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附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附校
- 作品数:37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安晶卉桑甜甜李连秋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互联网思维:高中班级创新管理的法则遵循
- 2021年
- 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和迭代思维运用于高中班级的创新管理,遵循七项法则,可使成效更加突出:实施赏识教育、提高参与感、开启个性化服务、搭建活动平台、创建学习平台、建立形象银行和更新学习评价体系。
- 李妍
- 功能性训练理念与方法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新时代背景下,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明确了以体育人的重要意义和体育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深入理解功能性训练的理念与方法体系,研究功能性训练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应用情况,文章对功能性训练理念与方法进行梳理,对功能性训练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及方法,探求功能性训练理念与方法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对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 赵武锜董晓倩
- 关键词:学校体育
- 教学的关键策略:让"认知对象"与学生面对面
- 2020年
-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指出,教学的主体是"认知对象",即所要教授的内容,包括概念、事实、描述、理论、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等.教学的关键策略是如何把"认知对象"直接推到学生前面,以减少教师作为传声筒或中介的障碍.需要教师退后一步,让学生直面"认知对象";教师要把表演的空间留给"认知对象",规避用面面俱到的讲授去抢占;优质教学的根本策略在于见微知著,关键要"从缩影出发"推进整体教学进程.
- 林卫民
-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共同体
- “仪式感”的教育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学校举行的一切仪式都蕴含着“神圣感”,一次刻骨铭心的仪式,可以让学生终身铭记,胜过千言万语的“唠叨式灌输”。我深深感悟到,学校教育之所以强大,很大程度在于教育过程中向善向上的仪式感。村上春树说,“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是对生活的重视,它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 林卫民
- 关键词:仪式感教育
- 论学科教学研究的文化意蕴
- 2019年
- 目前,教师正在面对全新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复杂的形势,只有那些真正成为在教育教学行动和反思中进行专业学习的教师;那些学会如何适应教育教学实践并努力做出向更好的方面改变的教师;那些意识到外来的关于教育教学的信息或知识并不可靠,经历过自己的探寻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更加可靠的教师,才能在职业岗位上安全地生存下去,并能够获得强大的发展潜力。
- 林卫民
- 关键词:文化意蕴教学研究教育环境教育教学发展潜力知识
- 2050年的地球
- 2019年
- 自21世纪以来,人类已越来越重视对地球的环境保护了,什么多植树啊,绿色出行啊,节约能源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了,环保成了人们生活的新常态。那你想知道2050年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话不多说,快跟我一起坐上太阳能飞机去2050年的地球上游览一番吧!
- 孙承诣高万红(指导)
- 关键词:地球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太阳能
- 如何提高学校组织效能与教育效率
- 2019年
- 无论是学校组织效能还是教师课堂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教育效率,关键因素在于“人”,在于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包括管理干部的遴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能力的考评以及教师培训,等等。从组织效能来看,用人不当与用权不当是导致组织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从教育效率来看,最根本的问题是出现了一批业绩表现达不到要求的教师。这就需要在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进一步推进学校变革行动。
- 林卫民
- 关键词:教育效率教师培训优化配置课堂教学
- 日本教师人事制度及引发的思考被引量:6
- 2004年
- 2003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我有幸作为“中国教师基础教育访日团”的一员,对日本的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访问期间,我们参观了东京学芸大学(即东京师范大学),拜访了岛根县教育委员会和县立松江教育中心,考察了圣德学同等十几所中小学校,有机会比较直接地近距离地了解日本的教师人事制度。
- 杨磊
- 关键词:教师管理人事制度
- 墨香氤氲
- 2018年
- 我六岁开始学习书法,之前我一直是个不能沉下心来做事的学生。一开始,我内心对书法没有任何渴望。没想到,当看到认真和蔼的老师和飘逸的毛笔字时,我竞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
- 朱硕清
-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语文学习
- 校长要有清晰的“关于学校未来的观点”
- 2019年
- “你想要带他们到哪里去”一早,就接到小学执行校长电话,听力有点失聪的我只是断断续续听到家长委员会啥事,自然地想到家委会来学校反映问题了。后来才听清楚,原来是某年级家委会代表要来学校送一面感谢学校的锦旗。曾几何时,时有发生的家校冲突甚至群体性冲突,让我绞尽脑汁;而现在,家校之间呈现出真诚团结的和谐局面,令我十分欣慰,也为学校领导层继续带领全校教职工坚定地迈向未来,提供了十足的信心。
- 林卫民
- 关键词:家委会教职工校长领导层曾几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