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玉海杨新林那仁满都呼图门陈玉海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抑制率
  • 2篇肾病
  • 2篇肾病模型
  • 2篇土壤
  • 2篇驼乳
  • 2篇灭活
  • 2篇灭活苗
  • 2篇奶牛
  • 2篇白鼠
  • 2篇大白鼠
  • 1篇电子全站仪
  • 1篇多价
  • 1篇多价油乳剂灭...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选育方法
  • 1篇亚麻
  • 1篇盐碱
  • 1篇盐土
  • 1篇盐沼

机构

  • 16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泰安市水利和...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内蒙古水利学...
  • 1篇包头铝业(集...

作者

  • 2篇白爱宁
  • 2篇陈晓杰
  • 2篇李跃进
  • 2篇赵明敏
  • 2篇李洪波
  • 2篇张国盛
  • 2篇王林和
  • 2篇张瑜
  • 2篇杨新林
  • 2篇那仁满都呼
  • 2篇范浩
  • 2篇陈玉海
  • 2篇王永宁
  • 1篇刘奎成
  • 1篇张子义
  • 1篇王宏
  • 1篇郝红军
  • 1篇张爱荣
  • 1篇郝永清
  • 1篇巴音木仁

传媒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内蒙古畜牧科...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饲料与畜牧(...
  • 1篇内蒙古农牧学...
  • 1篇内蒙古兽医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植物增奶饲料增乳及防治隐性乳房炎效果显著
2001年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反刍动物研究中心同农业大学中蒙药研究室合作,从1993年开始研制天然植物增奶饲料,经多年多次反复试验。终于达到稳定理想的效果,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验收(项目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品对于提高产奶量,增强奶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尤其是对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隐性乳房炎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该饲料是内蒙草原的天然植物,经特殊工艺炮制,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通经下乳、提高奶量、
巴音木仁胡雅戈董润利纪双平
关键词:奶牛隐性乳房炎
驼乳对大白鼠肾病模型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对50只大白鼠进行了实验。按每个实验组平均体重最相近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尿毒清干预组、驼乳低剂量组、驼乳高剂量组5个组,每组10只,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饲养后, 从实验的第1天开始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他组用腺嘌呤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 2%的混悬液, 大白鼠按200 mg/d 剂量,灌胃给药确定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同时,每日15:00尿毒清干预组灌胃 25%尿毒清溶液,驼乳低剂量组、驼乳高剂量组灌予驼乳,每日1次,共28 d。停药后将大白鼠致死,取肾脏组织,制作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病理模型组肾小球无明显变化,肾小管及间质内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部分肾小管破坏、萎缩,其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部分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尿毒清干预组基本病变与投药组基本一致,但肾小管的破坏程度有所减少;驼乳低剂量组和驼乳高剂量组的病变基本与投药组相同。
那仁满都呼苏布登格日勒
关键词:大白鼠腺嘌呤驼乳肾脏
奶牛天然植物增奶饲料中试产品的验证
2001年
“奶牛天然植物增奶饲料”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通经下乳,提高奶量;益气生血,增强免疫,防治隐性乳腺炎,降低发病率等功效。该饲料于2001年3月15日至4月16日,在北京市平谷县西寺渠奶牛场进行投喂试验。
巴音木仁呼雅嘎董润利郝红军刘奎成王宏王景峰陈学荣乐海军王东凯
关键词:奶牛中试产品保健作用
植物免疫剂对绿豆晕疫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2021年
利用2种植物免疫剂对绿豆晕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免疫剂JM2号原液和稀释液(2倍稀释)对绿豆晕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phaseolicola)菌落生长的抑制率高达100%,JM1号植物免疫剂无抑制作用。在盆栽植株上进一步研究了2种植物免疫剂对绿豆晕疫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感病的绿豆植株第一次喷JM1和JM2号植物免疫剂,第一次喷药14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6.67%和39.82%;第二次喷药14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1.43%和15.35%。随着感病天数增加,植物免疫剂JM1和JM2号的防治效果均降低。由此可见,植物免疫剂JM1号和JM2号原液对绿豆晕疫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可在农业生产上对防治绿豆晕疫病进行推广应用。
