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 作品数:21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黄俊谦 黄新刚 张梅 张杰 华坚 更多>>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胃癌组织中Nupr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居高不下,因此亟需探索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核蛋白1(Nupr1)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在恶性肿瘤发生、进展过程中的作用突出。目的:探讨Nupr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72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Nupr1 mRNA表达,以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upr1蛋白表达及其细胞定位,分析Nupr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Nupr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表达变化趋势相一致。Nupr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细胞核内也可见少量表达。胃癌组织中的Nupr1 mRNA表达与肿瘤体积、分化程度、病理类型、Bo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upr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与肿瘤侵袭、转移、进展相关,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标记物,并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丁美玉 亓超 姜相君关键词:胃肿瘤 疾病恶化 核蛋白类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胃癌组织中ERCC1基因的高甲基化及DNMT1的表达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1,ERCC1)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基因的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ERC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和免疫组化(IHC)SP法分别检测ERCC1及DNMT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ERCC1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阳性率为68.3%,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23.3%)。胃癌组织中ERCC1 mRNA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31.7%vs 71.7%,P<0.05),而胃癌组织中DNMT1 mRNA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8.3%vs 16.7%,P<0.05)。ERCC1 mRNA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较ERCC1 mRNA阳性表达者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7%vs 15.8%,P<0.001)。结论 ERCC1基因启动子Cp G岛高甲基化及DNMT1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DNMT1可能调控ERCC1基因的甲基化。 张杰 张梅 姜相君关键词:胃癌 ERCC1基因 甲基化 DNMT1 CD33基因多态性在非痴呆人群中关键脑区结构磁共振影像改变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位于CD33基因上的rs3826656和rs3865444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重要易感位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位于CD33基因上的AD易感位点(rs382665... 王雅娟 郁金泰 谭兰Toll样受体2、4、5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4、5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核因子κB(NF-κB)表达在H.pylori相关的胃炎与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病变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青岛市常住居民中慢性胃炎198例、GU 82例、对照组90名。根据快速尿素试验及Giemsa确定各组H.pylori感染率;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各组的各个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GU组、胃炎组、对照组三组之间的H.pylori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P<0.01)。H.pylori阳性组中TLR2、TLR4、My D88及NF-κB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01);H.pylori一致时,GU组TLR2、TLR4、My D88及NF-κB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胃炎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 H.pylori相关的胃炎与GU的发病可能与H.pylori通过TLR途径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秦凯凯 黄俊谦 初蕾蕾 崔艳欣 黄新刚 姜相君关键词:胃炎 胃溃疡 TOLL样受体 髓样分化因子88 幽门螺杆菌 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是一类由靶点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Ab)及具有强效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payload)通过生物活性连接子(linker)偶联而成的新型生物药物。ADC可以将高效的细胞毒药物直接递送到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毒性降至最低,这种对靶点的准确识别性及非癌细胞不受影响性,极大提高了药效并减少了毒副反应。迄今为止,全球已开展的ADC临床研究已接近200项,其中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ADC有10个。在本文中,综述了ADC的发展过程、组成部分以及获批的10个ADC的临床试验及未来发展方向。 李玲 杨雪 刘根利 袁胜利关键词:疗效 围术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与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关系,评估其对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的230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后48 h TBIL水平,根据水平,将患者分为TBIL>34.2μmol/L和正常胆红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肝功能指标(GOT,GPT)、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血清肌酐水平、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情况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用率等。结果:研究对象中共有68例患者(29.6%)纳入高胆红素组,其中30例患者(44.1%)发生急性肾损伤(OR=3.673,95%CI:1.984~6.230,P<0.001)。校正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年龄、心功能分级、术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BMI>30 kg/m^2、体外循环时间、术后低血压与急性肾损伤相关(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李磊 邓泓博 李召水 生伟 池一凡 牛兆倬关键词:体外循环 血清胆红素 急性肾损伤 Tau蛋白的传播机制及其在疾病中作用和治疗策略 白晓曦 郁金泰 谭兰PSCA rs2294008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胃癌在病因学上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环境因素和宿主遗传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往研究显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多态性与非贲门部胃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目的:探讨PSCA rs22940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5年1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398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肠上皮化生328例,上皮内瘤变70例),同期4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PSCA rs2294008位点基因型,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状态。结果:病例组PSCA rs2294008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病例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6.3%对9.4%,P=0.003)。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胃癌癌前病变风险显著增加(OR=1.840,95%CI:1.174-2.886)。以Hp阴性且携带CC+CT基因型者为参照,单独携带TT基因型仅轻微增加胃癌癌前病变风险(OR=1.783,95%CI:0.900-3.530),而单独Hp感染(OR=2.389,95%CI:1.799-3.173)和Hp感染且携带TT基因型(OR=3.335,95%CI:1.935-5.749)可使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后者作用更为显著。结论:PSCA rs22940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易感性显著相关,Hp感染可进一步增加TT基因型携带者的发病风险。 吴炜 姜相君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胃肿瘤 癌前状态 血管内超声评估冠状动脉重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5年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利用超声反射成像原理,通过插入血管腔内的超声导管观察血管壁组织形态学特征的介入型超声技术。由于它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不能显示管壁的不足,逐渐发展成为除CAG以外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目前,IVUS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易损斑块的识别、心肌桥的诊断、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估、药物治疗对斑块影响的评价、冠状动脉重构(冠脉重构)的判断等。利用IVUS评估冠脉重构,并用于指导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IVUS在评估冠脉重构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沈红帅 宋达琳 康维强关键词:冠状动脉重构 血管内超声 超声评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造影 IVUS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在非痴呆老年人群中SIAH3基因与脑室扩张速率有关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缓慢进展的不可逆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中会出现脑室扩张。已有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7个位点与脑室体积有关。有研究表明,认知... 李娴 郁金泰 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