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

作品数:430 被引量:1,561H指数:18
相关作者:谢求成邓克绪谷嘉锦王阳黄爱凤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4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5篇航空宇航科学...
  • 9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2篇电子电信
  • 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理学
  • 22篇机械工程
  • 12篇电气工程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兵器科学与技...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军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2篇无人机
  • 39篇飞行
  • 23篇飞机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9篇雷达
  • 17篇仿真
  • 15篇图像
  • 13篇飞控
  • 11篇无人驾驶飞机
  • 11篇滤波
  • 11篇驾驶飞机
  • 10篇机翼
  • 10篇合金
  • 10篇飞行控制
  • 9篇电磁
  • 9篇有限元
  • 8篇多机
  • 8篇小波
  • 6篇动力学

机构

  • 424篇南京航空航天...
  • 9篇工业和信息化...
  • 4篇东南大学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电集团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2篇海军驻兴平地...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航工业航空...
  • 2篇上海宇航系统...
  • 2篇贵州电网有限...
  • 2篇贵州电网有限...
  • 2篇湖南华南光电...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信息职业...

作者

  • 35篇黄大庆
  • 19篇肖前贵
  • 16篇裴锦华
  • 15篇曹杰
  • 14篇杨柳庆
  • 13篇王少云
  • 12篇王鑫
  • 11篇李勃
  • 10篇万顺生
  • 10篇罗秋凤
  • 9篇张安平
  • 9篇雷仲魁
  • 9篇张勇
  • 9篇诸燕平
  • 8篇钱默抒
  • 8篇陈广东
  • 8篇杨忠
  • 8篇姜涌
  • 7篇邓克绪
  • 7篇张西虎

传媒

  • 79篇南京航空航天...
  • 25篇电子设计工程
  • 12篇2006中国...
  • 11篇航空学报
  • 10篇计算机测量与...
  • 8篇遥测遥控
  • 7篇电光与控制
  • 7篇航空动力学报
  • 7篇信息化研究
  • 6篇Transa...
  • 5篇振动.测试与...
  • 5篇宇航计测技术
  • 5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应用科技
  • 4篇电子测量技术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传感器与微系...
  • 4篇伺服控制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电讯技术

