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000 被引量:1,711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荣洁雷德鹏文东升郭世平刘希岩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5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9篇政治法律
  • 244篇文化科学
  • 201篇哲学宗教
  • 92篇经济管理
  • 66篇社会学
  • 21篇历史地理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9篇医药卫生
  • 7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艺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6篇主义
  • 102篇教育
  • 96篇政治
  • 71篇高校
  • 67篇思想政治
  • 63篇大学生
  • 56篇共产党
  • 54篇马克思主义
  • 48篇政治教育
  • 48篇治教
  • 45篇社会主义
  • 45篇思想政治教育
  • 43篇文化
  • 39篇国共
  • 38篇中国共产党
  • 38篇教学
  • 37篇人民
  • 36篇思政
  • 34篇哲学
  • 25篇道德

机构

  • 863篇广西大学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5篇江南大学
  • 5篇梧州学院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广西财经学院
  • 3篇广西社会科学...
  • 3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百色学院
  • 3篇广西经贸职业...
  • 3篇玉林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重庆市委党校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广西电力职业...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9篇王磊
  • 8篇肖安宝
  • 7篇元晋秋
  • 4篇邱耕田
  • 4篇郭世平
  • 4篇黄东桂
  • 4篇刘爱新
  • 4篇朱希明
  • 3篇严建新
  • 3篇张培炎
  • 3篇闫杰花
  • 3篇黄璇
  • 3篇张荣洁
  • 3篇牛余庆
  • 3篇雷德鹏
  • 3篇谢撼澜
  • 3篇邹世斌
  • 3篇李敏
  • 2篇陈磊
  • 2篇郑保卫

传媒

  • 22篇哲学进展
  • 19篇广西大学学报...
  • 15篇时代人物
  • 14篇广西社会科学
  • 13篇学校党建与思...
  • 12篇高教论坛
  • 12篇青年与社会
  • 11篇新丝路
  • 10篇新丝路(下旬...
  • 9篇当代世界社会...
  • 9篇广西教育学院...
  • 8篇学术论坛
  • 8篇理论视野
  • 8篇现代商贸工业
  • 8篇经济与社会发...
  • 7篇科教导刊
  • 7篇新丝路(中旬...
  • 6篇思想理论教育...
  • 6篇世纪桥
  • 6篇改革与开放

年份

  • 24篇2024
  • 125篇2023
  • 116篇2022
  • 111篇2021
  • 118篇2020
  • 104篇2019
  • 92篇2018
  • 86篇2017
  • 59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1994
  • 8篇1993
1,0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丰富和发展被引量:1
2019年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之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并随着时代和青年工作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不仅描绘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和实现路径,还对新时代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使命、青年工作的主线、对青年的要求作了进一步地阐述,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梁轩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论哈贝马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现象学视域被引量:1
2022年
哈贝马斯把现象学的“设计”和“兴趣”两个概念勾连起来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哲学视域,以之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严厉地批判了近代以来在技术认识兴趣导向下把自然视为“开采对象”的狭隘的科学主义意识,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应当以解放认识兴趣为导向把自然设计为人类的“生存伙伴”的新见解,从而构建起一种具有浓郁现象学气息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雷德鹏李霞丽
关键词:哈贝马斯人与自然关系现象学
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中的新黑格尔主义
2024年
哈贝马斯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者,他坚决捍卫现代性的合理性,他的现代性理论深深植根在黑格尔思辨深邃的哲学之中,是一种能够兼容康德哲学的“有包容性的新黑格尔主义”。“重返黑格尔”是对现代性哲学话语正本清源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判断后现代思想正当与否的尺度。主体自由是现代性的第一原理。这是哈贝马斯从黑格尔哲学中找到的坚实基础。哈贝马斯试图区分“第一位现代性哲学家”与“第一位意识到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从而把康德与黑格尔调和起来,即让他们在现代性的论题中都位列“第一”。哈贝马斯对黑格尔现代性哲学的新诠释带有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眼光。通过重返黑格尔现代性话语的语境和康德的理性批判理论,在德国古典哲学理性主义的强大哲学支撑中,哈贝马斯获得了现代性哲学的话语制高点,为他自己构建交往理论打开了一个新维度。
黄小洲
关键词:交往新黑格尔主义
马君武的德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2020年
马君武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功绩卓著,他重视德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注重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拼命精神、健全人格等教育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对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陈洪涛蔡美莲
关键词:德育思想
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即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在于有效发挥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前提在于处理好意识形态性与文化性的关系,重点在于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体现思想性教育的效果,保障在于实现意识形态性、文化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
徐秦法许梦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被引量:12
2019年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取得政权后70年的时间里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党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核心地位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党领导下形成的制度优势,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使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科学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继续强化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助力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将'两个维护'落到实处,将党的思想建设抓到实处,并不断强化党的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吴家庆瞿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021年
人生就是不断出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额过程,如何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处理人生问题,笔者以关系维出发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这是所有关系的基本,即认识自己;其次是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是正确处理好与外在世界、物质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柯增金
老挝人民革命党人民立场的探索实践与主要经验
2022年
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革新开放的实践中,老挝人民革命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根本立场,始终遵循凯山䦆Wingdings 2VB@丰威汉人民至上的思想,对坚守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进行了全面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人民理论聚集民心,完善党的自身建设汇集民力,妥善应对风险挑战顺应民意,充分彰显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价值取向。
徐秦法左云天
关键词:老挝人民革命党人民立场
乡村文化建设问题认识与对策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视角
2023年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始终给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实践启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和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培育,尤其重视广大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乡村文化建设成就非凡,但尚存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乡村先进文化一般宣传形式与特殊宣传形式不协调、乡村内部文化人才流失与外部文化人才吸引力不强的矛盾等问题。因此,在精准脱贫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迈上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矛盾分析方法论协调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实践研究方法探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形式、以系统研究方法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对于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韦海珍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
新时代大学生生育价值观现状及培育路径
2023年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大学生的生育价值观是国家未来人口走向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基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生育价值观现状:在生育目标上,注重优生优育和性别平等,但整体生育意愿低;在生育手段上,倾向晚婚晚育,“孕”“生”“育”方式多样化;在生育评价上,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但评价水平略显消极。生育成本飙升和生育效益降低、生育主流文化语境转换与非主流文化冲击、大学生主观的心理发展和客观的个体因素影响着生育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大学生生育价值观教育要强化思想引领、丰富内容形式、推进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育价值观。
柯增金杨新国李德聪
关键词:大学生
共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