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作品数:338 被引量:697H指数:10
- 相关作者:梁燕润丹罗亮夏茜吴国敏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口腔颌面阵型治疗用遮盖装置
- 一种口腔颌面阵型治疗用遮盖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固定杆分别设于弧形覆面板的左右两侧;固定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一号螺杆分别通过螺纹旋接穿设在固定杆的下端;二号螺杆分别通过轴和轴承旋接穿过固定杆的上...
- 陈友利陈锐罗亮
- 大鼠髁突软骨下骨骨微结构生长发育的特征被引量:2
- 2022年
- 背景:髁突的生长发育是影响整个颞下颌关节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髁突软骨下骨作为髁突骨改建与骨重塑的最终呈现区域,具有更为活跃的改建基础,而以往研究并未对髁突软骨下骨及其微观结构进行充分探讨。目的:应用Micro CT观察大鼠髁突软骨下骨微结构及生长发育特点。方法:24只3周龄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0月龄组、3月龄组、5月龄组和7月龄组,每组6只。麻醉处死后截取右侧下颌髁突,行Micro CT扫描,将髁突9宫格划分后,选取中部前、后段软骨下骨作为兴趣区域,检测骨微结构参数。结果与结论:①雌鼠0-7个月之间多数参数发生了显著生长变化(P <0.05);从3-5个月,骨面积密度、骨表面积和骨体积比例、骨小梁数目、连通性以及骨小梁连接密度发生了显著变化(P <0.05),部分参数开始稳定;到7个月,只有骨体积分数和总孔隙率依然显示显著差异(P<0.05);②雄鼠从0-7个月仅骨小梁模式因子、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式指数以及连通性随时间生长变化不明显(P>0.05);从3-5个月多数参数平稳变化(P> 0.05);生长至7月龄,骨面积密度、骨小梁数目、连通性及骨小梁厚度大幅改变(P <0.05);③从3-7个月雌雄大鼠骨形态、骨小梁形态、骨小梁空间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但雄性变化较雌性波动更大;④结果说明,髁突软骨下骨骨质致密,以板状骨为主;雌性髁突软骨下骨生长发育早于雄性,并且先于雄性进入生长平台期。
- 刘纯贾莹杨世榕丁琪杨桦陈波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髁突骨微结构生长发育
- PU.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下衰老巨噬细胞产生凋亡抵抗的调控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脂多糖(LPS)(P.g⁃LPS)模拟的体外炎性刺激下,PU.1对衰老巨噬细胞产生凋亡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GEO数据库分析PU.1在牙周炎牙龈组织与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设为control组、P.g-LPS组、H_(2)O_(2)组、PU.1抑制剂组,采用RT⁃qPCR检测衰老相关分泌表型(IL-6、IL-1β、TNF-α)以及PU.1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21、p16、BAX、caspase-3、Bcl-2、Bcl-xl以及PU.1蛋白表达;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g-LPS组和H_(2)O_(2)组p21、p16蛋白表达上调,IL-6、IL-1β、TNF-α的mRNA上调,衰老细胞数量增加,Bcl-2、Bcl-xl表达上调、BAX、caspase-3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率减少,同时伴随PU.1 mRNA以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P.g-LPS组相比,PU.1抑制剂组PU.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且Bcl-2、Bcl-xl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同时衰老细胞数量减少,IL-6、IL-1β、TNF-α的mRNA降低,p21、p16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体外炎性刺激下,上调PU.1诱导衰老巨噬细胞产生凋亡抵抗;抑制PU.1可促进衰老巨噬细胞凋亡,减少衰老巨噬细胞数量,并下调炎性因子分泌。
- 方慧袁怡婷张永春任山杉陈露露廖维田艾
- 关键词:巨噬细胞细胞衰老
- 激光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3
- 2017年
-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激光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物理疗法,已有文献报道能够有效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本文就激光目前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治疗原理、临床疗效、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一综述。
- 李晓静刘宝珍蔡扬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激光
- IRoot Sp对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IL-6、PCT及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IRoot Sp对根管治疗的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行根管治疗的慢性闭锁性牙髓炎101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应用AH PLUS,观察组应用IRoot Sp。比较2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急症反应发生率、炎性因子、牙周相关指标。结果2组术后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急症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IL-6、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3个月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应用IRoot Sp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IL-6、PCT及CRP水平,且远期疗效理想。
- 袁媛园李毓勤梁燕
- 关键词:牙髓炎根管疗法菌斑指数
- 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06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三组,康复新组、光动力组、激素组,治疗4周后,观察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1.激素组及光动力组...
- 刘德富张玲艳蔡扬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光动力疗法亚甲基蓝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析30例OL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和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C3、C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OLP患者血清NGF和S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OLP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OLP患者CD3+、CD4+、CD8+、C3、C4低于正常值(P<0.05),CD19+、CD4+/CD8+及IgM高于正常值(P<0.05)。OLP组的NGF和SP均高于对照组(P<0.05),糜烂型OLP高于非糜烂型(P<0.05)。OLP组NGF和SP表达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OLP体征计分正相关(P<0.05),与CD19+、IgA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NGF和SP的高表达可能在OLP中参与了神经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二者共同参与了OLP炎症发展。
- 汪鹰孙小琴柳汀蔡扬
- PTH加速下颌升支截骨术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RANKL/OPG的表达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对下颌升支截骨术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方法:48只兔建立下颌升支截骨和下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模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术后间歇性注射PTH 20μ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正畸牙牙周组织中RANKL和OPG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正畸牙压力侧牙周组织RANKL蛋白及mRNA表达大于对照组(P<0.05),而OPG蛋白及mRNA表达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PTH可通过促进正畸牙压力侧牙周组织中RANKL表达,抑制OPG的表达,加速下颌升支截骨术后正畸牙的移动。
- 李耀唐正龙陈小燕王冬香高琼
-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
- 以上唇硬下疳为唯一临床表现的一期梅毒1例
- 2020年
-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染病[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性观念的改变及性行为方式的多样化,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呈几何性增长,以口腔病损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也逐渐增多[2,3]。鉴于早期梅毒的高传染性及晚期梅毒对全身系统的不良影响,口腔医生的正确诊断对于梅毒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报道1例上唇硬下疳病例,旨在加强口腔医生对一期梅毒临床表现及诊疗规范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以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 万梅冉丽蔡扬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一期梅毒
- 一种口腔正畸用压膜式酸蚀托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正畸用压膜式酸蚀托盘,包括支撑机构和托盘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撑件、第一套筒、移动插杆和螺纹杆,支撑件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第一套筒固定连接在支撑件上端,螺纹杆螺纹贯穿支撑件上端,螺纹杆一端与移...
- 冯安琪 柳汀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