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

作品数:44 被引量:765H指数:13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9篇骨质
  • 8篇骨质疏松
  • 7篇代谢
  • 6篇细胞
  • 5篇高脂
  • 4篇中医
  • 4篇高脂饮食
  • 4篇骨代谢
  • 4篇骨微结构
  • 3篇蛋白
  • 3篇动物
  • 3篇脂肪
  • 3篇脂肪细胞
  • 3篇生化指标
  • 3篇小鼠
  • 3篇磷代谢
  • 3篇环烯醚萜
  • 3篇环烯醚萜苷

机构

  • 44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江苏大学附属...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内蒙古科技大...
  • 6篇吉林省一汽总...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内蒙古医科大...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福建省中医药...
  • 4篇吉林大学
  • 4篇上海体育学院
  • 4篇南昌大学第三...
  • 3篇中央音乐学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23篇高思华
  • 20篇赵丹丹
  • 16篇莫芳芳
  • 13篇张东伟
  • 11篇于娜
  • 10篇王丽丽
  • 8篇张毅
  • 7篇马越
  • 7篇刘海霞
  • 6篇王永福
  • 6篇赵国阳
  • 6篇张秀珍
  • 6篇张岩
  • 6篇安宏
  • 5篇吴岩
  • 5篇李小可
  • 5篇郑洪新
  • 5篇李毅中
  • 4篇邹军
  • 4篇徐辉

