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

作品数:13 被引量:135H指数:6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萎缩性
  • 4篇萎缩性胃炎
  • 4篇胃炎
  • 4篇慢性
  • 4篇慢性萎缩性
  • 4篇慢性萎缩性胃...
  • 3篇证候
  • 3篇中医
  • 2篇图书
  • 2篇图书馆
  • 2篇方剂
  • 1篇带教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当归
  • 1篇调气
  • 1篇虚证
  • 1篇阳虚
  • 1篇阳虚证

机构

  • 13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6篇苏泽琦
  • 5篇丁霞
  • 4篇闫军堂
  • 3篇张文君
  • 3篇刘婷
  • 3篇刘福生
  • 3篇王德辰
  • 3篇孟祥梅
  • 2篇张寅
  • 2篇杨成城
  • 2篇张少辉
  • 2篇温彬宇
  • 2篇贾梦迪
  • 1篇吴嘉瑞
  • 1篇王利敏
  • 1篇王雪茜
  • 1篇杭海燕
  • 1篇赵琰
  • 1篇王晓迪
  • 1篇刘晓倩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教育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文献挖掘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分析古代方剂中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归纳整理现代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挖掘分析其在古代方剂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粪便"并含"中药"为关键词,全面检索CNKI、万方、重庆维普、CBM数据库自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涉及的粪便类中药,对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进行筛选,并对其正名出处、历代别称、药物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进行整理;同时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平台分别检索包含每味粪便类中药的古代方剂,以每味药物方剂总数的20%作为支持度取值个数,统计其药物组合模式,并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对粪便类中药与其他药物的内在关联性进行运算,获得每味粪便类药物常见的药物配伍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用药规则。结果现代临床仍然常用的粪便类中药共有11味。它们分别被记载于多本中医药学专著中,别称繁多、药物来源广泛;其药性寒、热各异,药味涵盖酸、苦、甘、辛、咸,归经分属肝(胆)、心(心包)、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经;主治功效有解表、清热、祛风除湿、消滞、化瘀通络、化痰止咳平喘、息风、开窍、攻毒杀虫止痒、拔毒化腐生肌等不同;11味粪便类中药共检索到相关方剂1 550个,每味药均有其内在药物组合模式及关联规则。结论粪便类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对粪便类中药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将在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及各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苏泽琦张文君张雨珊王德辰孟祥梅王玮鑫吴嘉瑞李健丁霞
关键词:中药方剂肠道菌群
调气活血法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胃酸分泌的机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索调气活血法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胃酸分泌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的综合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调气活血方、胃复春片、蒸馏水灌胃治疗8周,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胃酸,测胃酸p H值,取大鼠胃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质子泵(H,K-ATPase)、ez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调气活血方可有效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显著提高大鼠胃酸分泌水平,增加胃黏膜H,KATPase、ezrin蛋白的表达面积,与空白模型组和胃复春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调气活血法可能通过提高胃黏膜ezrin蛋白表达水平,促进了H,K-ATPase在壁细胞顶膜锚定,从而促进了壁细胞酸分泌,达到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刘婷苏泽琦刘福生张寅贾梦迪龚雪妍潘静琳丁霞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质子泵EZRIN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要义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7
2015年
总结临床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证治经验。阐释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要义及用量范围,围绕其紧扣病机、扩大应用及合方加减、灵活化裁的学术特色进行剖析,并列举其治疗遗尿、痿证、干燥综合征、三叉神经痛、巅顶怕风、痤疮、支气管哮喘7个典型病例的治验实录,以期为临床拓展应用本方提供思路。
闫军堂王雪茜刘敏刘晓倩赵琰王庆国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遗尿痿证干燥综合征
基于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类研究
目的: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类,探索证候分类研究新方法.方法:基于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数据,联合运用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4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
苏泽琦张雨珊张文君王德辰孟祥梅王玮鑫杨良俊莫钦刘婷贾梦迪丁霞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
文献传递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脾阳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与脾阳虚证的相关性及内在联系。方法将3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AD组及脾阳虚证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25 mg/mL克林霉素、50%大黄水煎液2 mL灌胃,每天1次,连续10天。观察3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2 h粪便总重的变化。运用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检测大鼠血清中的代谢产物。代谢组学数据运用Markerlynx软件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组间代谢产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选取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1筛选潜在生物标记物,并通过P<0.05和fold change value>2来确定生物标志物。结果一般情况:AAD组、脾阳虚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溏、活动度减低、乏力、毛发枯槁等表现;体重:造模第10天,AAD组、脾阳虚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AAD组与脾阳虚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粪便总重:造模第5、10天,AAD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脾阳虚证组与AAD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AAD组、脾阳虚证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质谱图的峰高、峰面积不同,说明某些物质的含量发生了变化。OPLS-DA分析得出空白组、AAD组、脾阳虚证组各组聚类明显,可以有效判别AAD组、脾阳虚证组与空白对照组。AAD组鉴定出22个生物标志物,脾阳虚证组鉴定出21个生物标志物。在AAD组、脾阳虚证组中筛选出7个相同的生物标志物:O-磷酸高丝氨酸、戊二酸甘氨酸、十二烷酰肉碱、VPGPR肠抑素、DG(14∶0/14∶0/0∶0)、D胆素、PI[16∶0/18∶2(9Z,12Z)]。结论从中医证候及代谢水平上认为脾阳虚证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内在联系,二者可能均对氨基酸、脂肪酸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影响。
