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1,325 被引量:6,129H指数:30
相关作者:李子彦柳燕胥青山王碧云吴笛更多>>
相关机构: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20篇期刊文章
  • 7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1篇文化科学
  • 57篇经济管理
  • 41篇政治法律
  • 27篇哲学宗教
  • 17篇社会学
  • 10篇语言文字
  • 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3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35篇教育
  • 150篇教师
  • 127篇高校
  • 104篇教学
  • 83篇课程
  • 72篇高等教育
  • 39篇学科
  • 39篇学术
  • 39篇文化
  • 32篇研究生教育
  • 28篇义务
  • 28篇义务教育
  • 27篇大学生
  • 27篇主义
  • 25篇院校
  • 25篇办学
  • 24篇创业
  • 22篇职业教育
  • 21篇教育改革
  • 21篇考试

机构

  • 1,191篇武汉大学
  • 39篇乐山师范学院
  • 2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7篇华中农业大学
  • 14篇中南民族大学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1篇长沙师范学院
  • 10篇清华大学
  • 9篇江西理工大学
  • 9篇临沂大学
  • 8篇湖北大学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7篇湖南第一师范...
  • 6篇武汉工程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贵州大学
  • 4篇广州大学
  • 4篇杭州电子科技...
  • 4篇武汉职业技术...

作者

  • 40篇黄明东
  • 39篇程斯辉
  • 26篇王传毅
  • 25篇罗儒国
  • 23篇李汉学
  • 19篇刘亚敏
  • 19篇蒲蕊
  • 19篇陈越
  • 15篇李保强
  • 15篇邱均平
  • 15篇柳燕
  • 14篇陈峥
  • 13篇殷朝晖
  • 13篇吴慧平
  • 10篇王郢
  • 10篇冯惠敏
  • 10篇姚宇华
  • 9篇汪如锋
  • 8篇王声平
  • 8篇刘博文

