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340 被引量:825H指数:10
相关作者:郑碧英何秋璟李国明赵毅唐小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4篇医药卫生
  • 75篇文化科学
  • 21篇生物学
  • 7篇政治法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80篇细胞
  • 64篇教学
  • 33篇肿瘤
  • 29篇基因
  • 28篇蛋白
  • 22篇增殖
  • 18篇干细胞
  • 17篇实验教学
  • 17篇宫颈
  • 17篇病理
  • 16篇细胞增殖
  • 16篇课程
  • 15篇教学改革
  • 14篇宫颈癌
  • 13篇教育
  • 12篇信号
  • 12篇院校
  • 12篇思政
  • 12篇分子
  • 9篇理学

机构

  • 33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海南医学院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广东海洋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5篇暨南大学
  • 4篇北华大学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三人...
  • 3篇江门市中心医...
  • 3篇梅州市人民医...
  • 3篇莆田学院附属...
  • 3篇广东省天然药...
  • 3篇深圳华创生物...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佛山职业技术...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黄文华
  • 6篇殷悦
  • 4篇沈建箴
  • 4篇张纪周
  • 4篇郭峻莉
  • 3篇胡波
  • 3篇肖业臣
  • 3篇张鑫
  • 2篇刘镛
  • 2篇罗霞
  • 2篇周联
  • 2篇谢群
  • 2篇冯龙
  • 2篇孙红霞
  • 2篇路武豪
  • 2篇张国良
  • 2篇纪影实
  • 2篇阮晓红
  • 2篇娄卫华
  • 2篇孙雅欣

传媒

  • 27篇广东医科大学...
  • 12篇基础医学教育
  • 8篇教育教学论坛
  • 8篇高教学刊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中国医药生物...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5篇国际老年医学...
  • 5篇中国继续医学...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生命的化学
  • 4篇中国医学教育...
  • 4篇广东医学
  • 4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物理...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科技风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7篇2025
  • 58篇2024
  • 53篇2023
  • 47篇2022
  • 47篇2021
  • 23篇2020
  • 24篇2019
  • 19篇2018
  • 32篇2017
  • 21篇2016
3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腌制卜留克的保脆工艺
2021年
以腌制卜留克脆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腌制卜留克保脆工艺,探讨了不同发酵温度、食盐质量分数和原料清洗次数等条件对腌制卜留克脆度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发酵温度、食盐质量分数、原料清洗次数对腌制卜留克的脆度影响均极显著,各因子对腌制卜留克脆度影响大小依次为发酵温度、食盐质量分数、原料清洗次数,最终确定腌制卜留克保脆工艺最佳为发酵温度20℃,腌制时食盐质量分数12%,原料清洗3次。
宋叶涵李红玫振华
关键词:腌制过程正交试验设计
Epac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2024年
cAMP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对细胞的分化、生长、代谢等过程产生影响。cAMP直接激活交换蛋白(Epac)是小相对分子质量GTP酶Ras超家族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参与cAMP调控的多种生物学过程。Epac是多结构域蛋白,包含羧基端的催化结构域和氨基端的调节结构域,有Epac1、Epac2A、Epac2B和Epac2C四种不同亚型。Epac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过程参与炎症反应、抗氧化、抗凋亡、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钙离子的调节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Epac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着密切联系,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本文介绍了Epac的结构特点、激活过程与生理功能,并概述了Epac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陈耿基肖佳海梁浩林张志珍
关键词:CAMP信号转导心血管疾病
数字切片与玻璃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混合应用被引量:7
2023年
切片观察是病理学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构建数字切片标本库和网络学习平台,在医学本科教学中探讨混合应用数字切片与玻璃切片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应用数字切片与玻璃切片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切片考核成绩,数字切片与玻璃切片具有各自的优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李汝佳邹振宁
关键词:病理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数字切片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22年
以广东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实践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专业拓展模块;实施全员导师制;加大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力度;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加强毕业论文指导。通过这5方面的协同作用,探索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熊兴东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
等离子体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等离子体纳米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的光学生物传感器。该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光学原理和常见检测体系,重点关注了这类生物传感器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这类生物传感器的优化策略,并对未来发展与应用提出展望。
李雪萌
关键词:等离子体生物传感器病原体病毒细菌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4年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是实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对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的特点及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管理制度的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强化、定期监督巡查以及应急响应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去探讨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并提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措施,为其他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谢群柯盛王湘文吴民华冯妍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教育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抑制剂在降脂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PCSK9)已成为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重要靶点,PCSK9抑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浆LDL-C水平,他汀类药物也可降低LDL-C水平但会导致PCSK9水平升高。临床试验已证实他汀类药物与PCSK9抑制剂联合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尽管不同类型的PCSK9抑制剂作用方式不同,但其在患者中发挥的效果是一致的,目前仍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将进一步证明其安全性和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作用。
潘海强陈晓佳李彩虹张志珍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37与病毒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7(IL-37)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抗炎因子。IL-37可显著抑制多种促炎因子的表达并在多种炎症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毒感染致病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炎症损伤,IL-37在人乳头瘤病毒(HP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等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的疾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探讨。该文将对IL-37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与病毒感染及病毒相关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陈丹蕊(综述)邱霖杨煜鸿王森(审校)
关键词:病毒炎症肿瘤
纳米聚苯乙烯长期暴露中小鼠代谢谱的动态变化
2023年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揭示纳米塑料长期暴露对机体代谢的动态影响。方法13月龄的C57BL/6J雄鼠以0、1、10 mg/kg剂量的纳米聚苯乙烯(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PS-NPs)进行灌胃,灌胃暴露时长为9个月。分别于暴露第1、3、6、9个月,处死部分小鼠并收集其血液。最后采用TM广靶代谢组学技术对血清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同剂量组内不同暴露时间节点(暴露第1、3、6、9个月)的样本点均能明显分离,发现尿胆素含量随暴露时长的增加而减少,并与卟啉与叶绿素代谢通路密切相关。在长期暴露结束后(暴露第9个月),在对照组与不同暴露剂量组间比较中共发现135个差异代谢物。其中50个代谢物含量上调,85个代谢物含量下调。聚类分析发现,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嘌呤代谢通路是主要的受干扰通路,与该通路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含量(2,3-dinor-8异前列腺素F2α、黄嘌呤、2-脱氧肌苷、腺苷-3′-磷酸、次黄嘌呤等)均明显上调。结论小鼠在长期的PS-NPs暴露过程(中年-老年)中,其血清代谢谱发生改变。其中,尿胆素与PS-NPs暴露时长相关,是潜在的敏感标志物。2,3-dinor-8异前列腺素F2α、黄嘌呤等是潜在的特异性标志物,这些代谢物提示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嘌呤代谢通路是研究PS-NPs暴露损伤的可能机制通路。
潘雪艳赵毅郑雪婷李尚洁吴亮徐家豪张晓霞廖绍兵尹明娟倪进东
关键词:代谢组学花生四烯酸代谢嘌呤代谢
丁酸钠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丁酸钠(NaBu)是一种低分子量挥发性脂肪酸钠盐,属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或促进细胞分化,最终诱导细胞凋亡,此效应对癌细胞有特异性,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NaBu的这种独特性质使其成为有前途的抗癌药物。本文对NaBu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作一概述。
辛本凯郭磊唐一鑫肖业臣张纪周
关键词:丁酸钠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癌症治疗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