传媒

  • 10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环球中医药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五届全国中...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其中医药治疗的前景探讨被引量:85
2015年
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性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肝脾肾的亏虚和血瘀均可诱发骨质疏松。其最主要病因是肾虚累及肝脾导致气血不足而血瘀,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使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致骨痿。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探索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药的药食同源性和骨质疏松病程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科学研究中医药,合理评价其安全性,是中医药发挥其临床治疗优势的关键。
郭鱼波王丽丽马如风赵丹丹张东伟陈家旭牛建昭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痿肝虚血瘀
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探讨
音乐被用于治疗领域已有几万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即有相关文字记载.《黄帝内经》以五音应五脏为核心,阐述了远古时代的音乐治疗思想.五音通过影响情志作用于五脏,从而改善健康.由于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和有力的证据,后人对《黄...
马越刘明明高思华蒋雯
关键词:《黄帝内经》
文献传递
山茱萸提取物对3T3-L1脂肪细胞线粒体氧消耗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对3T3-L1成熟脂肪细胞有氧呼吸氧消耗速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可能分子机制.方法:Seahorse细胞外流量分析方法测定0.04g·L-1、0.2g·L-1和1g·L-1浓度山茱...
赵丹丹李小可于娜穆倩倩张毅方心莫芳芳高思华
关键词:环烯醚萜苷成熟脂肪细胞质子漏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对3T3-L1脂肪细胞线粒体氧消耗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L1)成熟脂肪细胞有氧呼吸氧消耗速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Seahorse细胞外流量分析方法测定0.04,0.2,1 g·L^(-1)质量浓度山茱萸提取物干预2 d后对脂肪细胞氧消耗速率的影响,另设空白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干预2 d后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GC-1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线粒体脱偶连蛋白1抗体(UCP-1),PR结构域的蛋白16(PRDM16)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0.2,1 g·L^(-1)山茱萸提取物干预成熟脂肪细胞2 d后可增加ATP生成、基础呼吸和最大呼吸能力,1 g·L^(-1)提取物可使储备呼吸能力增强,0.04 g·L^(-1)提取物则使质子漏氧消耗速率明显升高;各质量浓度提取物干预2 d不同程度明显上调PGC-1α,AMPK,SIRT1 mRNA水平,明显下调PPARγmRNA表达,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对UCP-1,PRDM16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成熟脂肪细胞有氧呼吸具有促进作用,增加ATP生成,细胞不具备米色化特征,其作用可能与AMPK,SIRT1,PGC-1α,PPARγ多个因子的调节相关。
赵丹丹李小可于娜穆倩倩张毅方心莫芳芳高思华
关键词:环烯醚萜苷成熟脂肪细胞质子漏
肝脾肾同调辨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依据与特色被引量:35
2014年
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提出肝、脾、肾三脏同调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认为针对2型糖尿病的肝、脾、肾三脏同病,正虚与邪实互见的中医病机,应以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为指导,建立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体现出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特点,有利于标本兼顾地治疗2型糖尿病,从而能指导临床上组方配伍的应用。
赵丹丹高思华穆倩倩秦培洁莫芳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中医治疗外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16年
外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以表证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医临床治疗表证时首先应注意诊断上的误区,如表证的病位乃病邪反应的部位而非病变部位,表证的脉象不一定表现为浮脉,有内伤基础的病人也可见沉、弦、涩脉等。其次在治疗时需正确处理外感与内伤的关系,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治,同时注意中药的煎煮法、服药法及饮食禁忌。一般情况下治疗外感时药物的煎煮宜轻,服药不拘次数直至病情大减为宜,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临床医生在治疗外感疾病时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尽早尽快地治愈外感疾病。
左加成张东伟于娜马如风赵丹丹莫芳芳高思华
关键词:外感中医治疗内伤煎药服用
山茱萸提取物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与脂肪分解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对3T3-L1成熟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及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脂肪分解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0.04、0.2、1g/L浓度山茱萸提取物干预24h后对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比色法测定干预2d后ISO 30min诱导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的甘油释放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干预2d后脂肪细胞AMPK、GLUT4和HSL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AMPK、ACC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1g/L山茱萸提取物干预成熟脂肪细胞24h后可增加葡萄糖消耗,干预2d后可明显抑制不同浓度ISO诱导的脂肪分解,0.2、0.04g/L提取物可抑制低浓度ISO诱导的脂肪分解;各浓度提取物干预2d可不同程度上调AMPK、GLUT4mRNA水平,下调HSL mRNA表达,1g/L浓度时AMPK、ACC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山茱萸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AMPK基因表达的相关途径增加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并抑制ISO诱导的脂肪分解。
李小可赵丹丹于娜方心张毅莫芳芳高思华
关键词:环烯醚萜苷成熟脂肪细胞
肝脾肾同调法在代谢综合征辨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理。认为代谢综合征人群普遍存在于中医的体质偏颇状态,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禀赋、饮食、劳欲和情志四途。肝脾肾三脏在其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中脾不升清为核心,与肾实、肾虚和肝失疏泄共同影响着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了"体质土壤"。
安宏张毅穆倩倩马越于娜左加成赵丹丹莫芳芳高思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体质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和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6年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病因病机在于机体肝脾肾亏虚和气虚血瘀,诱发机体水谷精微等代谢异常,骨骼失养,骨强度减弱,骨脆性增加。临床治疗应以调补肝脾肾,行气化瘀为主。临床研究也表明具有补肾滋阴、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在预防和治疗DOP时有一定的作用。分析DOP的处方组成,发现比较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丹参、地黄、淫羊藿等。探索治疗DOP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将有助于揭示中医药治疗DOP的科学内涵。
马如风郭鱼波王丽丽朱如愿左加成赵丹丹莫芳芳高思华张东伟
关键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药病因病机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证治浅析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基于糖尿病及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糖尿病、抑郁症及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各自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认为糖尿病病机在于五脏同病,肝脾肾三脏为主,正虚与邪实互见;而在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病机中,其病变脏腑已延及于心、肝、脾、肾,病情进一步加重。肝脾肾同调理论可贯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始终,据此可把握糖尿病的主要矛盾,兼顾抑郁症的治疗,并提出了五步辨证法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具体应用,在临床实施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左加成于娜赵丹丹穆倩倩张毅安宏马越莫芳芳高思华
关键词:糖尿病抑郁病因病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