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海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管理处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秩序
  • 1篇地化
  • 1篇秩序构建
  • 1篇圣迹
  • 1篇双文化
  • 1篇双语
  • 1篇双语教育
  • 1篇宗喀巴
  • 1篇文化涵化
  • 1篇文化资本
  • 1篇历史记忆
  • 1篇贸易调查
  • 1篇教育
  • 1篇互动
  • 1篇话语变迁
  • 1篇记忆
  • 1篇观音
  • 1篇观音像
  • 1篇涵化

机构

  • 4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张海云
  • 1篇祁进玉

传媒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海藏蒙地区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的理论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基于在青海藏蒙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混杂居地区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案例,初步探讨青海藏蒙地区双语教育实践中"双语教育的文化选择"、"开放—融入式教育"、"民汉混编班"等基于本土的相关实践经验在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而深入思考现行的双语教育政策及其实践在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提升整体公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的多维效能。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依照各民族所处的语言文化区域特点并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如何在青海省藏蒙地区有效构建双语教育教学模式。
张海云祁进玉
关键词:双语教育文化涵化
汉藏蒙交界地带的文化争锋、互动与超越——以贵德观音像到中华福运轮的话语变迁为视角
2014年
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接壤地区是多族群杂居、多宗教并存、生计方式多元的多民族文化交界地带,大致处于甘、青、藏、新、川几省的交汇区,以现代行政区划下的青海为主体省份。文章以汉藏蒙交界地带黄河上游的汉儒"文化孤岛"贵德为田野点,通过国家在场下贵德文化符号的建构、文化符号在宗教信仰秩序中的变动,分析文化边界地带多元共生的文化形貌,探讨多民族地区文化争锋、互动与超越的一般性规律。
张海云
圣迹符号、文化资本与时空秩序构建——贡本地区宗喀巴历史记忆的在地化阐释被引量:1
2016年
圣迹话语体系因其历经久远的时空积淀在地方性文化展演中,显示出深厚的底蕴和沉重的分量,并因其具备的符号功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建构起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关联性和共享边疆的时空秩序。宗喀巴是贡本地区的灵魂式人物,与其相关的圣迹符号遍及今青海地区,研究作为符号象征的圣迹文化在时空秩序构建中的功能及构建途径,借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资本对国家效应的助推作用。
张海云
关键词:文化资本
秩序、流动与认同——西藏三口岸边民贸易调查记被引量:3
2018年
以西藏阿里地区普兰、日喀则地区吉隆和亚东等三个口岸的边民互市贸易为考察视角,记录现代国家构建背景下中国西藏与喜马拉雅地区的国家和区域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交往交流情形,思考和分析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性文化发展的多重认同。
张海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