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 作品数:18 被引量:51 H指数:4 相关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mRNA的抑制及其与头孢噻肟的协同抗菌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黄芩素与头孢噻肟联合对ESBL阳性肺炎克雷伯菌标准株的协同作用,并分析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抗生素的协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CLSI 2012的方法与判定标准,选取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肺炎克雷伯菌... 蔡文辉 付英梅 张文莉 陈小贝 王亚贤 赵吉子 张凤民关键词:黄芩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协同抗菌作用 细菌鸟氨酸脱羧酶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0年 多胺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其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是鸟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多胺共同参与生物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细菌鸟氨酸脱羧酶在结构上和真核生物略有不同,但是功能类似,其能通过促进多胺的产生发挥对细菌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细菌鸟氨酸脱羧酶也参与细菌对其他物种的作用,但对人体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细菌鸟氨酸脱羧酶在促进细菌生长、适应环境、抗生素抗性和生物膜形成等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希望能对细菌鸟氨酸脱羧酶及其作用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信息与参考。 赵倩 付英梅关键词:细菌 鸟氨酸脱羧酶 多胺 LED红光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2019年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电子元件。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升级,其应用范围也从传统的照明领域延伸扩大。近年来,LED在临床应用及基础试验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LED在皮肤病、关节炎、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与修复、抗感染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主要对LED红光在多种临床疾病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魏霜 李玉军 张凤民关键词:发光二极管 疾病治疗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与RNA病毒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20年 天然免疫是宿主细胞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抵御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后通过信号转导机制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作为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重要接头蛋白,可以接收上游Toll样受体(TLR)和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受体(RLRs)等识别RNA病毒并传递信号,活化下游NF-κB和IRF3/7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激活干扰素表达,介导天然免疫相关信号通路。RNA病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针对MAVS也形成了一系列免疫逃逸策略。本综述介绍了MAVS的发现及结构,并对MAVS抗RNA病毒的作用及病毒对MAVS的负调控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那睿思 李颜超 陈硕 李玉军关键词:RNA病毒 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 2016年 伍连德博士是国际著名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微生物学家,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杂志》创始人。1910年12月至1931年在哈尔滨期间,伍连德博士成功控制了哈尔滨鼠疫大流行,创立了“肺鼠疫”学说,证实了旱獭在鼠疫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被国际医学界赞誉为“鼠疫斗士(Plague Fighter)”,组织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防疫机构和中国第一个现代医学研究所,构建了中国最早的疫病防控体系,于1926年创建了滨江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 张庆猛关键词:伍连德 肺鼠疫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与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是重要的T细胞调节因子,其通过负调控作用调节T细胞功能和免疫应答。在HIV-1感染中,T细胞功能发生异常,免疫应答出现障碍,因此了解HIV-1感染后机体的免疫调控功能及对HIV-1感染后CTLA-4对病毒的作用及其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袁海燕 黄磊 高士豪 田珍 凌虹 王甲业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调控 肺外结核病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21年 肺外结核病指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肺部以外器官和部位的结核病。近年来肺外结核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未能得到早期有效治疗的肺外结核病患者可能并发畸形、截瘫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对从病原学角度诊断肺外结核病至关重要。基于此,总结了近年来肺外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方法、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检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概况及应用进展,并对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今后肺外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玄琦月 韩雪 付英梅关键词:肺外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微生物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 630nm LED照射促进TRPV1表达诱导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022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类以滑膜增生、滑膜关节损害、活动功能不全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全身性自我免疫炎症性病变。目前,对于RA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中光疗法由于其无侵袭力、无痛等优势,被用作辅助治疗手段普遍应用于临床。为此,本研究通过630 nm LED红光探讨了光生物调节法通过促进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从而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理。JC-1染色试验表明,630 nm LED光照后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增强,膜电位降低;使用CASP3活性检测试剂盒和CASP9活性检测试剂盒进行试验,证明630 nm LED可以促进MH7A细胞中CASP3和CASP9酶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试验显示,630 nm LED可以促进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TRPV1)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证明,经过630 nm LED红光照射可以促进MH7A细胞TRPV1蛋白的表达;CCK-8试验表明,630 nm LED可以显著性抑制MH7A细胞活力,但不能降低TNF-α刺激下TRPV1拮抗剂处理的MH7A细胞活性;TUNEL试验证实,630 nm LED照射诱导MH7A细胞凋亡,但不能诱导TNF-α刺激下TRPV1拮抗剂处理的MH7A细胞凋亡。综上所述,630 nm LED红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通过调控TRPV1促进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凋亡,这对辅助缓解RA滑膜炎症有一定作用。 吴昊 刘倩楠 刘海亮 张凤民 宋武琦关键词:发光二极管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凋亡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TRPV1 肠道菌群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9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增生和外周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已有研究证实RA患者中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其中益生菌的研究备受关注,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调整菌群结构达到预防或者治疗RA的效果.现通过分析RA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变化来概述肠道菌群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益生菌的治疗策略. 王婕琳 石阳倩 张凤民 张凤民关键词:益生菌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 norD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norD编码的超家族转运蛋白NorD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W2野生株和norD基因缺失株及norD互补菌株,微孔法培养形成生物膜,同时使用番红染剂对形成的生物膜染色,通过酶标仪检测特定波长下的A值,对细菌生物膜形成定量分析。结果常规培养时,MW2野生株和MW2 norD缺失株生物膜的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Fe^(2+)离子环境下,MW2 norD基因缺失株培养48h,生物膜形成的量少于MW2(t=3.878,P=0.0082)。结论MW2 norD基因缺失株在低Fe^(2+)离子环境下引发生物膜分解,提示NorD可促进Fe^(2+)离子环境下生物膜的形成。 张智玮 乔林爽 赵月辉 崔洪波 赵吉子 张文莉 张凤民 付英梅关键词:生物膜 M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