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核医学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宇李澄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腺癌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癌
  • 4篇人胰腺癌
  • 3篇磷酸铬
  • 3篇裸鼠
  • 2篇移植瘤
  • 2篇体内注射
  • 2篇内注射
  • 2篇注射
  • 2篇瘤体
  • 2篇瘤体内
  • 2篇瘤体内注射
  • 2篇放射性
  • 1篇代谢
  • 1篇凋亡
  • 1篇毒副作用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反应
  • 1篇多媒体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铁道部北京铁...

作者

  • 8篇刘璐
  • 3篇王宇
  • 2篇邵国强
  • 2篇刘龙
  • 2篇王自正
  • 2篇封国生
  • 2篇杨敏
  • 2篇童冠圣
  • 2篇黄鹰
  • 2篇尹其华
  • 2篇李澄
  • 1篇文哲
  • 1篇潘栋辉
  • 1篇王立振
  • 1篇徐宇平
  • 1篇黄培林
  • 1篇张东生
  • 1篇王学斌
  • 1篇端木浩
  • 1篇李少华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国外医学(放...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全国铁路第四...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32)P-磷酸铬间质给药在荷人胰腺癌裸鼠的体内生物学分布及形态学表现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32 P 磷酸铬 (32 P胶体 )瘤体间质给药治疗BALB c nu nu裸鼠荷人胰腺癌(Pc 3)移植瘤时在体内相应组织中的分布、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全身毒性反应。方法  5 1只荷瘤裸鼠 ,经瘤体给予不同剂量32 P胶体或尾静脉给药 ,分批处死 ,动态观察32 P胶体在裸鼠体内放射性分布和组织器官形态学表现 ,观察体重变化和计数WBC和PLT ,测量瘤体表面放射性计数率。结果 32 P胶体瘤体间质注射后其放射性计数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组织 ,器官组织放射性计数率瘤体给药明显低于尾静脉给药。瘤体给药有效半减期为 13d。形态学检查显示给药后大部分Pc 3细胞被破坏 ,并出现分化较好的瘤细胞 ;肝、脾、肺及淋巴结等重要器官组织的辐射损伤为可逆性 ,未见明显骨髓抑制现象。结论 32 P胶体瘤体间质给药是治疗胰腺癌安全、简便、有效的核素介入疗法。
高文刘璐尹其华王自正王宇端木浩黄鹰张东生李澄
关键词:胰腺癌体内生物学分布形态学毒性反应
^(32)P-磷酸铬瘤体内注射治疗裸鼠人胰腺癌Pc-3移植瘤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32 P 磷酸铬 ( 32 P胶体 )间质注射人胰腺癌Pc 3移植瘤后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抗癌效应。方法  5 4只荷瘤裸鼠分为 9组 :1~ 3组瘤体内注射32 P胶体 14 .8MBq ,给药后 12、2 4、72h处死 ;4~ 9组瘤体注射剂量分别为 3 .7、7.4、14 .8、18.5、2 9.6和 0MBq ,给药后 14d处死 ,每组 6只鼠。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法 ,观察体内放射性动态分布 ( %ID/g)及形态学改变 ,计算抑瘤率、PCNA指数 (PI)。 结果 32 P胶体注射后主要浓聚并较长时间滞留在瘤体内。各剂量组的抑瘤率依序为 2 0 .8%、3 8.3 %、5 0 .7%、70 .2 %和 82 .3 % (F=2 61.3 4,P <0 .0 1)。PI依序为 70 .2、65 .2、45 .2、2 0 .2、10 .3和 92 .0 (F =3 75 .3 2 ,P <0 .0 1)。结论 3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胰腺癌的核素介入疗法。
封国生刘璐童冠圣王宇刘龙文哲
关键词:瘤体内注射裸鼠人胰腺癌毒副作用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与核素靶向治疗被引量:6
2003年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处于实验或临床初步应用的基因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基因治疗、多药耐药基因治疗、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自杀基因治疗等方法,而将基因治疗与放射性核素相结合的基因靶向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方法具有放射性核素与自杀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双重杀灭作用,为肿瘤基因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在这一领域进一步研究必将加快基因靶向治疗向临床应用迈进的步伐。
宋进华刘璐谭天秩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治疗反义寡核苷酸自杀基因
^(166)Ho-、^(153)Sm-聚氨基葡糖:理想的内照射治疗药物被引量:1
2003年
聚氨基葡糖作为载体与放射性核素166Ho或者153Sm螯合成复合物,通过间质给药后,主要滞留于注射部位的病变组织,通过辐射损伤达到治疗目的,而其他组织器官分布较少,是一种理想的内照射治疗药物。
尹其华刘璐王学斌
关键词:肿瘤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32)P-磷酸铬体外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32 P 磷酸铬 ( 32 P胶体 )体外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A5 4 9细胞周期变化和发生细胞凋亡的现象 ,建立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方法 将32 P胶体加入A5 4 9细胞培养体系进行内照射 ,初始放射性浓度分别为 0 ,93,180 ,2 78,370和 4 6 3MBq L ,采用Giemsa染色、透射电镜、末端原位标记 (TUNEL)等方法进行凋亡细胞的形态学、超微病理、生化特征检测 ,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A5 4 9细胞受照射后S期 +G2 M期细胞比率在 96h以内呈上升趋势 ,之后逐渐下降。A5 4 9细胞受照射后 72h左右出现兴奋性表现 ,96h起各受照组均检出凋亡 ,各剂量组在照射后 12 0h达到凋亡高峰。结论 在较低剂量范围内 ,32 P胶体内照射可以体外诱导人NSCLCA5 4 9发生 72h以后的迟发相凋亡 。
