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 作品数:82 被引量:393H指数:10
- 相关作者:刘葵杨娟葛斐魏来余世锋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社区学院服务特色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社区建设是现代社会建设重要的领域,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承载社区教育主要功能的社区学院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基地,社区学院的建设要体现其教育服务的特色,为社区普罗大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各类教育是社区学院服务大众的核心所在。
- 刘葵
- 关键词:社区教育
- 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将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来源设计教学项目,从而使教学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文中以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例,介绍了项目化课程的开发过程、组织实施过程以及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要点,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借鉴。
- 江成城
- 关键词: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
- 摆脱与超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对康德伦理学的扬弃被引量:1
- 2010年
- 青年马克思的道德哲学受到康德伦理学的强烈影响,但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真正超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一个具有现实历史性的范畴,而不是一个超验的形而上学范畴。自由自觉的活动使马克思在价值论的本体根据上扬弃了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而在价值目标上超越了康德"人是目的"的道德理想。
- 余世锋刘传广
- 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
- 校企共建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绩效评价研究——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被引量:9
- 2011年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着力发展的一种基地建设模式。该文根据已经构建的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的评价机制,进行延续实证研究——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绩效评价作初步的尝试与总结,以期为提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绩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促使校企合作纵深发展夯实基础。
- 陈菲仇邵平
- 关键词:校企共建酒店管理实训基地绩效评价
- 转型社会、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工作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回顾了欧美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而讨论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工作的开展,展现转型社会背景下特有的社区工作发展路径。以"罗村方案"为例,分析了我国政府购买服务下的社区工作的不同之处,提出转型时期社区工作发展的建议。
- 徐盈艳
- 关键词:转型社会政府购买服务
- 广州市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调研
- 2009年
-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是教育的质量的直接反映。近期通过对广州市高职物流专业教师、毕业生、在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调研,本文指出了当前高职物流毕业生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高职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缺陷。
- 麦影李艳娥
-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专业
- 社区居民自治浅谈被引量:2
- 2010年
- 面对当前不尽如人意的社区居民自治现状,我们应当努力构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整合平台,培育、引导、保护居民的社区参与热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文章对扩大社区居民自治范围,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 谭洛明
- 关键词:自治
- 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组织生活是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学生党员比例不断提高,学生党员人数保持较快速的增长。如何使学生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党内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使学生党员时刻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发挥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校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对策。
- 宋星源
- 关键词:党支部
-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旅游管理》课程改革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总结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会展旅游管理》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和顺序、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训练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指出了高职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 陈菲陈平
- 转型时期的精神困境与文化审视——肖仁福长篇小说《仕途》笔谈被引量:1
- 2011年
- 肖仁福的三卷本长篇小说《仕途》以还原现场的方式展示日常而世俗化的官场生活,将权力、金钱与情欲对人性的扭曲进行聚焦,揭示出转型时期国人的精神困境。作家通过对权力、金钱、情欲与人性的博弈,反思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缺陷及其对官场中人的改造与扼杀。
- 陈菲张刘薇子罗韵皮进
- 关键词:女性叙事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