年份

  • 4篇2023
  • 14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10篇2019
  • 13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30篇2015
  • 37篇2014
  • 24篇2013
  • 23篇2012
  • 30篇2011
  • 25篇2010
  • 39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33篇2006
  • 21篇2005
  • 6篇2004
4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型螺旋桨飞机动力装置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小型螺旋桨飞机的动力装置一般由活塞式发动机和螺旋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本文用实验验证和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活塞式发动机和螺旋桨性能传统的估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偏差,并进一步研究了发动机和螺旋桨性能参数的不同匹配对整个飞机动力装置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估算方法对于装小型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飞机也是适用的。用传统的估算方法所得到的各种性能数据与实验测试数据比较,相对误差的最大值均低于10%,这对工程应用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文中还用试验数据和试飞实例说明了对动力装置匹配参数加以优化的重要性。
杨致明张才文周同礼
关键词: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飞行试验飞机动力装置
水平椭球气囊动力学近似模型建模及仿真被引量:1
2018年
以水平椭球形气囊为对象,研究了该类气囊的仿真分析方法。首先从振动方程出发,建立了水平椭球形气囊的动力学近似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与近似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基于近似模型研究了气囊织物弹性对缓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织物弹性的近似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类气囊的着陆缓冲特性,相比有限元模型,可以兼顾分析精度和效率。
何成王勇邓春燕尹翔严昊
关键词:着陆缓冲有限元织物弹性
基于电磁环境效应的无人机系统级电磁辐射指标制定被引量:13
2007年
分析了实际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通过在实际飞行环境中对各地面发射机的辐射和场地电磁环境的测试,得到对无人机造成伤害的电磁环境场强极限值在0.1~8×10^3MHz频段中为60~200 V/m.将不同频段下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进行结合分析,并根据无人机中存在的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的共性特征,得到无人机系统级电磁辐射极限场强在0.1~2×10^3MHz频段中为10~60 V/m.依照国军标GJB3567-99《军用飞机雷电防护鉴定试验方法》,以及在实际飞行场地中采用410 A敏感度测试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采用该指标的无人机各机载设备工作正常,未出现设备失灵或降级情况,说明该指标的制定为无人机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评估准则.
李勃黄大庆
关键词:电磁环境效应电磁兼容无人机
小型无人直升机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介绍使用在小型无人直升机上的带传动、非常规的弹性联轴节、楔块式单向超越离合器和新颖的尾传动轴设计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孙良玉
关键词:离合器传动系统无人驾驶飞机
大型无人机双发火箭助推发射技术的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与小型无人机单发火箭助推发射系统比较,大型无人机双发火箭助推发射系统设计中存在着一些特殊问题,如火箭助推器的匹配设计,发射装置类型设计,发射参数的选择,纵向力矩平衡问题,以及机-架系统的动载荷问题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讨论,为此类无人机发射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一些设计原则和选择依据。
裴锦华吴泊宁
关键词:无人驾驶飞机助推火箭
X-cor夹层结构的剪切模量实验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力学分析得到考虑Z-Pin拉压受力情况的X-cor夹层结构剪切模量的解析式,并通过剪切刚度实验值和理论值的对比分析,得到考虑刚度折减系数M的修正理论公式。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Z-Pin从面板拔出是剪切刚度折减的原因。通过缩小Z-Pin长度的差异及提高Z-Pin从面板拉脱力的大小增大剪切刚度折减系数M,进而提高夹层结构的剪切刚度。
单杭英肖军李宁尚伟张向阳
关键词:X-COR夹层结构剪切模量刚度折减
新型多旋翼作业型空中机器人自抗扰控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输电线路树障清理作业任务对空中机器人平台稳定性、平动性和抗扰性的高要求,为克服传统平面配置多旋翼无人机姿态配合式位置移动的缺点,本文在全驱动多旋翼飞行器设计思想的启发下,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无需姿态配合即可实现前后平移运动的非平面作业型多旋翼空中机器人.首先分别建立其姿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该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跟踪控制律.多组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非平面配置旋翼空中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的接触力扰动下具有良好稳定性、平动性和抗扰性.
许昌亮杨忠姜遇红徐浩周东升廖禄伟张秋雁
关键词:空中机器人双闭环控制扰动观测器自抗扰控制
内埋电阻丝阵列检测复合材料表面裂伤初探被引量:5
1999年
探讨了用层间埋置Ni-Cr合金丝构成局部网络实现对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检测。对表面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i-Cr合金丝阵列可以在玻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用作传感元件,合金丝阵列所反映的裂端附近应力场分布是合理的。
胡自力
关键词:复合材料
基于DSP28335双核飞控计算机的实现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无人机(UAV)飞控计算机的接口丰富、浮点运算效率高、可靠性高等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双TMS320F28335(简称DSP28335)架构设计的无人机飞控计算机,一核专用于导航信息的解算和传感器信息的综合处理,另一核专用于控制律解算和机载任务管理。借助此双CPU架构,实现了飞控计算机强大的运算与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片上资源,并且电路结构简化,CPU降额使用,系统可靠性高。该双核飞控计算机被成功应用于某微型测姿系统的组合导航信息采集处理及Kalman滤波算法的姿态漂移校正。
罗秋凤高振李勇
关键词:飞控计算机双核架构无人机
基础简谐激励试验的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
2006年
将基础简谐激励试验中少数测点的测量数据结合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动力学仿真,可以节省试验时间与费用,方便快速地实现对结构的监控。本文的仿真研究基于动态矩阵变换技术,将少数测量点的测量动响应时间历程数据快速傅立叶变换后在频域下应用矩阵变换计算得到有限元模型缩聚自由度动响应,通过对缩聚自由度动响应数据逆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及缩聚转换矩阵反变换,得到了有限元模型全部自由度动响应时间历程。本文以某工程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性,验证了本文仿真技术的可行有效性。
张安平王轲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仿真简谐激励矩阵变换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