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作品数:390 被引量:1,789H指数:19
相关作者:刘芳张玉邓琳张丽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经济管理
  • 63篇文化科学
  • 6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医药卫生
  • 22篇天文地球
  • 21篇生物学
  • 19篇政治法律
  • 18篇化学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社会学
  • 14篇理学
  • 13篇农业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6篇建筑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4篇实证
  • 13篇绩效
  • 12篇社会
  • 12篇生态
  • 11篇土壤
  • 10篇影响因素
  • 10篇实证研究
  • 9篇网络
  • 8篇疫情
  • 8篇商业模式
  • 8篇企业
  • 8篇城市
  • 7篇应急
  • 7篇水分
  • 7篇共享
  • 6篇应急管理
  • 6篇人工智能
  • 6篇基因
  • 6篇降水
  • 5篇水生

机构

  • 38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1篇中国科学院
  • 33篇中国科学院科...
  • 25篇中国科学院生...
  • 17篇中国科学院过...
  • 10篇北京信息科技...
  • 9篇国家纳米科学...
  • 7篇中国科学院数...
  • 6篇清华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3篇宋献方
  • 11篇杨丽虎
  • 11篇李宽意
  • 9篇王宗水
  • 7篇汪寿阳
  • 7篇方向东
  • 5篇刘苏峡
  • 5篇张昭军
  • 5篇张应华
  • 5篇强志民
  • 5篇李松庚
  • 5篇莫兴国
  • 5篇李梦凯
  • 5篇韩冬梅
  • 5篇何虎
  • 5篇梁涛
  • 4篇杨永辉
  • 4篇李胜功
  • 4篇马英
  • 4篇吴庆龙

传媒

  • 56篇科技促进发展
  • 23篇管理评论
  • 13篇湖泊科学
  • 10篇科技导报
  • 10篇科学学与科学...
  • 10篇科技和产业
  • 8篇化工学报
  • 8篇科学学研究
  • 6篇生态学报
  • 6篇生物化学与生...
  • 6篇环境科学
  • 6篇环境工程学报
  • 6篇发育医学电子...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图书情报工作
  • 4篇地理研究
  • 4篇科研管理
  • 4篇科技管理研究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科技论坛