闹干朝鲁魏瑶苗丹赵健贺小勇田晓燕赵明敏
关键词:抑制率
鸡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被引量:2
2003年
郝永清张爱荣陈晓杰刘正军
关键词: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用灭活苗防治肉种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对肉仔鸡影响的试验被引量:2
1999年
郝永青陈晓杰张爱荣
关键词:败血霉形体呼吸道疾病灭活苗
内蒙古半干旱区臭柏冠层凝结水的形成和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为探讨凝结水对臭柏的作用,采用人造凝结面法、离体枝条法和盆栽封袋法,分析了在干旱季节臭柏冠层凝结水的形成和作用。结果表明,臭柏冠层凝结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100、50、150和5 cm,其中100 cm处凝结时间最长,能够代表冠层拦截凝结水的能力,该处凝结水的发生分为3个阶段,即发生前期(14∶00~22∶00)、发生时段(22∶00至次日8∶00)和蒸发时段(8∶00~14∶00)。人造凝结面和离体枝条凝结水拦截量都与凝结持续时间呈线性正相关。高密度栽植的臭柏冠层可以不间断地向土壤方向输入水汽。通过盆栽封袋法证明凝结水对臭柏作用显著。
李洪波白爱宁张国盛王林和杨新林张瑜
关键词:凝结水
植物免疫剂JM1号对马铃薯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马铃薯枯萎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危害严重,难于防治。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3种植物免疫剂对马铃薯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及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种植物免疫剂对马铃薯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植物免疫剂JM1号抑制作用最强,接种后2d、4d、6d的抑制率分别为69.2%、48.82%、39.31%。JM2号的抑菌作用次之,接种后2d、4d、6d的抑制率分别为44.3%、30.11%、21.6%。JM3号抑菌作用最弱,接种后2d、4d、6d的抑制率分别为18.99%、20.66%、17.93%。在含有植物免疫剂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比较紧密,在接种的菌饼周围无紫色素产生。植物免疫剂JM1号对马铃薯枯萎病菌的菌丝形态没有明显影响。温室盆栽实验表明,植物免疫剂JM1号对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相对防治效果为45.4%,略低于化学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治效果(63.97%)。植物免疫剂JM1号稀释5×10-1和10-2后丧失了对马铃薯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和病害防治效果。上述研究结果对生产上应用植物免疫剂JM1进行绿色防控马铃薯枯萎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苗丹路妍陈雅寒赵健陈玉海赵明敏
关键词:马铃薯枯萎病菌抑制率
秸秆深埋对河套盐渍土盐碱调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试验在河套平原利用玉米秸秆深埋改良盐渍土,通过对秸秆不同深埋处理后的土壤盐碱变化监测,研究对盐碱调控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秸秆深埋处理能破坏土壤毛细管的连续性,减少深层土壤的水分蒸发,从而抑制盐分表聚,降低耕作层盐分含量;30cm处埋设秸秆能显著降低耕作层的含盐量,脱盐率达到61.2%,而50cm处埋设秸秆和70cm处埋设秸秆的脱盐率分别为47.1%和45.5%,同时考虑到30cm处埋设秸秆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为最优方案。
范浩李跃进陈玉海图门蔺亚莉王永宁
关键词:盐渍土秸秆隔层盐碱
毛乌素沙地土壤凝结水来源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土壤凝结水是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源,为阐明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 vulgaris)冠层下土壤表层5cm凝结水的水汽来源,应用自制凝结试筒于2008年9—10月在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院内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土壤表层凝结水由吸湿水、大气水汽凝结水和土壤水汽凝结水组成;大气中的水汽总是先于土壤中的水汽到达和离开表层5cm土壤;大气中水汽对土壤表层5cm凝结水的贡献率小于土壤水汽的贡献率,9月上旬至中旬大气中水汽和土壤水汽的贡献比为2:5,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3:10;单日凝结量和蒸发量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
李洪波白爱宁张国盛王林和杨新林张瑜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土壤凝结水水汽来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