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
- 作品数:26 被引量:87H指数:4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液晶嵌段共聚物液相自组装体的结构调控被引量:2
- 2021年
- 液晶化作用可作为一种外加驱动力,引入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体系中用以调控聚集体形成各向异性形貌。主链型液晶高分子刚性强,聚合难度大,而侧链型液晶高分子柔性间隔基可调,且适用于活性聚合,故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综述结合嵌段共聚物的液相自组装方法,从液晶基元种类、液晶相态以及功能化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体结构调控的研究与动态。最后,本综述总结了近年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陈爱华张承鋆邓子超孙亚兰
- 转基因小鼠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的时空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成年哺乳动物脊髓室管膜细胞损伤后表现出干/祖细胞特性。目的:利用Nestin和Foxj1转基因小鼠标记室管膜细胞,以便追踪室管膜细胞及其子代在成年小鼠脊髓损伤后的增殖分化命运。方法:对转基因小鼠T_(8)脊髓节段完全切除1 mm脊髓组织,术后1-7 d连续腹腔注射BrdU动态观察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3,7,14,28,56 d)借助BrdU,GFAP,Tuj1,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区边缘室管膜细胞的遗传命运谱。结果与结论:①未损伤脊髓中,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被激活,第3天时在损伤区周围大量增殖;②在损伤后第28天,约3.3%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表达神经元标记物Tuj1;③在损伤后第56天,约25.7%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并构成胶质瘢痕的核心,参与胶质瘢痕的形成;④通过检测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的时空动态变化、增殖和分化特征,为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 郝柳芳段红梅王子珏郝飞郝鹏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脊髓损伤转基因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
- 单细胞测序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单细胞测序是指在单细胞层面对细胞内的物质,特别是遗传物质进行检测、识别和分析,其分辨率可以达到单分子水平。单细胞测序通过获取和分析基因组、表观组(包括DNA甲基化、染色体可及性和染色质拓扑学等)、转录组以及空间组等信息来定义细胞类型,深入研究细胞功能、细胞谱系、细胞迁移和转变以及其中的分子对细胞命运决定的影响等。近年来,为提高单细胞测序因噪声而受限的效用和研究组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单细胞测序从单一组学迈向多组学,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 郑明霞谭俊龙刘湘宁刘湘宁王晓刚
- 关键词:生命科学研究
- 植介入生物材料的结构、力学特性与生物效应被引量:5
- 2022年
-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活跃。植介入生物材料的结构、力学特性及其与细胞组织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决定内植物成败的关键,其蕴含的科学问题也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1生物材料的结构与力学特性、结构仿生与生物材料创新生物材料结构与其力学特性之间有密切关系。生物体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演化出独特的结构和力学性质。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多级结构和材料合成过程,可形成一系列具有特殊力学性质的仿生生物材料。
- 樊瑜波
- 关键词:细胞组织结构仿生生物效应自然选择力学特性
- 力学环境调控骨基质仿生矿化
- 2022年
- 骨缺损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人工仿生骨修复替代材料是目前治疗骨损伤最为有效、可行的解决途径之一。要研发人工骨仿生材料,必先构建体外仿生矿化体系,以研究天然骨基质的矿化机制。胶原是矿化发生的模板,其交联度、直径、渗透压和表面电荷等性质会直接影响矿化的进行。矿化发生的生化和力学环境对矿化过程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特别是非胶原蛋白和流体切应力。流体切应力是骨组织在微观环境下受到的最主要力学刺激方式,对骨骼生长、修复以及健康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水平和加载方式的切应力对无定形磷酸钙向骨磷灰石的转化、胶原纤维的自组装和定向排列以及分层纤维内矿化的形成具有显著作用。本文总结影响骨基质矿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重点介绍流体切应力对胶原矿化的调控作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 马春阳杜田明牛旭锋樊瑜波
- 关键词:骨基质仿生矿化胶原流体切应力骨修复材料
- 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用于前列腺神经血管束术中成像
- 2023年
- 目的:研究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对前列腺周围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s,NVB)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250~400 g)NVB体内成像的动物模型,利用本团队自主研发的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大鼠体内试验,采用ImageJ及Origin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GraphPad Prism对荧光信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计算探针用于NVB成像的信背比(signal to background ratio,SBR),探索有效的给药剂量及成像时间,并对成像结构进行石蜡病理切片及HE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大鼠(n=2)外,两组尾静脉注射ICG-NP41的大鼠(n=2)均在给药后2 h、4 h后于NIR-Ⅱ荧光模式下拍摄到右侧NVB中的海绵体神经。给药后2 h和4 h,2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分别为1.651±0.142和1.619±0.110,均高于白光模式(1.111±0.0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分别为1.168±0.066和1.219±0.118,均高于白光模式(1.081±0.0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 h和4 h,2 mg/kg和4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均高于对照组(SBR=1),2 mg/kg组的平均SBR均高于4 mg/kg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半高宽法测量神经的平均直径约为(178±15)μm。石蜡切片HE染色可见右侧盆腔大神经节。结论: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能够用于大鼠前列腺周围NVB的术中实时成像,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实时定位NVB提供了一种可供转化的有效手段。
- 张展奕张帆颜野曹财广李长剑邓绍晖孙悦皓黄天亮管允鹤李楠陆敏胡振华张树栋
- 关键词:分子影像吲哚菁绿前列腺切除术勃起功能障碍SPRAGUE-DAWLEY大鼠
-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生物力学
- 2021年
- 作为植介入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骨固定器械、血管支架可修复人体组织/器官、恢复其功能。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中有7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4000万骨性关节炎患者,需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近1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骨科、心血管等医用植介入器械消费市场。近年来,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活跃,其中生物可降解材料由于其可降解吸收、可搭载药物、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植介入医疗器械、组织器官修复与再生。
- 樊瑜波
-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力学降解吸收血管支架心血管疾病患者固定器械
- 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病理全切片分析
- 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癌症组织结构变化各异,诊断耗时长且易于出错,不同病理专家对同一切片的诊断结果存在多样性,为癌症的精确诊断造成了困难,研究应用于病理全切片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具有长远意义。近年来...
- 孙树娇郑钰山姜志国谢凤英
- 关键词:图像分割计算机辅助诊断
- 文献传递
- 自上而下的深度哈希病理全切片图像检索方法
- 数字病理图像分析是当前癌症诊断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数字病理图像是指经过染色处理的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成像后得到的数字图像。目前,数字病理图像诊断最常见的方法有: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和图像检索等。其中图像分割、分类可以提供直...
- 胡定一郑钰山姜志国谢凤英
- 关键词:图像检索计算机辅助诊断
- 文献传递
- 3D打印定制式矫形鞋垫设计系统的实现与评价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根据3D打印技术特征和临床应用实际需求,研究3D打印定制式矫形鞋垫设计方法,开发相应的设计系统并进行性能评价。首先,通过鞋垫的参数化建模和足形-参数化模型间布尔差集运算,实现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全接触式矫形鞋垫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足压云图为辅助,进行包括自由修型、足弓和足跟杯调整在内的矫形设计的工具方法;通过压缩实验对柔性材料的3D打印微结构进行设计与评价。
- 刘维蒲放
- 关键词:生物力学原理参数化建模足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