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3,144 被引量:19,379H指数:47
相关作者:姜佰文孙彦坤马献发刘元英谷思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10篇期刊文章
  • 19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69篇农业科学
  • 857篇经济管理
  • 50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1篇生物学
  • 108篇天文地球
  • 87篇文化科学
  • 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65篇建筑科学
  • 31篇化学工程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政治法律
  • 20篇理学
  • 16篇水利工程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医药卫生
  • 12篇历史地理
  • 10篇社会学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电子电信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69篇土壤
  • 213篇黑土
  • 201篇大豆
  • 190篇土地利用
  • 149篇耕地
  • 142篇城市
  • 141篇农业
  • 114篇生态
  • 114篇水稻
  • 106篇玉米
  • 105篇污染
  • 100篇农村
  • 100篇微生物
  • 84篇氮素
  • 83篇施肥
  • 75篇堆肥
  • 73篇酶活性
  • 73篇黑土区
  • 72篇降解
  • 67篇养分

机构

  • 3,004篇东北农业大学
  • 213篇中国科学院
  • 116篇黑龙江省农业...
  • 89篇东北大学
  • 88篇哈尔滨工业大...
  • 57篇国土资源
  • 57篇农业农村部环...
  • 5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7篇黑龙江省科学...
  • 4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9篇东北师范大学
  • 28篇哈尔滨学院
  • 27篇华南农业大学
  • 26篇中国农业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1篇黑龙江省农垦...
  • 20篇黑龙江科技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哈尔滨理工大...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03篇雷国平
  • 144篇宋戈
  • 122篇张颖
  • 112篇王宏燕
  • 111篇许修宏
  • 87篇杜国明
  • 80篇姜佰文
  • 78篇赵映慧
  • 70篇孙彦坤
  • 64篇李淑芹
  • 61篇刘元英
  • 61篇谷思玉
  • 60篇刘焕军
  • 59篇许景钢
  • 59篇徐凤花
  • 58篇姜博
  • 54篇周连仁
  • 52篇彭显龙
  • 46篇曲娟娟
  • 45篇李淑敏