年份

  • 67篇2023
  • 72篇2022
  • 65篇2021
  • 58篇2020
  • 47篇2019
  • 32篇2018
  • 25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3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能力视角下快消品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品牌竞争能力提升模式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但是产品同质化、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素为快消品品牌竞争能力提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快消品企业品牌动态能力是指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充分调动已有资源,根据市场变化及时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视角以顾客获取-顾客维系-顾客忠诚为分阶段目标,立足于青岛啤酒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实践经验,聚焦快消品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问题。通过梳理青岛啤酒成功建设石家庄基地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时间脉络,对其产品结构优化阶段、渠道细分拓展阶段和品牌粘性提升阶段展开纵向分析,同时对成功建成的石家庄基地市场和失败的承德基地市场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最终梳理出全新的快消品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模式。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品牌竞争力相关理论文献,并为其他快消品品牌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张峰黄义姚鸽谭雄恺
关键词:顾客管理动态能力
自主学习视角下研究生在线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2023年
数字化时代,参与课外在线学习逐渐成为研究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在学习者主导的课外在线学习情境中,学生更多受自我指导,其个体层面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研究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考察了研究生对个人能力的感知评价、动机和在线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路径。对501位在读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专业能力、在线经验和自我效能感对研究生在线知识共享数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然而,除专业能力外,其余二者对研究生的在线知识共享质量影响并不显著,自我效能感甚至可能存在抑制趋势;②强化信息素养能够鼓励更加高质量的在线知识共享行为;③外部动机对研究生的在线知识共享质量具有负向影响;④内部动机和社会动机则鼓励研究生表现出更加积极和高质量的在线知识共享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为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切入点鼓励更多高质量在线学习活动提供了参考。
孙迟瑶戚佳刘继安徐艳茹
关键词:知识共享
创业企业商业模式调整机制研究:直接动因、调整过程与主要模式被引量:23
2019年
本文主要探讨创业企业商业模式调整机制问题,关注商业模式调整的直接动因、调整过程和主要调整模式。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三个命题:(1)创业者或者管理者的商业模式认知推动着商业模式实施,创业者或者管理者的商业模式认知改变是商业模式调整的直接动因;(2)创业企业商业模式调整是一个试错学习与组织搜寻相结合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商业模式实践结果产生、失败辨识、认知改变和商业模式调整实施四个阶段;(3)提出变革式和渐进式两种商业模式主要调整模式的演变路径,两种不同模式的产生来自商业模式要素间的矛盾冲突程度,当矛盾冲突激烈时,导致变革式商业模式调整,反之亦然。
纪雪洪张思敏赵红
关键词:商业模式
NiFe2O4为载氧体的生物质半焦化学链燃烧热力学模拟研究
本文建立了NiFe2O4 为载氧体的生物质半焦化学链燃烧模型,利用HSC Chemistry 软件展开了一系列的热力学模拟:对系统内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对两个反应器内的氧化还原过程进行了模拟,优化了还原反应器...
刘帅黄振何方李海滨
关键词:NIFE2O4载氧体
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双重逻辑与转型路径被引量:4
2022年
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高度复杂性,社会动员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构建应急社会动员共同体、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是否有效在于动员能否将应对危机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处理危机的治理效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呈现关联与依赖的双重逻辑,是主体多元化、客体立体化、目标现代化的非常规型国家治理活动,且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度依赖社会动员。治理现代化进程倒逼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应进一步从客体转向主体、从结果转向过程、从控制转向赋权,实现动员的结构、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转型。
南锐潘晨雨
关键词:应急管理重大突发事件
基于留一交叉验证法的APSIM-Maize产量模拟
2023年
作物生长模型APSIM广泛应用于作物估产和农业生产管理中,在观测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开展留一交叉验证是提高模型模拟能力的关键途径。本研究以内蒙古十大孔兑地区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了APSIM-Maize模型模拟2012—2019年间玉米产量对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并根据参数敏感性强弱对APSIM-Maize模型进行交叉验证与参数率定,提高了模型模拟能力。主要结果为:(1)影响春玉米产量的敏感性参数由强到弱依次是:蒸腾效率系数、辐射利用效率、开花到成熟的积温、出苗到拔节的积温、开花到灌浆的积温、潜在灌浆速率、光周期和最大穗粒数;(2)交叉验证时,APSIM-Maize模型各参数变异系数在1.06%~23.32%之间波动,总体上模型参数变异性小,可靠性高;(3)APSIM-Maize模型经过参数率定后的模拟产量与实测产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0.72,RMSE=401.5kg hm^(-2)),模型在十大孔兑地区春玉米产量的评估中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本研究为在农田试验数据有限情况下提高模型率定参数的可靠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
杨雪宁张永强张选泽马宁张俊梅
关键词:春玉米
基于优化配置的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水资源价值的定量分析对于创建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和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受水区工业和农业单位用水的净效益,建立了以区域用水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供需水量限制及调水水渠流量限制为约束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应用线性规划求解得到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黄河以南、山东半岛和黄河以北3个子区的水资源影子价格分别为1.00元/m3、4.31元/m3和3.89元/m3,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4个子区的水资源影子价格分别为3.67元/m3、4.41元/m3、2.20元/m3和2.19元/m3。该结果即为水资源理论价值,可为南水北调受水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标准和完善水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唐瑜宋献方马英马英张应华杨丽虎韩冬梅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影子价格南水北调受水区
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协同发展策略被引量:7
2022年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配置不甚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9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目标间均衡度这一新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上中下游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状况、发展路径、对黄河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工农业用水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基于水资源优化利用的协同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黄河九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都有了显著提高,在不考虑各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均衡度时,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显著优于上游地区,考虑均衡度后则未发现显著差异;(2)忽略均衡度对评估结果带来的偏差也体现在省级层面上,如宁夏和山西在不考虑均衡度时都被认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实际上两者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少部分目标上,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部分目标反而出现了退步,这说明不考虑均衡度可能会高估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度;(3)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均有对黄河水资源较为依赖的省份,这些省份间工农业用水量和用水效率等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上游地区用水效率较低,中下游地区用水效率较高;(4)取水量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在上中下游有所差异,在上游地区取水量同多数目标无关或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限制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是水资源,而在中下游地区取水量的增加则能够促进一些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目标。可以通过加强上、中、下游间的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和水资源配置,提高流域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最终实现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宁瑶刘雅莉杜剑卿杨雅茜王艳芬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均衡度用水效率黄河流域
湖滨带开发利用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洪泽湖为例
2022年
湖滨带是湖泊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生态过渡带,能够保障周围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以及功能的正常发挥.随着湖滨带被持续开发与利用,人为干扰对湖滨带的影响逐渐增强.大型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之一,也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了解湖滨带开发利用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20年8月对洪泽湖湖滨带49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9种,隶属3门7纲17目26科44属,各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差别较大,介于6.67~1386.67 ind./m^(2)之间,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口型湖滨带和大堤型湖滨带与其他类型湖滨带差异显著,而围网型、圈圩型和光滩型3种湖滨带类型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均不显著.相似性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腹足纲的环棱螺属是造成不同湖滨带类型差异的主要物种.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悬浮物(SS)、溶解态总氮、pH、透明度(SD)、浊度、水生植物盖度和扰动指数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影响.考虑不同湖滨带宽度的开发利用情况,发现湖滨带开发利用200 m范围内,物种环境解释率最高,说明200 m湖滨带范围内的开发利用情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最大,对湖滨带200 m范围内的开发利用应该加强管控.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湖滨带开发利用主要通过影响水生植物盖度、总氮、硝态氮、叶绿素a、SS、SD等进而影响大型底栖动物,且围网也会直接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黎明杰张又张颖徐锦前胡恺源蔡永久龚志军徐德兰李宽意
关键词:浅水湖泊缓冲带典范对应分析洪泽湖大型底栖动物
基于文献计量的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沿,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等软件,通过对国内外发文趋势分析、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国家、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等,总结了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结果表明:(1)国内外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的研究在逐年上升,外文研究的增长速率大于中文研究。(2)国内外关于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的合作网络较为松散。(3)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的研究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2005年)、增长阶段(2006—2013年)、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研究方法、研究尺度都在不断发展。(4)目前土壤呼吸领域研究内容以青藏高原土壤呼吸与全球气候变化、氮添加与土壤呼吸、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呼吸与过度放牧为主。研究指出:在未来,应该加强对于青藏高原碳动态的连续观测,完善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同时,探索放牧等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对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这些结果为国内外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研究方向提供了可靠情报支持。
吴俣杜剑卿刘强杨幼清吕文聪潘佳音牛海山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呼吸聚类分析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