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9H指数:7
- 相关作者:黄琴孔国平张华山夏帆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铁碳微电解及H_2O_2在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联合和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2种工艺分别对糖蜜酒精废水进行处理,并考察了两种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于COD为75 g.L-1的糖蜜酒精废水,铁碳微电解-H2O2联合工艺在铁碳体积比1:1,铁与废水体积比1:5,微电解反应120 min之后,投加8%H2O2,继续反应120 min,COD去除率为33.1%,加入石灰乳调pH到7.0并离心后,COD去除率达到40%;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工艺在铁碳体积比1:1,铁与废水体积比1:4,H2O2投加量8%,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为38%,加入石灰乳调pH到7.0并离心后,COD去除率达到56.3%。
- 王维嘉陶敏杨斯潘鹏蔡俊
- 关键词: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糖蜜酒精废水
- 杨梅醋的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以杨梅为原料,采用表面静置发酵方式制得具有保健功能的杨梅醋,为阐明杨梅醋中的营养成分,对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花色苷浓度、有机酸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杨梅醋中共有19种游离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38.79%;富含Ca、Mg、Se等16种微量元素;VC含量为9.74mg/kg;富含乙酸、柠檬酸等8种以上有机酸成分;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结束时花色苷浓度>4.1×10-5mol/L。
- 朱正军孔国平黄琴王美娥夏燕陈茂彬
- 关键词:营养成分
- 酵母菌油脂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确定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的酵母菌油脂含量测定方法,对磷酸香草醛显色法、氧化酶法与重量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酵母菌体总脂含量时重量法准确度和精确度高,成本低,但操作过程烦琐、耗时长,溶剂有毒易污染环境;磷酸香草醛显色法的平均回收率约为93%,准确度和精确度较高,耗时少,最低检测限约为0.08 g/L,测定时需与相应的菌体油脂标准曲线匹配使用,其测定发酵液油脂含量与重量法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作为酵母菌油脂含量测定的方法;在测定酵母菌体内甘油三酯含量时,氧化酶法平均回收率达到98.0%,准确度和精确度高,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少,最低检测限为1.2 g/L;氧化酶法需与甘油三酯标准曲线匹配使用,同时还需对细胞进行破壁,但由于其快速准确性,也不失为一种酵母菌油脂含量测定的好方法。
- 张艳平白新鹏郭书贤王冬梅刘欢
- 关键词:酵母菌油脂含量总脂甘油三酯重量法氧化酶法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暨2017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会议征文优秀论文评选(分会场一: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研论会)
- 从河南省南阳地区土壤中分离的10株野生酵母菌株中,筛选到一株能够同步利用葡萄糖和木糖发酵高产油脂的酵母菌株ZZ-46.摇瓶发酵120 h,在葡萄糖:木糖为2∶1条件下,生物量、油脂产量、油脂含量、油脂系数和产油速率分别达...
- 张艳平郭书贤王冬梅张志立李斌
-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
- 理化诱变提高鼠李糖乳杆菌产L-乳酸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处理,再用溴甲酚紫平板及摇瓶复筛得到一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株L3,平均发酵产量为58.65 g/L,比原菌株产量提高60.77%。
- 李元媛高媛蔡俊
-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L-乳酸诱变育种
- 植物乳杆菌CGMCC8198的益生机制研究与开发
- 罗学刚
- 大孔树脂法精制栀子红色素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大孔树脂法对栀子红发酵液进行了精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GDX-201对栀子红色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精制过程为,栀子红发酵液经离心后,上清液上柱至吸附饱和,先用15%乙醇冲洗去杂,再用含0.5%Na2CO3的55%乙醇洗脱,回收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栀子红粉末,得率为88.55%,色价可达到95.67(E1%1cm,532nm),比精制前提高了近10倍。
- 张庆华朱向东张宝吴晓玉李世杰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精制
- 复合诱变选育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被引量:20
- 2009年
- 以米曲霉M-2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氯化锂和硫酸二乙脂(DES)复合诱变,筛选酸性蛋白酶高产突变株,并进行固态发酵筛选试验。从大量突变株中进行筛选,获得1株遗传性稳定的酸性蛋白酶高产突变株D-7,其酶活力由出发菌的262.7U/g提高至602.5U/g,提高了129.3%。
- 卢燕云林建国李明邱雁临胡瑛王常高蔡俊
- 关键词:酸性蛋白酶米曲霉复合诱变
- 三种益生菌混合培养及共生机理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确定酪酸菌、肠膜芽孢杆菌与粪肠球菌三种菌混合工艺。研究了三种菌混合培养的生长曲线,混合批式传49代、混合连续培养考察三种菌的共存稳定性。三种菌无细胞上清液彼此之间均有促进生长作用,混合培养液的菌数较单独培养增加,在稀释率0.042/h,填充床连续培养11d,三种菌可稳定共存,但批式传49代过程中,肠膜芽孢杆菌有消失现象,而酪酸菌、粪肠球菌均较传代前增加了100倍。平板打孔生长圈法、点种法实验分别表明酪酸菌、肠膜芽孢杆菌对粪肠球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连续培养较批式传代可更好的研究菌际关系。并得到简单易行的复方益生菌剂组方方法。
- 薛胜平杜连祥路福平
- 关键词:益生菌
- 酵母菌油脂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 为确定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的酵母菌油脂含量测定方法,本文通过磷酸香草醛显色法、氧化酶法与重量法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测定酵母菌体总脂含量时,(1)重量法准确度和精确度高,最低检测量为10mg,成本低,但操作过程繁...
- 张艳平白新鹏郭书贤王冬梅刘欢
- 关键词:酵母菌油脂含量总脂甘油三脂重量法氧化酶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