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 作品数:1,618 被引量:12,387H指数:51
- 相关作者:黄红发佘纪国陈涛张茜张青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粮食宏观调控与支持保护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了要强化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那么粮食支持保护与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什么呢?有了粮食支持保护,还要不要宏观调控?有了宏观调控,还要不要粮食支持保护?其实,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粮食流通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后,为了矫正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对粮食产业进行一定的干预,即粮食的宏观调控。而粮食经济弱质性、公益性和国家经济安全性等社会性质。
- 邓大才
- 关键词:宏观调控
- 动机理论视角下农民合作社产生机制探析——以广西上寨屯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在动机理论视角下,有效的村民自治具有激发和协调人的内在动机、将组织面临内外部刺激时产生的需求转化为组织集体行动的作用。因此,在农户力量均匀且弱小、有内在需求和内聚力的村庄,有效的村民自治具有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组织——农民合作社产生的动力机制。
- 陈于
- 关键词:合作社动机理论动力机制村民自治集体行动
- 中国共产党试点方法的百年演进与时代接续被引量:5
- 2021年
- 改革是中国道路的精髓,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根植于本土实践的“试点”天然带有革命文化的精神基因,是中国共产党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灵活运用到领导工作方法上的一项伟大创造。经过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练、积淀,试点方法在改革开放后大放异彩,逐渐上升为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原则和制度,成为塑造中国模式、探索中国道路的重要支持性机制,内嵌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试点方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但其面临的活力下降与弹性不足的困境也亟须突破。只有将试点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才能让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永葆生机。
- 刘义强余孝东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指尖形式主义:数字缘何“添堵”基层治理——基于“技术治理堕距”框架的案例研究
- 2024年
- 作为形式主义的变种,指尖形式主义披上了更为精巧的“数字外衣”。指尖形式主义的实践形式表现为三大维度,其治理过程表征为以“数字留痕”代替“工作落实”;治理工具表征为以“标准流程”代替“权宜治理”;治理目标表征为以“数字政绩”代替“群众需求”。基于技术治理堕距的理论视角,发现指尖形式主义的生成机理在于,技术建设耗散与上级考核偏离的制度堕距;智能官僚主义与基层唯上主义的理念堕距;技术化简张力与价值理性缺失的工具堕距;权责失衡与群众数字素养不足的能力堕距。有鉴于此,为了破解基层指尖形式主义这一痼疾,需要从优化数字技术建设方案与考核制度、各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优化技术手段、优化基层权责配置、提升群众数字素养等方面协同努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曹银山
- 关键词:形式主义
- 革命与农民:近代中国革命内卷化现象试析
- 2016年
- 近代以来,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历经了多次革命。对于近代革命,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内卷化"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近代中国革命存在内卷化现象。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其进步意义,但是却始终没有解决农民问题,反而使农民的生活日益艰难,突出表现为土地政策的异变、乡村控制体制的异变和农民赋税的异变,导致了革命的内卷化。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国民党都具有不可回避的阶级局限性,这些阶级均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这是造成革命内卷化现象的最根本原因。
- 吕鸿强黄红发
- 关键词:农民内卷化
- 治理型产业振兴:山区农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基于鄂西B村产业振兴的考察被引量:4
- 2022年
-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治理型产业振兴是通过改善乡村治理促进产业振兴的有效探索。对鄂西B村产业振兴的追踪调查发现,B村通过重塑村庄治理体系,以治理牵引为村庄产业发展注入资金、人才、技术等稀缺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治理有效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改善治理实现村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融合以及产业经济循环发展。治理导向型产业振兴以基础型治理塑造激活农村内部发展资源,以治理牵引外部发展要素,制度化治理保障实现治理驱动下的内外聚力型发展。因此,基于基础型、动力型和保障型的治理型产业发展模式是引领产业发展和振兴的有效方式。伴随着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治理型产业振兴也将推动村庄治理和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是实现乡村可持续振兴的重要探索。
- 杨坤张会芬邓大才
-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偏好、结构与表达机制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统计被引量:13
- 2011年
- 农民公共需求的偏好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在对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大样本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层次与供给结构模型并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位序呈现"核心公共服务→基础性公共服务→支持性公共服务"的排列规律。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表达机制要在基层民主的逻辑下,将分散化的农民意愿吸纳到国家整体中来,规避村民自治的制度"空洞化",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的程序设计,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实际需求的相互吻合。
- 方堃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优先序
- 回应前置:农村基层协商走向治理有效的路径探析——以天长市“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例被引量:7
- 2021年
- 我国农村基层协商制度面临“落地难”的困境,但已有研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以天长市协商共治实验为切口,尝试归纳出回应前置的概念。当地在协商议题、协商代表和协商规则这三个环节中对农民的协商需求进行回应,并通过制度的吸纳和前置予以体现,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回应前置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村民自治的时代转型以及新型“积极政府”建设的构思,为推动农村基层协商走向治理有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协商回应前置的运用还需要明确好回应的内核与边界,处理好协商回应同群众参与的关系,最终实现民主与治理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 张航
- 关键词:乡村治理协商治理
- 十二木卡姆法律保护新探
- 2021年
- 十二木卡姆是新疆特有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被联合国及我国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对十二木卡姆的法律保护具有重要性。然而当前对十二木卡姆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不能对十二木卡姆进行有效保护。对十二木卡姆的法律保护不应局限于利用知识产权法的固有模式,可以把公法和私法保护相结合建立新的保护十二木卡姆的法律机制。
- 热依汗古力·喀迪尔
- 关键词:十二木卡姆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乡村振兴中的协商能力、利益关联度与高质量协商被引量:7
- 2022年
-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协商的高质量发展能发挥其独特优势,增强改革动力,确保民意基础。结合国际前沿的协商系统理论和本土实践,构建了以协商能力和利益关联度为主要变量、以协商规模为限定条件的农村社区协商系统质量分析框架。根据协商能力和利益关联度的不同,划分形成高协商能力—高利益关联型的高质量协商系统,高协商能力—低利益关联型、低协商能力—高利益关联型的中质量协商系统,低协商能力—低利益关联型的低质量协商系统等四种类型。以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中的5个协商案例为对象展开分析比较,发现其总体上均达到较高质量的协商系统。研究还表明:当前高质量协商系统建设要以培育协商能力为首要任务;实现利益聚合和利益代表的制度化建设是发展高质量协商系统的重要环节;协商规模具有继续向小规模正式协商与大规模非正式协商相结合方向发展和突破的可能;我国农村社区的协商实验弥补了西方协商系统研究的不足,实现了拓展转化与本土创新。
- 张大维赵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