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作品数:85 被引量:547H指数:12
相关作者:贾树华吴心灵周世昱李娜赵岩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34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9篇心理
  • 9篇乳腺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8篇大学生
  • 8篇心理学
  • 8篇抑郁
  • 8篇理学
  • 6篇少年
  • 6篇青少年
  • 6篇人格
  • 6篇焦虑
  • 6篇妇女
  • 5篇医学生
  • 4篇心理健康
  • 4篇情绪
  • 4篇问卷
  • 3篇幸福感
  • 3篇院校
  • 3篇正畸

机构

  • 8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0篇辽宁师范大学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8篇纽约州立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北财经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吉首大学
  • 2篇葫芦岛市中心...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冈山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姜潮
  • 17篇吴心灵
  • 17篇贾树华
  • 14篇王昭
  • 8篇李娜
  • 7篇高博
  • 7篇杨丽珠
  • 6篇孙月吉
  • 6篇孙丽岩
  • 6篇王福东
  • 5篇周世昱
  • 5篇王若雨
  • 5篇刘启贵
  • 5篇张杰
  • 4篇郑亚
  • 3篇周莉
  • 3篇刘红彦
  • 3篇穆丽波
  • 3篇吴军
  • 3篇张杰

传媒

  • 12篇中国健康心理...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高校医学教学...
  • 4篇心理科学进展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社会心理科学
  • 2篇科教文汇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外企业文化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电子世界
  • 1篇中国校医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解剖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姜潮贾树华孙月吉张杰
关键词:心理解剖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与精神分裂症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中国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相互间的关系以及与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 收集92例样本,分3组:精神分裂症组52例,年龄(41.1±9.66)岁,该组又分为治疗和非治疗组;其他精神病组(非精神分裂症)26例,年龄(49.0±12.84)岁,正常对照组14例,年龄(29.9±3.21)岁。应用May Guunwal-Giemsa染色法,研究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细胞在精神分裂症组比其他精神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应激淋巴细胞在精神分裂症组比其他精神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性别之间无差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P细胞比末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抗精神病药物对应激淋巴细胞的比例没有影响。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中P细胞和应激淋巴细胞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49)(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周血中始终存在高比例的P细胞及低比例的应激淋巴细胞,P细胞并非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P细胞有可能作为一个生物学的标记,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研究。
阎金松姜潮林肇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异型淋巴细胞形态学外周血
整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体制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评估与筛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问题,采用整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提升和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陈珍赵星弈贾树华
关键词:老年人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青少年抑郁症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7
2015年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全球范围内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1]。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由抑郁症造成功能残疾的人数将上升到所有病种的第2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并将占到全球因神经精神因素致残病因的三分之一,成为有待解决的最重要的精神障碍[2]。近年来,抑郁症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且自杀意念较强,极易诱发自伤、自杀行为[3]。
陶然纪文博张惠敏
关键词:抑郁症代谢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青少年
医学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相关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医学生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干部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多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Ms)与自我和谐总分呈负相关(r=-0.300,P<0.01);回避失败(Mf)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正相关(r=0.377,P<0.01);合成动机(Ma)与自我和谐总分呈负相关(r=-0.451,P<0.01)。结论医学生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关系密切,对成就动机的合理调控有助于促进学生干部心理和谐度,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吴心灵赵岩刘成久金珊
关键词:自我和谐成就动机学生干部自我和谐量表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2年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的进行调查,分别调查了性别、年龄和教授科目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编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性别、年龄和教授科目三个影响因素对工作负荷、社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发展需要、教学及考试压力和学生6个职业压力维度有不同的影响。
李娜迟铁梅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压力影响因素
医学生认知偏差与孤独感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医学生认知偏差类型与孤独感水平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20名医科大学二年级学生,采用认知偏差问卷、情绪-社交孤独问卷进行统一调查。医学生认知偏差类型与情绪-社交孤立状况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双尾检验;以情绪-社交孤独总分为因变量,以抑郁-歪曲、非抑郁-歪曲、抑郁-非歪曲、非抑郁-非歪曲四种认知偏差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城乡来源学生的认知偏差与情绪-社交孤独水平的差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抑郁-歪曲的负性认知偏差与医学生情绪孤立(r=0.161,P=0.021)、社交孤立(r=0.266,P=0.000)、情绪孤独(r=0.340,P=0.000)、社交孤独(r=0.385,P=0.000)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情绪社交孤独总分=27.165+1.908(抑郁-歪曲)+0.836(抑郁-非歪曲)。非独生子女在“抑郁-歪曲”(P=0.017)、社交孤立(P=0.001)、情绪孤独(P=0.016)、社交孤独(P=0.000)4个维度上均高于独生子女;农村来源学生情绪-社交孤独4个因子均高于城市来源学生(P〈0.05)。结论医学生的负性认知偏差水平同其情绪与社交孤立状况及孤独感体验存在正相关,回归分析提示不良认知倾向及负性情绪有可能是导致医学生人际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非独生子女和农村来源学生社交孤独体验较深,且非独生子女存在较明显的负性认知偏差。
吴心灵关培山王贺丽张佳慧张立立
关键词:孤独感
医科大学生优秀学业表现的人格心理学分析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优秀学业表现的特征人格以及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的人格心理学原因。方法:以卡特尔16PF个性测验为测试工具,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医科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综合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男女生的开放性分别为5.80±0.89和4.47±1.41,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和大学生的自律性和稳定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1和0.263。结论:医科男女大学生学业成绩差异主要与其开放性大小有关,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成绩分值的高低与人格特质中的自律性和稳定性大小成正比,提示加强大学生自律性和稳定性的训练有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
吴心灵李嘉芝林志坤何睿谢缪婧
关键词:人格特质学业成绩
自杀丧亲者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丧亲,特别是自杀丧亲对于失去死者的亲人来说是一个创伤性事件。应对作为在遭遇心理应激后的缓冲机制,丧亲者如何应对丧亲后果以及采取何种应对方式来减小丧亲对他们的影响,对于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自杀遗族应对方式的理论观点、测量工具、研究现状以及对自杀预防与干预的启示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中国农村自杀预防、干预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博贾树华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案例报告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通过一例大学生焦虑症来访者的咨询案例,阐述了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协助来访者解决自身问题的整个过程。本案例中来访者因为对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不合理认知而形成焦虑情绪。在咨询方法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重新调整对生活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其他人的态度,缓和焦虑情绪和不安全心理,并通过给予其行为指导和压力管理建议帮助其矫正不良生活习惯,恢复正常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
吴心灵
关键词:焦虑症合理情绪疗法压力管理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