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合肥工业大学矿床成因与勘查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42 被引量:250H指数:8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13篇矿床
  • 11篇成矿
  • 9篇地质
  • 9篇同位素
  • 7篇盆地
  • 6篇矽卡岩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定年
  • 4篇地质意义
  • 4篇岩石
  • 4篇锆石
  • 4篇矿带
  • 4篇长江中下游成...
  • 3篇岩浆
  • 3篇岩体
  • 3篇深部
  • 3篇铁矿
  • 3篇铜矿
  • 3篇庐枞盆地

机构

  • 42篇合肥工业大学
  • 6篇安徽省地质矿...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安徽省勘查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安徽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安徽省公益性...
  • 2篇江西省地质矿...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地质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袁峰
  • 13篇周涛发
  • 10篇汪方跃
  • 8篇邓宇峰
  • 7篇张明明
  • 6篇李晓晖
  • 6篇葛粲
  • 5篇范裕
  • 4篇陈雪锋
  • 4篇刘光贤
  • 3篇刘东甲
  • 3篇程培生
  • 3篇陈安国
  • 3篇张达玉
  • 2篇庾江华
  • 1篇张舒
  • 1篇季斌
  • 1篇张千明
  • 1篇范羽
  • 1篇蔡晓兵

传媒

  • 8篇岩石学报
  • 6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地质学报
  • 4篇矿床地质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地质科学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5篇201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被引量:121
2017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成矿带之一,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的相关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形成了一系列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重点论述了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成矿带的成矿模式。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总结工作:(1)将成矿带的构造要素突破以往按构造单元分解的做法,确立跨构造单元的"复合构造系统",结合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特点,重新确定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范围,并对成矿亚带进行了重新划分;(2)收集汇总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最新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3)从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沿基底结合带复活的网状断裂系统,阐明了成矿带的控矿构造格架,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成因规律;(4)补充和完善了断隆区和断凹区的成矿模式,并初步构筑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综合成矿模式。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主体成岩成矿作用总体上分为走滑挤压阶段(146~135Ma)、走滑引张阶段(135~126Ma)和拉张伸展阶段(126~123Ma)等三个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作用导致的壳幔过程,引发含元古代弧岩浆岩源区活化和中生代的构造活化("双活化")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的主要机制。
周涛发范裕范裕Noel C WHITE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成矿背景
安徽庐枞盆地罗河铁矿床中榍石LA-ICP-MSU-Pb定年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罗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庐枞矿集区,已探明资源量约10亿吨,是成矿带内最大的铁矿床。矿床主成矿阶段广泛发育热液成因榍石,以榍石-硬石膏-磷灰石组合为特征,在矿床-800^-900m和-1500^-1600m两个不同深度稳定发育,为确定成矿时代和成矿流体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本次工作对罗河铁矿床深部和浅部两层矿体中热液榍石开展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榍石中存在(Al,Fe)^(3+)+(F,OH)^-=Ti^(4+)+O^(2-)置换反应,并富含Zr、Nb和REE等元素。榍石中Zr含量估算矿床成矿温度约700℃,指示玢岩型矿床比矽卡岩型铁矿床具有更高的成矿温度,高温条件有利于Ti元素的迁移。