刘龙刘璐童冠圣封国生高宏高文李澄刘志勇
关键词:体外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细胞凋亡NSCLC
^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植入治疗裸鼠荷人胰腺癌移植瘤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瘤体间质给药治疗BALB/c裸鼠荷人胰腺癌(BxPc-3)移植瘤的药效学及全身不良反应。方法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37.0、18.5、9.3MBq组。经瘤体分别给予剂量为0、9.3、18.5和37.0MBq^32P—CP—PLLA粒子,动态观察各组相对肿瘤增殖率、体重变化,并计数WBC和PLT。注射后14d取出瘤块,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32P—CP—PLLA粒子治疗组相对肿瘤增殖率均〈40%。病理切片显示近粒子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微血管密度(MVD)和Bcl-2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Bax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Bcl-2/Bax比值明显下调,0、9.3、18.5和37.0MBq^32P—CP—PLLA粒子组Bcl-2/Bax比值分别为3.83±0.43、2.19±0.57、1.10±0.32和0.47±0.13(t=2.36~2.77,P〈0.05)。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1.2±2.3)、(23.8±1.5)、(14.8±0.8)和(11.0±1.2)个/视野。治疗组间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2.57,P〈0.05)。结论^32P—CP-PLLA粒子瘤体间质给药是治疗胰腺癌安全、简便、有效的核素介入疗法。
王立振杨敏徐宇平潘栋辉黄培林刘璐邵国强
关键词:胰腺癌裸鼠疗效
^32P-磷酸铬-聚L-乳酸缓释粒子的制备及其放射性释出和生物分布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研制^32P-磷酸铬-聚L-乳酸(CP—PLLA)缓释粒子,探讨不同配比对其理化性能的影响及植入正常小鼠肌肉后的放射性生物分布及作用特点等。方法应用压制法制备^32P-CP—PLLA缓释粒子,比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LLA、不同原料配比制备粒子的体外溶蚀失重率、放射性释出率(RRR)及放射性自吸收系数(RSAC);采用经皮穿刺法将相同表面活度的^32P-CP—PLLA缓释粒子和^32P-CP胶体植入和注射至正常小鼠小腿肌肉组织,观察小鼠体内放射性生物分布、有效半衰期、作用特点和粒子体内失重率、RRR。用SPSS12.0软件,多个样本均数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行t检验。结果^32P-CP—PLLA粒子为淡绿色圆柱体,形态圆整,质量及粒子内放射性分布均匀;RSAC受PLLA相对密度影响较小,随PLLA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加;体外RRR随PLLA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加而降低,随PLLA和CP胶体质量比增加而增加,比值为3:1时达峰值,然后逐渐降低,同时粒子脆性逐步增加。^32P-CP—PLLA粒子肌肉植入后,体内失重率及RRR缓慢增加,以RRR增加尤为迅速,且释出^32P-CP主要分布于粒子邻近肌肉组织,肝、脾和粒子侧骨骼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值为1.7887,1.6401和1.9470,明显低于胶体组(4.7523,3.9712和4.3174,t均〉2.7,P均〈0.05),其他脏器%ID/g值极低,峰值与胶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均〈0.65,P均〉0.05),植入靶位有效半衰期达13d。放射性粒子周围弥漫性变性坏死区内未见正常肌肉纤维存在,肝、脾等重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结论^32P-CP—PLLA通过自身溶蚀降解缓慢释出放射性,有效提高了植入靶位放射性滞留量和有效半衰期,有效射程内具有集中的生物学效应,可增加应用剂量、提高局部生物学效应并减轻对重要脏器的毒性和不良反�
邵国强王自正刘璐王峰李少华张乐乐黄培林杨敏祁本忠
关键词:磷放射性同位素代谢半衰期小鼠
多媒体教学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27
2003年
本文结合多年来核医学教学的实践,从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开发与应用及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多媒体教学如何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刘璐刘扬王宇黄鹰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核医学教学教学内容
<'32>磷胶体瘤体内注射对裸鼠人胰腺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放射性<'32>P胶体瘤体注射对裸鼠人胰腺癌移植瘤的抗瘤效应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裸鼠人胰腺癌PC-3移植瘤动物模型,将12MBq的<'32>P胶体注入瘤体后分别于6、12、24、48h后处死实...
王宇刘龙童冠圣刘璐
关键词:胰腺癌放射性核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