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校医院
- 作品数:408 被引量:1,443H指数:17
- 相关作者:缪锋张仁炳冯利平吴爱姣周小英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异位阑尾3例分析
- 2003年
- 王为
- 关键词:异位阑尾阑尾切除术B超螺旋CT
- 面孔类别识别的N170和VPP的时空特异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对面孔刺激敏感的ERP成分N170,其特异性至今仍有争论。本研究记录正立脸、倒置脸、动物脸、马赛克脸及七类物体类别图片刺激的ERP,分析ERP成分的峰值和潜伏期。正立脸比倒置脸、动物脸所引出的N170的峰值和潜伏期都高和早。其他类别刺激引出N170,其潜伏期早于脸刺激,峰值低于脸刺激。正立脸和动物脸VPP潜伏期显著长于其他类别刺激,之间没有差异显著性。脸刺激与其他物体类别刺激相比,N170和VPP是其特异性的脑波成分。
- 杨阳徐青
- 关键词:特异性
- 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用于利福平和异烟肼肝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研究利福平(rifampicin,LFP)和异烟肼(isoniazid,INH)对体外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方法: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反映肝细胞损伤,以尿素分泌量和大鼠白蛋白合成量反映肝功能。结果与结论:15mg/mL异烟肼(5mL)、10mg/mL利福平(5mL)以及相同剂量两药合用时LDH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3倍、1.5倍和1.6倍,产生的白蛋白量分别为不加药时的25%、28%和28%,尿素产量也有相应下降但程度不如白蛋白显著。说明该剂量的利福平和异烟肼对大鼠肝细胞均有毒性作用,但两药合用并不增加毒性。进一步将此原代肝细胞模型与连续细胞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与文献报道的动物模型比较,探索原代肝细胞模型在肝毒性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 沈冲徐小梅孟琴苏关关赵年丰
- 关键词:肝细胞体外培养利福平异烟肼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意义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肾内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对肾活检病理证实的 Ig A肾病 1 2例 ,非 Ig A系膜增生性肾炎 1 1例 ,膜增生性肾炎 1 0例 ,正常组 1 5例的肾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流速 (PSV) ,舒张末期流速 (EDV) ,阻力指数 (RI) ,收缩期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 (PSV/ EDV) ,进行了检测。结果 :Ig A肾病组与正常组间 ,肾内叶间动脉的 RI值 ,PSV/ EDV值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 ;Ig A肾病组与膜增生性肾炎组间 ,肾内叶间动脉的 RI值 ,PSV/ EDV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非 Ig A系膜增生性肾炎组与 Ig A肾病组各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膜增生性肾炎组与正常组相比 ,各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Ig A肾病肾内血液动力学存在异常 ,对 Ig
- 许俊华淑芳刘学明
- 关键词: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液动力学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浅识
- 2009年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不一,患者主要死于重要脏器的血栓形成和出血。为使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范围,西医主要采用羟基脲、干扰素、Anagrelide、阿司匹林等药物及血小板分离术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存在治疗欠缺及毒副作用较大等不足,然多位中医专家灵活应用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既弥补了西药的不足,并通过辨证论治使患者从临床治疗中获益。
- 薛爱珍任昱
-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浅识克隆性疾病重要脏器分离术
- 大学生高血压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陆建文冯利平
-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大学生发病率
- 肾囊肿破裂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 2016年
- 肾囊肿发生破裂较为少见,易误诊为肿瘤破裂出血,本文收集9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肾囊肿破裂的16层螺旋CT及临床资料,探讨其CT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放射科2012年6月—2014年12月9例肾囊肿破裂病例,男5例,女4例,年龄51~78岁,平均62.5岁。
- 陈金花刘霞金中高
- 关键词:肾囊肿CT诊断
- 我院高血压病用药频度分析
- 2000年
- 陈永芳
- 关键词:高血压用药频度合理用药
- 大学生考研前焦虑与应对方式及人格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刘萍滕春燕朱征宇
-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人格
- 聚维酮碘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2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聚维酮碘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经临床及真菌学检查确诊的22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采用聚维碘酮涂于患处,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137例,占62.3%;显效47例,占21.4%;好转30例,占13.6%;无效仅6例,占2.7%。结论皮肤浅部真菌病应用聚维碘酮局部涂擦使用方便,疗效较好,适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吴晓华邵红英吴爱姣
- 关键词:皮肤真菌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