冯韶伟 冯健华 王帅 蒋先旺 陈风雨 皮赞 石玉红 刘佳运 徐西宝 卢红立 闫路 董瑞涛 吕静 王腾 崔赢午
一种运载火箭质量特性及动力学关键参数在线辨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质量特性及动力学关键参数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六自由度飞行动力学方程和未知参数动态方程,通过构造增广状态方程实现对状态和参数的同时估计,从而可同时获得需要辨识的参数向量及状态向量,这种方法最大的优...
陈宇李君程兴余光学杨云飞张普卓邓舞燕陈彬汤波李强宋敬群王海涛容易
文献传递
重复使用火箭着陆缓冲机构动力学研究
国际化与市场化是现代运载火箭发展的必然趋势。除运载能力与系统可靠性外,发射成本将成为影响运载火箭国际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大部分运载火箭均为一次性使用,发射成本过高,生产制造周期长,难以满足发射市场需求...
袁晗王辰闫秀天王小军张宏剑
关键词:着陆冲击机构动力学
低温运载火箭液氢自流预冷系统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深入分析液氢/液氧发动机预冷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AMESim的液氢自流预冷计算模型,开展了针对特定试验系统的仿真验证工作,获得了与试验数据较为一致的仿真结果,准确预示了预冷过程中预冷时间、预冷质量流量等关键参数,为低温运载火箭预冷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黄兵陈士强李东魏一黄辉
关键词:液体运载火箭液氢AMESIM
新型级间分离方案设计与仿真被引量:6
2016年
设计了某新型导弹级间分离方案,结合级间冷分离和级间热分离的优点,采用固体燃气发生器和反推发动机作为分离能源,提出了合适的分离方式和分离时序。建立了分离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碰撞检测模型,在分离仿真时考虑反推发动机推力偏差和下面级残余推力偏心和偏斜对分离的影响,还采用了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分离体运动范围,得到分离体在偏差干扰下运动情况,同时得到了分离危险时刻中心点相对横移范围,打靶仿真中没有出现碰撞现象,分离体的相对运动在分离要求范围内,说明该分离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李慧通赵阳黄意新王旭刚
关键词:级间分离动力学模型
基于关键性能参数退化的伺服系统贮存寿命评估被引量:3
2017年
由于现代装备长寿命、高可靠的特点,较短时间内很难获得足够的失效数据,使得基于失效数据的寿命评估方法难以应用。相对于失效数据来说,产品的性能退化数据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通过产品的性能退化数据进行可靠性和寿命评估可以更加节约试验时间和费用,因此基于性能退化数据的寿命分析是解决长寿命、高可靠产品寿命评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某型伺服系统为对象,根据自然贮存和加速贮存试验数据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退化模型,利用退化模型求解失效概率分布函数或贮存可靠度函数,进而得到基于关键性能参数的贮存寿命评估结果,最终实现对伺服系统贮存寿命的综合评估。
王静杨晋勇冯静
关键词:伺服系统
2195铝锂合金钨极氩弧焊接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2195铝锂合金在焊接时裂纹敏感性高、气孔敏感性高、易氧化等问题,开展氩弧焊接工艺研究,对焊接头的抗裂性、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提高焊缝金属中的Cu含量,可以有效降低2195铝锂合金熔焊接头的裂纹敏感性,裂纹率K1=0%,K2=0%。2195铝锂合金单面双层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超过376 MPa,延伸率达到5.5%。提高焊接试板的清理深度可以解决焊接气孔敏感性高的问题,增加氩气拖后保护及背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焊接氧化问题。熔焊工艺研究可为2195铝锂合金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温斯涵朱文俐孙建秋胡正根焦好军
关键词:铝锂合金熔焊工艺力学性能
火箭捆绑机构热力耦合模型修正与虚拟验证方法
2024年
在缺少试验数据的情况下,为得到精确的火箭捆绑机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建模不确定性的模型修正与虚拟验证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充分利用前期型号已有的试验数据,对尚无试验数据的在研新型号火箭捆绑机构基于通用化摩擦热理论公式进行虚拟映射、验证及修正。首先,建立前期型号的捆绑机构有限元模型,基于已有试验数据,使用贝叶斯修正算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建立通用化摩擦热理论模型并标定其中的待定系数,使理论模型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一致;最后,建立在研型号的有限元模型,以标定后的理论计算值为依据,验证并修正在研型号的有限元模型。将该方法用于缺少试验数据的某新型火箭捆绑机构的数字化建模及验证问题,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可靠性。
贺揆张薇李长龙裴长浩
关键词:热力耦合不确定性模型修正
航天设计型企业知识固化研究与实践
2017年
[目的 /意义]如何将老一辈专家及工程人员型号设计经验固化,实现知识由隐性化向显性化的转变,有效促进知识的积累、转化、应用,是当前我国航天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方法 /过程]提出"岗位-专业-流程"三维度知识固化体系模型,通过编制岗位标准目录、设计师手册、设计模板和专家访谈等形式进行知识固化实践,对进行知识的创造、显化、共享、应用和继承的有效机制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结果 /结论 ]在单位内部型号和院相关设计单位产品研制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向菁王雪梅
基于星箭分离要素的高可靠性星箭对接分离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星箭分离要素的高可靠性星箭对接分离试验方法,包括:提炼星箭分离要素;根据星箭分离要素的不同组合情况设计多种解锁分离试验工况,使星箭分离要素向不利于正常分离的方向进行极限拉偏,完成星箭分离解锁裕度试验;根据试...
陈克李聃胡炜张亦朴徐倩李若全于龙陆凯冷月张薇夏慧
共50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