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553 被引量:1,115H指数:13
相关作者:史俊涛郑炜黄春晖杨玉玲朱天益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理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8篇期刊文章
  • 7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0篇建筑科学
  • 1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经济管理
  • 17篇文化科学
  • 16篇矿业工程
  • 15篇水利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9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艺术
  • 5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5篇隧道
  • 47篇混凝土
  • 43篇建筑
  • 29篇数值模拟
  • 29篇值模拟
  • 26篇黏土
  • 26篇红黏土
  • 25篇载力
  • 25篇承载力
  • 24篇公路
  • 21篇应力
  • 21篇教学
  • 20篇有限元
  • 19篇荷载
  • 18篇地基
  • 18篇边坡
  • 15篇力学特性
  • 14篇桥梁
  • 13篇抗震
  • 12篇围岩

机构

  • 526篇贵州大学
  • 22篇贵州理工学院
  • 12篇贵州省交通规...
  • 12篇重庆大学
  • 8篇西南交通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6篇中国电建集团...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5篇江西理工大学
  • 4篇贵州交通职业...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贵州省建筑设...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贵州联建土木...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铁道第二勘察...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陈开圣
  • 6篇包太
  • 6篇李江
  • 6篇杨玉玲
  • 5篇黄勇
  • 5篇李围
  • 4篇张涛
  • 3篇余压芳
  • 3篇左宇军
  • 3篇刘建浩
  • 3篇赵青
  • 3篇石东艳
  • 3篇刘远明
  • 3篇占玉林
  • 3篇李绮文
  • 3篇龙建旭
  • 3篇陆天友
  • 3篇张煜
  • 3篇胡松
  • 3篇谢涛

传媒

  • 60篇山西建筑
  • 19篇科学技术与工...
  • 18篇魅力中国
  • 12篇硅酸盐通报
  • 1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0篇公路
  • 10篇地下空间与工...
  • 10篇中国水运(下...
  • 9篇价值工程
  • 9篇土工基础
  • 9篇才智
  • 7篇建筑结构
  • 7篇建筑技术开发
  • 7篇建材与装饰
  • 6篇应用力学学报
  • 6篇中国水运
  • 6篇工程爆破
  • 6篇水利科技与经...
  • 5篇科技导报