传媒

  • 412篇东北农业大学...
  • 86篇水土保持研究
  • 64篇农业环境科学...
  • 55篇黑龙江科技信...
  • 53篇黑龙江国土资...
  • 51篇中国土壤与肥...
  • 50篇大豆科学
  • 49篇黑龙江农业科...
  • 49篇农业工程学报
  • 46篇国土与自然资...
  • 41篇安徽农业科学
  • 36篇土壤通报
  • 34篇国土资源情报
  • 33篇北方园艺
  • 33篇现代化农业
  • 33篇经济地理
  • 30篇中国农学通报
  • 27篇江苏农业科学
  • 26篇国土资源科技...
  • 26篇商业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52篇2023
  • 69篇2022
  • 67篇2021
  • 62篇2020
  • 128篇2019
  • 165篇2018
  • 201篇2017
  • 208篇2016
  • 174篇2015
  • 182篇2014
  • 199篇2013
  • 229篇2012
  • 244篇2011
  • 232篇2010
  • 216篇2009
  • 180篇2008
  • 125篇2007
  • 79篇2006
  • 64篇2005
3,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E-E-S协同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模糊物元评价──以哈尔滨市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E-E-S协同模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求取权重,利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是不稳定的,2001-2003年为"安全"状态,2004~2006年为"临界安全"状态,2007~2010年为"较安全"状态;(2)影响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非协同统一,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是正效应,而农药施用量、城市化水平和就业率等指标为负效应;(3)今后要提高科技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实现整体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张松男雷国平
关键词:熵权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微生物菌肥对大棚黄瓜根系土壤三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微生物菌肥对大棚黄瓜根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探索利用微生物菌肥修复大棚退化土壤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菌肥对土壤脲酶、纤维素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施用后,无论新大棚还是老大棚,土壤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高。菌肥施用初期,老大棚黄瓜田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初花期以后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升高,新大棚黄瓜田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程鹏程茁
关键词:大棚黄瓜微生物菌肥土壤酶活性
基于计量地理模型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状况分析被引量:37
2006年
为了掌握黑龙江省土地数量、分布规律、结构布局以及后备土地资源状况,以黑龙江省2003年地籍变更资料以及1∶10万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地图为基础,利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计量地理模型对黑龙江省13个地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数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状况。其结果为:黑龙江省农业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具备进行规模经营的优势;人类干扰强度不大,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整体功能较差,有待进行深层土地开发;后备资源质量较差,供需矛盾渐趋突出。
王红梅王小雨李宏
关键词:土地利用计量地理模型
黑曲霉LZ1降解咪唑乙烟酸的特性被引量:10
2010年
黑曲霉LZ1是从长期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降解真菌,它能够以咪唑乙烟酸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在含200 mg.L-1咪唑乙烟酸的基础盐培养液中,8 d降解率可达72.5%。以黑曲霉LZ1的菌体生长量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为指标,研究了影响生长和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黑曲霉LZ1生长和降解咪唑乙烟酸的适宜条件是:pH 5~7,温度25~35℃,咪唑乙烟酸浓度50~300 mg.L-1,接种量(V/V)≥2%。
曹知平许景钢李淑芹霍莹
关键词:咪唑乙烟酸黑曲霉降解特性
俄罗斯畜舍清粪机械概述被引量:3
2010年
以俄罗斯集约化养殖场畜粪清理、收集机械设备为例,对其各个单机原理、参数和工艺流程进行介绍,以供相关部门人员参考借鉴。
冯福海许修宏赵树林
关键词:畜舍
宁波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管理与协调导则被引量:3
2019年
城乡客运现状研究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深入了解宁波城乡客运现状,揭示城乡交通运行规律,研究发现:宁波市城乡公交运营管理模式具有“统一管理,层面划分,职能定位”的特征;宁波市现状城乡公交运营模式主要是承包和挂靠经营模式;宁波市城乡客运主要采用班线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经营模式落后、服务质量不高,部分路段交通秩序混乱,票价较高、与群众期望存在差距。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宁波市城乡公共交通的管理及城乡公交一体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石小伟冯广京邵黎霞王淇韬毛磊苏培添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交通规划管理协调
大豆苗期根系根际酶谱原位分析
2022年
利用室内根盒培养建立的原位根际酶活检测方法,分析生长习性不同的Charleston(有限生长习性)、东农594(亚有限生长习性)和DN50(亚有限生长习性)3个大豆品种在正常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和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条件下根系表型特征,分析大豆根系碳代谢途径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明确不同类型土壤影响大豆根系生长发育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存在基因型差异,根系表型和土壤环境关系密切。大豆根际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活性表现为沿根系基部逐渐增加,到根尖活性最大的分布规律,在根尖形成酶活性热点。沿根系生长方向的β-葡萄糖苷酶扩散宽度与酶活性强度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分布规律一致,均为由基部到根尖逐渐增加。研究结果明确大豆根际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点,可为大豆生长发育及高产新品种选育提供根系角度理论支持。
姜振峰李珊珊温明星孙亚男赵宛瀛刘志华
关键词:大豆根系
乙酸仲丁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改进乙酸仲丁酯的合成工艺。方法:采用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探讨了乙酸仲丁酯合成中的影响因素,应用正交设计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最佳试验条件下乙酸仲丁酯收率达93.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柴佳莉周淑晶白术杰袁恒光
关键词:三氯化铁乙酸仲丁酯正交设计
制约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效率的因素分析
2007年
农业综合开发始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秉承了世界银行先进的项目化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农业开发工作的实际,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迄今已构筑了农业项目管理的基本模式,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成就离不开先进规范的项目管理方法。但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凸现,深入剖析制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寻求解决路径,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当务之急。
司静波雷国平徐文超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效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农业开发农村经济
铁力市耕地整理模式初探
2007年
耕地整理已经成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铁力市为例,具体分析耕地整理模式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王宪国金胜西
关键词:耕地整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县域经济发展耕地面积耕地质量
共30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