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林业研究所 作品数:102 被引量:556 H指数:12 相关作者: 郭艺鹏 陈辉惶 李晓原 郑贵元 王先奎 更多>> 相关机构: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干旱荒漠区银白杨树干液流动态 被引量:12 2013年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12年7月1日至7月25日,在克拉玛依地区农业开发区对银白杨(Populus alba L.×P.talassica)人工林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对气象、土壤水分等指标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7月份的晴天银白杨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阴天呈多峰型,在测量时期液流速率日平均值为0.6059 L/h;银白杨树干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与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绝对值顺序为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银白杨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4,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随树干胸径的增大而减小。 张俊 李晓飞 李建贵 王华 黄春堂 闵首军 李刚 张福海 田旭 孔军关键词:气象因子 干旱荒漠区 银白杨 树干液流 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空间格局,给种群动态监测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对吐鲁番地区杏园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树段解剖,鉴定种类;选择4个不同树龄杏园进行抽样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检测、回归分析及聚集均数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该地区杏树小蠹虫种类为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皱小蠹(S.rugulosus)、枝小蠹属(Ernoporus sp.)以及小蠹属(S.sp.)。其中多毛小蠹为优势种群,其次是皱小蠹,这2种小蠹分布于主干、主枝、侧枝;枝小蠹属多见于较细侧枝和副侧枝;而小蠹属分布于主枝和侧枝。(2)5种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证明,杏树小蠹虫成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种群,其聚集分布具密度依赖性,即聚集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3)当种群密度较小时,种群聚集是由自身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致;当种群密度较大时,环境才是造成种群聚集的主要原因。 祁先慧 朱舒亮 刘胜亮 朱银飞不同药剂对枣瘿蚊的防治效果 2015年 为比较多种防治枣瘿蚊药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效果,选择了3种生物药剂及1种实践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枣瘿蚊的防治效果均有较长的持效期。30%印楝素乳油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施药第3d,虫口减退率和防效率均达到80%以上,而6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乳剂,0.5%苦参碱水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和减退率均低于60%。同时,在药剂施药后的第5d、第7d药效也相比于其他三种药剂好。 任红 高峰 高海鸣 朱银飞关键词:防效 伊犁河谷5种土壤管理措施减流减沙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伊犁河谷区域水力侵蚀等级中等偏强,分析土壤管理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10、20和36 mm/h 3种降雨强度条件下裸地、角果藜覆盖、木地肤覆盖、鱼鳞坑、水平沟等5种典型土壤管理措施的产流产沙过程,并分析比较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下,裸地初始产流时间最短,水平沟未产流;降雨强度是影响产流产沙的关键因素之一,径流速率和含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减流减沙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平沟>木地肤覆盖>鱼鳞坑>角果藜覆盖>裸地,木地肤覆盖、鱼鳞坑措施减沙效果明显。水平沟、木地肤覆盖措施减流减沙效果较好,可以在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中推广应用。 李晓原 张文太 李建贵 仲亚婷 苏悦 赵婧文关键词:土壤管理 降雨强度 含沙量 不同贮藏条件对番茄红素核桃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以番茄红素核桃油为研究材料,过氧化值、酸价为指标,分析其在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氧气含量条件下,添加番茄红素的核桃油贮藏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避光、密封贮藏,能有效延缓番茄红素核桃油的氧化,提高番茄红素核桃油的稳定性,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为番茄红素作为核桃油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张磊 刘璐 马珊 孔令明关键词:贮藏条件 番茄红素 核桃油 微气候因子对南疆‘灰枣’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果园微气候条件对南疆‘灰枣’坐果及枣果品质的影响。【方法】2014在库尔勒‘灰枣’果园设置树体阴阳面、遮阳、喷水及地表覆盖物等果园微气候处理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空气及土壤的温湿度变化状况对‘灰枣’果实坐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灰枣’园中温湿度的均值为土壤大于空气,而温湿度的差值则是空气显著大于土壤。地膜覆盖处理下土壤温湿度显著高于秸秆覆盖及对照,能够有效提高坐果率;遮阳处理使空气温湿度有所降低,对枣果纵横径和蛋白质的增加有促进作用;秸秆覆盖给枣树土壤提供了一个温湿度均较为适宜的微环境,使果实中糖、蛋白质、可滴定酸、类黄酮、花青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所增加;设定时间段内,每隔1 h对树体进行一次喷水处理空气湿度为所有空气处理中最高,有利于可滴定酸的积累。【结论】果园微气候因子处理对南疆‘灰枣’坐果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其中遮阳、每隔1 h喷水、秸秆和地膜覆盖对‘灰枣’坐果和品质的促进效果较好。 李欢 李建贵 秦韵婷 王宪奎 韩超关键词:坐果 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分析制约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提高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几大红枣主产区,搜集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分析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的竞争力。结果表明,制约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种植户、科技投入、品种创新、贮藏与加工、销售渠道等。为促进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及提升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竞争力应因地制宜、强化引导,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增强品牌意识、发展现代枣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等。 张俊才 李建贵关键词:红枣产业 竞争力 基于SVM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森林经理小班边界提取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高分二号影像,以实际小班边界作为分类样本,并结合NDVI指数,主成分分析,影像分割和SVM方法对影像进行分类并提取森林小班边界。结果显示,以实际小班边界线作为分类样本的分类提取结果和实际小班较接近,实际小班面积为95 801.38m2,分类提取后的小班面积为84 009.88m2,面积相对误差为12.31%,分类精度为87.69%。以实际地物为样本的分类后小班面积为54 946.08m2,面积相对误差为42.65%,分类精度为57.35%,分类精度较低。前者比后者精度提高了30.34%。 杨芳 陈冬花 李虎 李建贵 田峰 赵俊鹏关键词:SVM 土壤养分对灰枣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以阿克苏灰枣为研究对象,为探讨枣园土壤养分对枣果品质的影响和果园科学配方施肥提供参考依据.对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灰枣枣园的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进行取样,应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结果表明,枣果可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果肉密度和果胶物质总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枣果可溶性蛋白与土壤有效硼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枣果单宁与有效硼呈显著正相关;枣果中N含量与有土壤机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王英鹏 王英鹏 李建贵 杨文英关键词:灰枣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枣根际解磷细菌的分离筛选及16S rDNA鉴定 被引量:11 2015年 以新疆红枣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溶磷圈初筛和摇瓶复筛法筛选出土样中的解磷细菌,并对解磷细菌的16S r DNA进行测序,通过Blast检索同源序列,鉴定解磷细菌的分类。结果表明,在磷酸三钙无机磷培养基中,所筛选出的20个菌株在摇瓶培养下均有溶磷效果,其中P7,P13的能力最强,解磷量达到300 mg·L^(-1)以上,pH值在培养期间均有显著下降,菌株解磷量与培养液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中,仅有少数几个菌株对卵磷脂有较强的解磷能力,P_3,P_7,P_9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培养液的pH值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菌株解磷量与培养液的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16S rDNA序列分析,筛选出的解磷细菌主要为Bacillus sp.,Acinetobacter sp.,Pseudomonas sp.,Enterobacter sp.等4个属的细菌。本试验最终确定的最佳解磷细菌为P_7,Bacillus sp.。 郭艺鹏 王海儒 孙林琦 张晶晶 韩超 秦韵婷 李建贵关键词:解磷细菌 新疆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