年份

  • 30篇2024
  • 54篇2023
  • 41篇2022
  • 31篇2021
  • 33篇2020
  • 50篇2019
  • 38篇2018
  • 21篇2017
  • 17篇2016
  • 27篇2015
  • 2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4篇2011
  • 50篇2010
  • 41篇2009
  • 24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5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软土场地地铁车站动力响应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依托上海某软土场地框架式地铁车站开展了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在模型基底输入相同峰值加速度、不同频率成分的地震波,研究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对近场和远场加速度,以及车站结构的加速度、动应变、轴力和弯矩等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的频率成分将同时影响场地、车站结构的加速度大小及其沿场地深度的分布,低频丰富的地震波对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更加显著;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对结构不同类型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不同。
张志明张志明袁勇
关键词:地铁车站软土场地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堆石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堆石混凝土(RFC)因其骨料粒径过大,很难用常规力学试验检测强度。文章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某实际工程的RFC试块进行强度检测,探究超声综合回弹法检测RFC强度和全国测强曲线推定RFC强度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RFC的实测抗压值与超声代表值和声速代表值均呈正相关;全国统一测强曲线推定RFC强度其相对误差不满足规范要求,不适用于RFC的强度推定;用回弹值、声速值和抗压强度实测值进行回归拟合出了RFC的专用测强曲线,其精度远高于全国测强曲线,更适用于推定RFC的强度。
杨坤唐晓玲李友彬朱伯文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
软土地区中庭式地铁车站动土正应力分布规律
2022年
依托上海某中庭式地铁车站工程,开展了谐波激励及地震波激励下的土-地铁车站模型振动台试验。采集了车站侧墙动土正应力数据,分析了车站侧墙动土正应力的时程、实时分布和峰值分布等响应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在谐波激励下,侧墙动土正应力时程具有周期性,其时程的频率与输入谐波的频率一致;在地震波激励下,侧墙动土正应力时程仍具有周期性,其时程的一阶卓越频率与场地的一阶卓越频率一致;在同一时刻、同一埋深处,车站左、右侧墙的动土正应力绝对值相差很小,呈一拉一压的状态;侧墙动土正应力峰值整体呈近似L形分布,最大应力发生在侧墙底。
张志明郭宗程袁勇
关键词:地铁车站软土地区地震响应
微型桩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且急需抢险处治的的滑坡、路堤边坡、基坑等救灾工程,坡体稳定性差,传统支挡结构难以实现快速施作,而微型桩具有明显优越性。但不同形式的微型桩,其承载力及破坏特征不同。通过改进yas-2000型压力试验机,并将其用于测试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配钢筋桩及钢管混凝土配工字钢桩的抗弯承载力,结果表明:①钢筋混凝土桩的受力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未裂阶段、裂缝阶段及破坏阶段;②钢管混凝土配钢筋桩及钢管混凝土配工字钢桩的受力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压实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强化阶段;③通过对比分析上述3种不同结构微型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出在3种不同结构的微型桩中,直径相同时钢管混凝土配工字钢桩的抗弯承载力最大,其极限弯矩值为209.21 kN·m。
陈再谦帅世杰蒲黍絛张丽华饶军应刘灯凯谢财进
关键词:微型桩抗弯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桩
能量法在一类钢压杆(巴杆)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应用能量法对实际工程中的一类压杆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临界荷载的表达式,计算结果与采用有限元法的数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李绮文丁圣果丁婷姜宇
关键词:临界荷载能量法
文献传递
多层轻钢结构楼盖的设计与经济性研究
2008年
近年来轻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很快,在这些结构当中楼盖的合理选择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起到将竖向荷载传给梁柱,保证抗侧力结构的空间协同作用,而且还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造价以及施工的进度,因此在确定多层轻钢结构楼盖的方案时,本文将进行探讨。
许为乔
关键词:轻钢结构
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针对红黏土路基病害的现象,以余庆~凯里高速公路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对红黏土进行干湿循环试验,采用直剪试验分析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红黏土的强度指标衰减规律。在边坡稳定性验算中,建议采用长期强度指标(即第5次循环后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以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陈开圣
关键词:红黏土干湿循环抗剪强度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预测被引量:2
2022年
在细观层次上,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水泥砂浆及骨料-水泥砂浆间界面过渡区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基于Python语言,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具有周期性的混凝土单胞模型,结合均匀化理论和周期性边界条件,提出了考虑界面层作用的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预测方法。采用已有文献结果验证了模型预测值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单胞尺寸、界面层厚度、骨料体积率及骨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单胞模型可有效预测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与已有方法预测结果的误差范围为1.87%~4.97%,混凝土单胞模型的尺寸建议以150 mm为宜,20%~40%内的骨料体积率对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最为明显,而界面层厚度与骨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呈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的影响规律。
陈思翰吕方涛黄威王玲玲孔德文
关键词:混凝土单胞模型均匀化理论周期性边界条件等效弹性模量
某市政公路双连拱隧道主体方案结构设计
2010年
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分隧道建筑限界、横断面设计、洞门三部分具体介绍了某市政公路双向六车道复合式曲中墙双连拱隧道主体方案结构设计,并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余禹李围
关键词:市政公路双连拱隧道
同步优化失效概率与建设成本的天然气管网布局流程被引量:3
2019年
目前,天然气长输管网布局优化基本上都是首先以最短路径或最低建设成本为优化目标,然后在已确定的优化布局基础上进行失效概率分析,而在管网运行期间由各种失效导致的风险损失却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因而在管网布局规划阶段就应该考虑失效造成的风险损失。为了在布局规划阶段实现失效概率和建设成本的同步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布局优化流程:①基于已建管网或相似管网的失效概率和土壤成分数据进行Back-Propagation Network(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和验证;②基于待优化管网初始敷设路径对应的土壤成分数据预测其失效概率,并与待优化管网的建设成本同时归一化处理;③将归一化后的失效概率与建设成本的乘积定义为得分;④利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得出所需的最优布局。案例分析结果表明:①路径最短的优化布局通常仅能保证建设成本为最低,难以同时实现失效概率和建设成本同步最小;②得分最小的优化布局能实现失效概率最小,同时其建设成本最接近最小建设成本,以此实现失效概率和建设成本的同步优化;③管网的优化布局方案不应简单只考虑单一因素,应根据失效概率和建设成本的权重关系确定最优的布局方案,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同步优化失效概率和建设成本,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安金钰刘鹏安建博
关键词:神经网络归一化土壤成分最小生成树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