榍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图均呈现出明显右倾,并具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以及明显的负Eu异常特征,轻稀土富集表明其结晶早于磷灰石和绿帘石等矿物,形成于高温热液环境,不同深度榍石的Eu异常变化表明成矿流体的氧逸度从深部到浅部有所升高。热液榍石原位微区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上、下两层榍石形成时代分别为130.0±0.9Ma和129.1±0.8Ma^129.7±0.8Ma,表明罗河铁矿床两层矿体是同一成矿系统的在不同深度的产物。矿床成矿时代与区内隐伏闪长岩体成岩时代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本文认为闪长玢岩是矿床的成矿母岩。罗河铁矿床属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形成于区域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的环境。
范裕董赫刘一男刘一男
关键词:庐枞盆地
徐宿弧安徽北段地区矽卡岩型Au-Fe-Cu矿床以及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徐宿弧安徽北段地区中酸性岩体由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部分岩体中发育一系列矽卡岩型(Fe)-Au-Cu-(Mo)和Fe矿床.对该区域内王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岩体(闪长玢岩)和区内最大的矽卡岩型金矿床(杨桥孜Au-Cu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测年研究,获得王场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2.1±1.9 Ma,杨桥孜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30.0±3.2 Ma.系统分析了区内成岩年代、矿化类型及成矿规律,认为区内的岩浆岩可分为4期,矿床分为4种类型,具体为:第1期岩浆岩为新元古代早期的浅成基性侵入岩(辉绿岩),与原生金刚石矿床有关;第2期岩浆岩为侏罗纪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岩;第3期岩浆岩为早白垩世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岩,与矽卡岩型Fe矿床和矽卡岩型(Fe)-Au-Cu-(Mo)矿床有关;第4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的酸性侵入岩.研究区还发现了与深成基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Cu-Ni矿床,但尚无年代学研究报道.矿化以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Fe、Au-Cu矿化为主,与基性侵入岩有关的Cu-Ni及金刚石矿化较少.研究区各期次岩浆岩都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伸展的构造环境,但受不同的地质事件控制.区内大规模的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分布在早白垩世,可能与同时期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有关.成岩成矿年代学与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徐宿弧地区深部可能存在与胶东地区相类似的热液金多金属矿床,为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提供了参考.
韦帅杨治邓宇峰程培生程培生毛思斌卢新哲袁峰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中酸性侵入岩
基于Theta法改进的均衡滤波器在位场边界识别中的应用——以庐枞矿集区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观测数据确定地质体的边界位置是位场数据解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边界识别滤波器通常不能均衡深、浅部的地质体边界,近些年相关研究开始致力于发展均衡边界滤波器.本文基于Theta图法定义了新的边界识别滤波器,详述了滤波器波数域及空间域的主要计算公式,通过模型验证,该滤波器显著压制了Theta图法对深部地质体边界的放大作用,较好地平衡了深部和浅部边界.通过与传统的边界识别滤波器对比,本文定义的滤波器能够清晰且更加收敛地圈定出地质体的水平边界位置.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为例,开展了1∶5万重磁数据的处理分析,并结合物性资料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重磁数据的检测结果精确刻画了郯庐断裂带的位置;庐枞盆地的磁力数据检测边界整体与盆地的地质边缘一致,明确了边界断裂在深部倾向盆地内部;识别出庐枞盆地外围一系列环形边界,这些边界封闭区域与最新勘探发现的深部岩体及铁铜矿化体相对应,对于指导区域深部找矿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安国周涛发刘东甲张舒
关键词:位场
低频LA-ICPMS分析技术应用性研究
2020年
极薄(<10μm)或易剥蚀样品的分析可通过低频(≤2 Hz)LA-ICPMS实验来获得足够长度的有效数据,从而克服高频激光实验对此类样品采集有效数据不足的缺点。由于低频LA-ICPMS分析实验信号强度低,数据离散度较大,因此很少被应用。本文分析了激光剥蚀过程中气溶胶的管道传输状态,设计了一套叠加积分匀化处理算法。虽然低频激光获得的灵敏度有待提高,但该方法仍可以极大地降低低频分析数据的离散度,提高分析精度。
闫海洋汪方跃葛粲
关键词:LA-ICPMS离散度数值模拟
