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作品数:2,205 被引量:7,164H指数:28
相关作者:邱瑞娟李姝淳梁伟波黄曼婷戚沁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64篇期刊文章
  • 876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07篇医药卫生
  • 67篇文化科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哲学宗教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社会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00篇中医
  • 140篇疗效
  • 132篇细胞
  • 122篇中医药
  • 116篇慢性
  • 107篇中药
  • 103篇针灸
  • 65篇META分析
  • 65篇辨证
  • 64篇关节
  • 61篇中西医
  • 61篇临床疗效
  • 60篇针刺
  • 60篇术后
  • 59篇综合征
  • 55篇教学
  • 53篇肾脏
  • 53篇西医
  • 52篇中西医结合
  • 46篇蛋白

机构

  • 2,152篇广州中医药大...
  • 727篇广东省中医院
  • 67篇广东省中医药...
  • 38篇广州中医药大...
  • 19篇江西中医药大...
  • 1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中国中医科学...
  • 15篇中山大学
  • 15篇广州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广州军区广州...
  • 9篇江西省中医院
  • 9篇山东中医药大...
  • 9篇岭南师范学院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 8篇暨南大学
  • 7篇广东省第二中...
  • 7篇湖南中医药大...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43篇符文彬
  • 24篇刘旭生
  • 24篇卢传坚
  • 20篇刘军
  • 18篇李红毅
  • 18篇吴万垠
  • 17篇邓静文
  • 17篇刘良徛
  • 17篇潘建科
  • 15篇袁少英
  • 14篇张元兵
  • 14篇朱伟
  • 14篇兰智慧
  • 13篇池晓玲
  • 12篇曾令烽
  • 11篇罗明辉
  • 11篇陈达灿
  • 10篇杨小兵
  • 10篇张敏州
  • 9篇黄健玲

