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作品数:39 被引量:147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永泉朱研程立军李晓莉曲春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教育
  • 5篇教学
  • 4篇研究生教育
  • 3篇血管
  • 3篇医学研究生
  • 3篇医学院校
  • 3篇院校
  • 3篇硕士
  • 3篇课程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学位
  • 2篇血清
  • 2篇血性
  • 2篇医学教育
  • 2篇缺血

机构

  • 39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镇江市疾病预...
  • 1篇卫生部统计信...

作者

  • 14篇袁重胜
  • 8篇方明
  • 5篇刘艳
  • 4篇李永泉
  • 3篇赵晓雯
  • 3篇刘美娜
  • 3篇张镏琢
  • 3篇朱研
  • 3篇吴秀琳
  • 3篇秦平
  • 3篇李昂
  • 2篇孙远洁
  • 2篇方传龙
  • 2篇张秋菊
  • 2篇赵尔杨
  • 2篇薄红
  • 2篇张巧
  • 2篇董靖竹
  • 2篇胥娇
  • 2篇王姗

传媒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教育探索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2
  • 1篇199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从课程定位、授课方式、授课时间、学习能力、考核方式这五方面介绍了哈尔滨医科大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目的在于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角度去探索医学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全新模式,充分提升医学研究生哲学素养与人...
方明方传龙袁重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新途径
2002年
袁重胜方传龙程秋杨宝田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专业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方法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对中国2005年9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进行计算。结果9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DALY顺位的前3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精神系统疾病。由残疾引起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的前3位分别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除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外健康生命年损失均男性大于女性。15~30岁组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最多的是精神系统疾病;60~70岁组为肿瘤;80岁以上组有精神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农村健康生命年损失高于城市,其他均为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健康生命年损失主要由死亡引起,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精神系统疾病健康生命年损失主要由残疾引起。男性和城市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更应引起重视。
刘美娜张秋菊李永泉杨晶杨凤娟
关键词:疾病负担伤残调整生命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政策变迁与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5
2016年
积极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本文以教育政策变迁和教学模式改革特点为视角来研究中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研究医学研究生教育政策有利于把握教育动向,丰富教育理论,同时为国家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其演变轨迹可以分为4个阶段:调整恢复阶段(1978年~1985年)、改革探索阶段(1986年~1991年)、深化改革阶段(1992年~1998年)和积极发展阶段(1999年-2015年)。研究医学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特点有利于理解教育现象,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是教和学过程的统一,其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考评都呈现出不同的改革特点,即教学理念和目标多元化的特点、教学内容多学科综合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学生主体化的特点、教学考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特点。迄今为止,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未来,医学研究生教育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朱研李志平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政策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医学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自1981年恢复学位制度以来,我国的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建立了学科比较齐全,学位授予质量能够得到基本保证的学位授权体系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次学位授权审核,医学门类已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2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
程立军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工作硕士学位生力军作用高等医学院校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与抗Jo-1抗体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研究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抗Jo-1抗体的关系,探讨如何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抗Jo-1抗体阳性36例和阴性118例PM/DM患者,比较两组首发症状、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结果抗Jo-1抗体阳性组以呼吸道症状首发者明显高于阴性组(52.8%vs 3.4%,P<0.05),伴发肺部感染、多关节炎、发热等症状多,RF阳性率较高,与抗R0-52、抗SSA/SSB相关性较强,检出率较高,易误诊或漏诊。部分PM/DM合并ILD患者仅有呼吸困难症状易误诊为心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感染等疾病,而部分患者却因无相关呼吸系统症状而漏诊ILD。结论 PM/DM或肺间质性病变患者,均需积极完善包括抗Jo-1抗体的抗核抗体谱、肌酶谱的检测及高分辨螺旋CT、肺功能等检查,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吴秀琳郭华张巧钱桂生方勇飞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抗JO-1抗体肺间质病变
焦虑和抑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7年
近年研究发现,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和抑郁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关注。精神因素刺激、情绪不稳定均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治疗费用、预后不良等也可导致心理障碍。本文主要综述了焦虑和抑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及躯体疾病治疗。
曲春艳曲秀芬
关键词:心律失常焦虑抑郁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多元化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被引量:9
2015年
面向培养卓越医师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开展五大模块教学:专业课程模块、外语课程模块、实践技能课程模块、科研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根据课程性质和专业发展特点的不同,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推进研究生课程评估体系改革,为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提供有效保障。
董靖竹张东华方明徐岩王志博胥娇薄红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教学方法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检索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肺癌和靶向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95~2007年有关文献.结果: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经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15%.肺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密切相关,这正是采用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结论:分子靶向治疗正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并成为21世纪肺癌治疗最具希望的方法和策略.
孙洪禹李晓莉
关键词: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发展网络教育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光纤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和网络正在渗透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如何大胆地探索科学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积极试行网络教育,己成为21世纪高校教学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袁重胜程秋方传龙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