霍巧玲温彬宇杨成城张少辉王玉涛门斯烨李权张涛张圭珍周春宇
关键词:代谢组学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脾阳虚证克林霉素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精神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路被引量:1
2021年
"国医大师精神宣传教育基地"依托中国科协项目,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建立学风作风数据分级分类编目体系,推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通过收集国家遴选的三届国医大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中医药领域两院院士等资料,搭建完成《国医大师学风作风宣传数据库》;绘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的35位国医大师、两院院士、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学术宣传墙;以及制作王玉川、王绵之、董建华、程莘农、颜正华、王永炎、王琦、孙光荣、吕仁和、晁恩祥等10位国医大师、两院院士的个人展板,并进行展示宣传,为繁荣学校文化氛围、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大医精诚"医德医风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
闫军堂刘晓倩邱浩鲁亚楠丁胜云卢建秋
关键词:图书馆
王庆国师法仲景拓展运用当归的临证心得被引量:4
2021年
王庆国教授从医51年,熟谙经典,精于临证,善于治疗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疗效确实。当归古今临床应用广泛,历代本草著作均对当归有所论述。本文系统梳理《伤寒论》《金匮要略》具体方证,对仲景应用当归养血和肝治诸症、养血补虚治妇人、养血止血治下血、温经养血治寒凝、养血活血治疮疡、补虚润燥治便难六个方面的功效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古今接轨,以临床具体病种的中医辨证论治为前提,从治咳逆上气、养血润肠治便秘、治诸病夜甚、治血滞下痢、解多种疼痛、养血生发治脱发、养血息风治湿疹六个方面,对王教授法尊仲景、配伍灵活、一药多用、经方时方相合等拓展应用当归的学术特色进行总结,以促进临床辨证用药水平,启迪后学。
刘敏闫军堂杜欣李长香刘晓倩王雪茜
关键词:当归金匮要略一药多用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痞满方剂的方药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痞满方剂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痞满的临床诊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治疗痞满的全部方剂,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痞满的用药及组方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248个治疗痞满的方剂中,共涉及中药270味;药物出现频率≥10%的中药共27味;在支持度为10%、15%、20%,置信度为0.6的条件下,经过关联规则分析的核心用药组合分别为44个、16个、5个;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18条、4条、4条。复杂熵聚类分析得出新方潜在组合8个。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痞满方剂以补益脾胃及理气消痞药为主,临床痞满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其核心病机以脾胃虚弱,气机壅滞为要。
潘静琳赵莹苏泽琦张雨珊张文君孟祥梅王玮鑫王德辰丁霞
关键词:痞满中医方剂大辞典方药规律
对临床带教中学生学习中西医困惑的教学思考
2015年
中、西医学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方面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导致本科生在初学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应遵循中西医2门学科的特点,不但从理论上尽量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同时结合临床研究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医关系,让学生明白二者研究对象均为人体,学习中西医时应摆脱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双赢"结果。由此帮助中医药院校学生更好地对待和掌握中西医2种医学体系,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杭海燕刘福生马艾山丁霞
关键词:中西医临床带教教学思考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与铁死亡相关lncRNA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预后的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并建立TNBC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TCGA下载TNBC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信息数据。用R语言limma包筛选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survival包筛选TNBC生存时间相关基因,并与搜集到的382个铁死亡基因取交集,获得与TNBC预后相关的铁死亡基因。采用Pearson法进行共表达分析以确定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采用Cox回归分析来确定生存相关的lncRNA和预后因素。LASSO回归分析构建TNBC预后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17个差异表达的lncRNA与TNBC患者生存时间相关(均P<0.05)。采用LASSO回归分析成功构建由6个铁死亡相关lncRNA(SGMS1-AS1、AC015908.2、LINC01014、AC083967.1、TTC39A-AS1和AL353708.3)构成的TNBC风险预测模型。计算每个样本的风险评分。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以有效区分低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P<0.05)。该模型预测TNBC患者1、2和3年总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840和0.807。结论基于TCGA数据库共筛选出17个铁死亡相关lncRNA与TNBC预后相关。基于SGMS1-AS1、AC015908.2、LINC01014、AC083967.1、TTC39A-AS1和AL353708.3这6个铁死亡相关lncRNA构建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TNBC患者预后,提示铁死亡相关lncRNA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钱嘉惠杨成城温彬宇张少辉张栋马亦湘周春宇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