传媒

  • 60篇中华中医药杂...
  • 50篇中医杂志
  • 39篇新中医
  • 33篇广东医学
  • 29篇广州中医药大...
  • 27篇时珍国医国药
  • 26篇中国实验方剂...
  • 26篇中国中医药现...
  • 2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3篇环球中医药
  • 2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9篇国际医药卫生...
  • 18篇实用医学杂志
  • 18篇中国中西医结...
  • 18篇中西医结合心...
  • 17篇中国中医骨伤...
  • 17篇世界中医药
  • 17篇家庭药师
  • 14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7篇2024
  • 84篇2023
  • 120篇2022
  • 112篇2021
  • 104篇2020
  • 162篇2019
  • 113篇2018
  • 122篇2017
  • 136篇2016
  • 101篇2015
  • 111篇2014
  • 115篇2013
  • 113篇2012
  • 227篇2011
  • 130篇2010
  • 95篇2009
  • 39篇2008
  • 76篇2007
  • 39篇2006
  • 38篇2005
2,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效比较研究在腹针临床疗效优化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介绍实效比较研究(CER)的概念和特点,探索其应用于腹针临床疗效优化研究的科研方法学思路。CER设计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评价综合疗效,而非随机对照研究(RCT)强调的单纯效力,其研究策略涉及4个类别和3个主题,涵盖临床证据的获取、存储管理、比较和应用,对综合比较不同针灸疗法和选穴组方的优势与疗效规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建立临床注册系统,可实时获取来源于不同中心的超大样本数据,能够有效克服因样本含量不足造成的抽样误差,对系统总结和优化腹针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比较研究模式充分体现了针灸临床实际,为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疗效提供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体现了腹针临床中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等优点,有望实现腹针组方和治疗技术的循证优化。
符文彬许晓虹梁兆晖董嘉怡薄智云李滋平
关键词:腹针
高效液相法与硫酸-蒽酮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比较被引量:18
2011年
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效液相法与硫酸-蒽酮法在测定猪苓多糖含量上的差异。为此,研究采用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透析和冷冻干燥制备相对纯化的猪苓多糖,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法对猪苓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组成及含量进行研究,用硫酸-蒽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猪苓颗粒中猪苓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猪苓多糖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232,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506,分子范围2.44,可能由海藻糖和葡萄糖组成,其含量分别为6.05%和62.28%。硫酸-蒽酮法侧的猪苓多糖含量为87.9%。对于猪苓多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法优于硫酸-蒽酮法。
张国伟李彩霞王艳峰黄羽苏芝军郑芳曾星
关键词:猪苓多糖高效液相法硫酸-蒽酮法
通脉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的影啊.方法:在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基础上,加建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随机分成通脉高剂量治疗组、通脉低剂量治疗组、金水宝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
杨霓芝包昆王立新王桦雷娓娓
文献传递
大肠埃希菌sdiA基因缺失株的建立
2015年
目的为研究HSL信号分子对大肠埃希氏菌的影响而建立大肠埃希菌sdiA基因缺失株。方法通过Red重组系统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和SM10λpir的sdiA基因,PCR测序鉴定;不同时间点检测A600值,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荧光定量PCR检测csgD、csgB基因水平。结果 PCR测序结果经DNAman软件比对分析,与预想结果一致;与野生株相比,sdiA基因突变对细菌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建立BW25113、SM10λpir的sdiA基因缺失株,为后续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HSL对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伍彬宁蔡壬辛曾建明鄂顺梅李有强叶大柠鲁洋陈茶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RED重组系统
远程饮食记录法与纸质3d饮食记录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管理依从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21年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证据表明营养管理是CKD的良好辅助治疗手段,但患者的依从性是管理难点,远程管理或可提高依从性,但其效果尚不明确。目的比较远程饮食记录法与纸质3 d饮食记录法对CKD患者营养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11-01至2018-12-31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远程组和纸质组,其中远程组43例,纸质组48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营养管理,远程组应用远程系统随访并记录3 d饮食;纸质组采用面对面随访,纸质作业记录3 d饮食。观察时间48周,每4周随访1次,共12个随访时间点。对比两组患者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指标,包括基于饮食作业计算的蛋白摄入量(饮食作业-DPI)、基于总氮排出量蛋白相当量(nPNA)计算的蛋白摄入量(nPNA-DPI)、基于饮食作业计算的热量摄入量(饮食作业-DEI)。结果混合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分组情况、随访时间点是饮食作业-DPI及nPNA-DPI的影响因素(饮食作业-DPI:F_(分组)=58.046,P<0.001;F_(随访时间)=22.236,P<0.001;nPNA-DPI:F_(分组)=95.096,P<0.001;F_(随访时间)=14.420,P<0.001);分组情况是饮食作业-DEI的影响因素(F_(分组)=234.715,P<0.001)。远程组第9、12随访时间点nPNA-DPI低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5;t=-2.191,P=0.031);远程组第6随访时间点饮食作业-DPI合格率高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9,P=0.024);远程组第3、6、12随访时间点nPNA-DPI合格率高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38;χ^(2)=6.889,P=0.009;χ^(2)=6.920,P=0.009);两组第12随访时间点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腰臀比、身体总水分、去脂体质量、上臂围、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远程或纸质3 d饮食记录法均可以优�
张显龙刘旭生傅立哲唐芳张鼎君王凌澜夏冰清董陈娣吴一帆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慢病管理营养管理远程系统
水针刀对交感神经节反射点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水针刀对颈胸不同部位交感神经节反射点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颈源性眩晕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的时间分成三组:A组(脑病诊疗区治疗组)、B组(脑病诊疗区+交感平衡区治疗组)、C组(脑病诊疗区+交感平...
王慧敏莫方良郭俊彪陈文治吴汉卿
关键词:水针刀交感神经节颈源性眩晕
解毒化瘀法治疗尖锐湿疣初探被引量:3
2001年
查旭山江光明黄波
关键词:尖锐湿疣解毒化瘀法中医药疗法
应用补肾中药治疗晚期育龄期不孕患者34例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探讨补肾中药对晚期育龄期妇女生育潜能的提高作用,阐明在晚期生育期妇女卵巢储备能力明显下降前应用补肾中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临床价值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处于晚期生育期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不孕患者34例,随机分为补肾...
王竹然蔡蘅徐珉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补肾中药
调肝扶脾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步临床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血液系统常见多发性疾病,是内科临床中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血小板受到免疫破坏所致,糖皮质激素是其首选治疗...
苏冬青李达
文献传递
罗翌教授针药并举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
总结罗翌教授多年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提出"以脾为本,通调脏腑"为治疗失眠的基本大法,临证总结出失眠常见五种证型,病证结合、针药并举进行辨治,选方用药准确,加减调针精良,临床效果明显。
雷亚玲金晓阳罗翌
关键词:针药并举失眠临证经验
文献传递
共2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