基于GIS的长江中下游岩浆岩成矿核心时空聚集特征分析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岩浆岩地球化学数据作为地质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对于指示元素特征、研究成矿规律至关重要。该文以构建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浆岩地球化学数据库为基础,以岩浆岩成矿3个地质时期及其成矿岩体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为依据,利用GIS的Ripley′s K函数对不同时期成矿岩体的空间格局进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获取成矿岩体的空间聚集尺度,进而利用GIS的核密度分析工具求取3个地质时期的成矿核心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并以控矿元素Cu、Au为例展开空间分析,进一步揭示成矿核心区对于成矿预测及科学找矿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3个成矿时期(124~148 Ma)的岩浆岩成矿核心呈动态变化,形成一强多弱相结合的成矿核心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上成矿核心由铜陵、安庆—贵池矿集区向庐枞、宁芜盆地方向扩展,时间上成矿聚集程度逐渐变弱;2)以铜金成矿为主的第一时期,铜金等成矿岩体及其形成的重要多金属矿床受长江深断裂构造控制,安徽段主要集中于长江深断裂以南4~28 km处的铜陵、安庆—贵池等断隆区,其Cu、Au含量高值位于成矿核心东、西两侧的扇形带上,该区域是铜金等多金属矿床找矿的有利地段。
汪婷婷陈国旭袁峰袁峰李晓晖张明明
矽卡岩化过程铁同位素分馏行为
矽卡岩是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在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化热液影响下,经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矽卡岩矿床是世界钨资源的最主要来源(占70%),是铜、铁、钼、锡的主要来源.对矽卡岩矿床形成过程中...
汪方跃贺治伟周金胜Noel White
关键词:矽卡岩矿床铁同位素
基于MC-ICP-MS的地质样品的高精度钾同位素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得益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快速发展,钾(K)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得到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K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在示踪大陆风化、壳幔物质循环等方面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样品分离提纯过程繁琐,耗时长,以及ArH^(+)对K的直接干扰导致的分析精度不足依旧是K同位素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在使用盐酸、硝酸以及氢氟酸将样品彻底溶解后,利用装有约2.7 mL AG50W-X8(BioRadTM,200~400目)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定制石英离子交换柱,以及0.5 mol/L硝酸作为淋洗液可以有效地将地质样品中的K与Na、Ti、Mg、Mn、Al、Ca等主要基体元素一次性分离开来,从而有效分离提纯常见地质样品中的K(高Cr样品除外)。在仪器分析方面,为达到最大程度降低测试过程中的ArH^(+)产率以及提高仪器测试的稳定状态,分别采用了高分辨模式、高分辨加连续采集模式以及低分辨下扣除ArH^(+)干扰模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低分辨模式下测试成本较低,测试稳定时间最长且能达到与高分辨率测试相比拟的分析精度(实验室长期精度~0.08‰)。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一套中国国家岩石标准物质的K同位素组成,得出的K同位素测量值可以为今后不同实验室间的数据对比给出参考。
陈雅祺孙贺顾海欧黄超曹紫逸汪方跃葛粲
关键词:MC-ICP-MS
低频LA-ICPMS分析技术应用性研究
<正>极薄(<10μm)或易剥蚀样品的分析可通过低频(≤2 Hz)LA-ICPMS实验来获得足够长度的有效数据,克服了高频激光实验对此类样品采集有效数据不足的缺点。由于低频LA-ICPMS分析实验信号强度低,数据离散度较...
闫海洋汪方跃葛粲
文献传递
庐枞盆地王庄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被引量:4
2019年
王庄铜矿床位于庐枞(庐江—枞阳)盆地西南部,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砖桥组粗安岩和罗岭组砂岩中。文章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矿化特征以及蚀变特征,并且将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进一步划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及碳酸盐阶段。通过对与成矿有关的石英正长岩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岩体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7.5±1.7) Ma。矿石矿物黄铜矿硫同位素δ 34 S平均为0.466‰,显示幔源硫的特征。综合分析地质特征、年代学及硫同位素特征,发现王庄铜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可归为地层、控矿构造、岩石类型等方面,应将盆地内的火山机构及其深部存在的次火山岩或碱性侵入岩作为重点找矿目标。
杨迪袁峰邓宇峰邓宇峰孙维安刘光贤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硫同位素铜矿庐枞盆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