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滨州学院地理旅游系

作品数:55 被引量:278H指数:8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3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旅游
  • 6篇经济发展
  • 5篇地理
  • 4篇高校
  • 3篇人口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库布齐沙漠
  • 3篇教学
  • 3篇产业结构
  • 2篇地理环境
  • 2篇人口增长
  • 2篇三维建模
  • 2篇沙漠化
  • 2篇石流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区
  • 2篇农业
  • 2篇区域旅游

机构

  • 47篇滨州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吉林省有色金...

作者

  • 16篇宋芙蓉
  • 10篇郭宁
  • 10篇李新
  • 7篇左登华
  • 6篇吕学军
  • 6篇韩贻强
  • 5篇董立峰
  • 4篇王林林
  • 4篇李吉英
  • 3篇于林山
  • 3篇苑惠丽
  • 3篇陈淑清
  • 2篇陈婷婷
  • 2篇崔步礼
  • 2篇常学礼
  • 1篇曹有挥
  • 1篇牛玉生
  • 1篇彭华
  • 1篇方荣辉
  • 1篇赵飞

传媒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滨州学院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北方园艺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城市勘测
  • 2篇测绘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各界
  • 1篇经济技术协作...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山东地质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年份

  • 1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库布齐沙漠典型农牧交错区沙漠化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库布齐沙漠东北部的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采用1987年、1995年和2000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在3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各时期沙丘面积、沙漠化程度及1987-1995年、1995-2003年两个时间段内的土地类型转移矩阵。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从1987年的105 582.2 hm2减少到2003年的83 326.7 hm2,沙漠化程度由0.407降为0.259,各类沙丘主要是与耕地、草甸和林地之间存在转换,农业生产活动是库布齐沙漠地区的沙漠化主要驱动因素。
王林林董立峰宋芙蓉李刚白选民
关键词:沙漠化农牧交错区库布齐沙漠
山东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份额等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变迁的一般规律,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三次产业劳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三次产业均为全国性增长部门,但不同产业竞争力具有阶段性特征,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郭宁李新
关键词:产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偏离度
1990年以来山东耕地变化及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英文)被引量:17
2009年
根据中国山东省1990~2006年的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7年来山东省耕地资源及其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山东省及内部各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GDP、人均GDP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990~2006年,山东省耕地面积经历了低速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17年来,山东省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及其占中国耕地面积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但3者的下降态势不尽相同;山东省中部地区耕地面积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少,各区域耕地变化与全省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山东省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耕地减少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均表现出同向递增或递减的交替变化趋势,经历了两个加速期和两个减速期;耕地面积与人口、人均GDP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模型说明山东省内部各区域耕地变化差异显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重要驱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土地的利用率越高,增加单位GDP、单位人口占用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因此,山东省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开发后备耕地资源,以确保耕地与粮食安全。
李新郭宁宋芙蓉
关键词:耕地资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
IMAGIS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以滨州市会展中心为例被引量:11
2011年
三维建模技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对比几种建模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IMA-GIS软件,以山东省滨州市会展中心为例,经过数据准备、提取DEM数据、提取建筑物底图数据、建筑物拉伸、纹理添加等步骤,最终生成AVI格式视频文件,实现了建筑物的三维漫游,完成了三维模型的建立。并就建模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路春燕卫海燕李吉英
关键词:数字城市三维建模IMAGIS纹理贴图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从社会需要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厚基础、重实用、突特色"角度,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把该专业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操作实践课五大板块,并对具体课程板块的时间结构进行划分。
左登华吕学军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高校
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被引量:4
2008年
以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及1995—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12.0软件对黑龙江省1995—2003年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提出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途径与措施如下: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加强环境的治理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李吉英张小虎
关键词:土地资源FA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景区展示中的应用——以滨州中海风景区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在旅游景区展示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景点展示取得的效果比使用文字和图片更生动。本文探索了利用IMAG IS软件对滨州市中海风景区进行三维建模、数据发布等展示的方法。
李吉英
关键词:三维建模IMAGIS
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分形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提出了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建议。
董立峰宋芙蓉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区
区域旅游协作:实质、影响因素与组织模式被引量:14
2006年
区域旅游协作,就是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旅游经济实体利用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旅游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及协作各方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依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和制度,对协作区内旅游要素的流动加以引导和安排的行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受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差异、协作利益、决策者行为、区域关联性、行政区划、旅游需求的空间差异、协作主题等诸多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区域旅游协作的组织模式可以归结为五类,即行政区域型、经济区域型、交通线路型、旅游圈型、主题型组织模式。
赵飞李新彭华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作影响因素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其预测初步探讨被引量:24
2007年
同高频泥石流相比,低频泥石流更具有潜在危害性。近年来,低频泥石流的暴发给我国山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山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低频泥石流沟实地考察以及对近年来我国暴发的约30例典型低频泥石流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从其隐蔽性、活动性、规模和破坏性以及灾情等方面探讨了低频泥石流的特征;以茶园沟为例,采用灰色灾变预测方法,建立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对其进行预测,经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年份一致,并且预测出2042年或2043年前后以及2095年或2096年前后茶园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最后,针对低频泥石流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倪化勇吕学军刘宇杰唐业旗
关键词:茶园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