传媒

  • 34篇教师教育论坛
  • 32篇湖北教育
  • 30篇教育科学研究
  • 2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9篇黑龙江高教研...
  • 16篇高教探索
  • 15篇教育研究
  • 15篇高教发展与评...
  • 14篇学校党建与思...
  • 14篇湖北招生考试
  • 14篇学园
  • 13篇教育家
  • 12篇教育评论
  • 12篇外国中小学教...
  • 11篇新课程研究
  • 10篇教育发展研究
  • 10篇教育探索
  • 10篇现代特殊教育
  • 10篇湖北教育(综...
  • 10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9篇2024
  • 52篇2023
  • 99篇2022
  • 106篇2021
  • 66篇2020
  • 108篇2019
  • 101篇2018
  • 149篇2017
  • 136篇2016
  • 128篇2015
  • 36篇2014
  • 13篇2013
  • 20篇2012
  • 22篇2011
  • 28篇2010
  • 30篇2009
  • 26篇2008
  • 14篇2007
  • 22篇2006
  • 11篇2005
1,3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高校数量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基于修正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1987-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高校数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间的高校分布均存在显著且逐年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我国省域高校数量规模对邻近省域和国内其他省域经济增长均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校数量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东部区域内的省域高校数量对其他省域经济增长呈现"负溢出"效应;高校数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地区间呈现"单向溢出"的特点。提出高校数量规模的区域发展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域战略相适应,合理扩大高校数量规模,优化高校区域分布结构,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等建议。
高杨张艳芸李静晶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被引量:13
2006年
蒲蕊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改革师资培养尊重教师
学科自信与教育史学科建设被引量:7
2018年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教育自信。坚定教育自信,需要教育科学自信,教育科学自信离不开教育史学科自信,教育史学科自信不仅是教育科学自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育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自信是指学科研究者、学习者、应用者对所从事的学科之价值、地位、前景有着一种充分的信任,并保持有在这个学科领域学习、研究、工作能够有所作为的信心,能够取得成功的心理状态。学科自信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心理条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科人应具有的可贵精神品质。当下,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史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自信的支撑。试想如果教育史学科缺乏学科自信,从事教育史学科研究、教学、学习的学者、教师、学生对教育史学科的价值滋生怀疑,对教育史学科的前景心生暗淡,教育史学科的建设发展将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要在坚持学科自信中、提振教育史学科信心中不断推进教育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程斯辉
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对湖南省长沙市A幼儿园大班主班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师幼互动的情况的观察研究,发现该班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处于被动,师幼互动主要是师个互动,师幼互动内容以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为主,师幼互动氛围比较紧张,师幼互动模式比较单一,师幼互动中幼儿参与互动的机会不均等,教师的情绪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基于此,教师应转换角色,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促进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
王声平王声平
关键词:师幼互动个案研究
德国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提升的经验及启示被引量:2
2021年
德国重视以教育强国打造职业教育特色,通过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成效显著。这一成就并非教育一己之功,得益于德国联邦政府调整管理机构及其功能引导代际合理流动、法财并举支持收入代际向上流动、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代际良性流动,学校教育发掘职业教育潜能拓宽收入代际流动性提升渠道、接轨国际学位制度筑牢全球社会流动基础,社会各界以投身职业教育建设支持分流主体、以帮扶高校学生就业提升分流成效,受教学生重视学业追求收入代际向上流动、积极就业力求收入代际向上流动。借鉴德国经验,我国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要协力推动教育发展,促使教育在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提高方面实现新突破。
陈新忠康诚轩
关键词:德国教育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残疾儿童家校社协同康复服务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康复是残疾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学校是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的重要场所。目前康复物质资源有待完善、人力资源急需优化、社会支持略显薄弱、家庭参与能力明显不足、配套政策亟待出台等问题制约着学校康复服务的效率与发展。从价值、支持和能力角度对家校社协同康复服务机制进行分析,建议通过推广家校社协同康复的社会价值,深度挖掘家校社康复主体间的协作能力,借助广泛的社会康复资源,使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以破解学校康复服务困境。
张杨王振洲
关键词:社会价值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工作新技术
2019年
"互联网+"强调把互联网科技深度融合到传统行业中,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统合优化作用,通过辅助行业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互联网科技深度融合到教育领域即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新业态。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新的教育工作技术,这里分析几种,供大家参考。
李保强汪学均
关键词:数据挖掘网络教学平台
我国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政策演进与前瞻被引量:6
2021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政策经历了"以工农当家为主线的利好期"、"以阶级斗争为主导的动荡期"、"以机会公平为重点的调整期"、"以均衡质量为核心的推进期"和"以脱贫致富为目的的帮扶期"五个阶段。政策内容在教育机会、经费扶持、渠道疏通、质量提高、环境营造和愿景实现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演进特点,逐渐凸显出强民富民的价值功能。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教育影响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实践短板,我国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未来政策应加大机会均等补偿力度,稳步推进弱势阶层教育起点公平;借助建档立卡扶贫制度,构建弱势阶层教育精准帮带动态机制;健全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弱势阶层自我提升长效渠道;引导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形成弱势阶层教育优质发展合力;激发环境的正向促进作用,引导弱势阶层积极关注子代与自身发展;强化职业指导常态教育,提升弱势阶层就业创业竞争力与适应性。
陈新忠黄欢
关键词:教育发展政策演进
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困境与破解被引量:1
2015年
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是实现政府、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尽心尽责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然而,实践中还存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主体地位不平等、权责不明晰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学校自主权受到抑制,社会中介组织独立性和自主权缺损;约束政府和保障学校与社会权责的制度供给不足及有效性不高等困境。这需要在改革中明确管办评各主体的权责,构建各权责主体协同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约束管办评各主体权责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各主体权责。
徐玉特
关键词:基础教育
国际化视野中的教学环境研究:回顾与前瞻——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的分析
2020年
一定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主体总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于教学环境已有研究成果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进行数据分析,并且通过阅读梳理发现,教学环境研究起步较晚,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数量较少。国外有关教学环境研究主要反映在定义内涵、物质建设、心理调控、虚拟教学环境几大方面;国内教学环境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构成要素、优化策略、影响机制、信息化实践等方面。总体看来,目前教学环境研究在视角选择、内容挖掘和主体定位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教学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向:其一,拓展研究视野——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国际化的交叉研究;其二,深化研究内容——关注运行模式、评价机制和保障体系的动态化实践研究;其三,对标研究定位——加强多方法、跨领域、网络化的合作研究。
黄烨
关键词:教学环境知识图谱
共1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